三月,春暖花開。
記者走進位于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阿戛鎮群福村的食用菌產業園,滿目盡是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年后開工快一個月了,村民孫娥正在菌棒生產線上熟練地忙碌著。
來到群福村生機盎然的田野上,同樣一片忙碌景象。村民周增品已經把自家的煙地翻犁了兩遍,趁著農閑時間,他早早挖好了集雨池,為下一步的煙葉生產做好準備。
伴隨著一個個市場前景廣闊的產業在群福村落地,村民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掙錢顧家兩不誤,幸福指數快速增長。
作為水城區的結對幫扶單位,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貴州省委省政府要求,主動融入鄉村振興大局,2021年繼續派駐第一書記到群福村,扎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第一書記冉清自去年5月份駐村以來,抓產業,推動食用菌、有機肥、煙葉、刺梨等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強黨建,幫助群福村建立起一個年輕有為的村兩委班子;促文明,狠抓鄉村文明建設,營造良好村風民風。
今年春節過后,冉清早早回到村里,指導村民搶抓節令促生產。
與冉清一樣,在2021年11月村兩委換屆選舉中當選村黨支部書記的張貴林也早早開始了工作。這個今年只有27歲的小伙子是阿戛鎮目前最年輕的一位村支書。過去,他與父母一起種植煙葉,雖然自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然而黨員的身份時刻提醒他要為群眾謀幸福、為鄉村建設出一份力。當選村支書后,他將家里的活全部托付給家人,全身心投入工作。
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冉清和張貴林不約而同地將著力點聚焦到產業上。
2018年7月,貴州省局(公司)聯合當地政府、企業,在群福村建立了集制種、生產、循環、轉化、研發和展示于一體的食用菌生態示范產業園。這個年產菌包1500萬包的食用菌項目,為群福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和學習機會。
今年2月16日,產業園開工生產,46名村民開始上班。在這里,他們多勞多得,月均收入普遍在4000元左右。
“在家門口上班,每月三四千元工資,還能照顧老人和孩子,比外出務工強多了。”談起如今的生活狀況,孫娥滿臉笑容。
“等到了采菇旺季,整個食用菌生產線可以為80多位村民提供工作崗位?!睆堎F林說。
產業園內,另外一個重要的項目——以菇渣、酒糟等為原料的有機肥廠也已經加足馬力生產,16名群福村村民在廠里忙碌著。
“有機肥廠是群福村集體收入的一大來源。經過煙草公司與有機肥廠的協商,該廠生產的有機肥供全市的煙葉使用。”冉清告訴記者。
煙葉生產是群福村的傳統產業,也是勞動力需求最多的產業。張貴林告訴記者,全村有1033戶村民,其中種煙的就有300多戶,每年帶動村民實現煙葉務工收入500萬元左右。
當前,煙葉生產正值育苗和春耕的關鍵時期,冉清與張貴林一有時間就往育苗大棚和煙地里跑。由于冉清過去在煙葉生產崗位工作,如今更是成了村民隨叫隨到的煙葉專家。
村民熊燈亮過去是村里的貧困戶,通過種植煙葉,他在2018年成功脫貧。今年,熊燈亮準備種植50畝煙葉。他與冉清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并在冉清的指導下提前做好煙葉移栽準備工作。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如今的群福村,產業發展齊頭并進,農戶腰包逐漸鼓了起來;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村民的生活質量迎來了巨變。整潔的村容、和諧的鄰里關系,構成了一幅新時代新農村的美麗畫卷。
“有了產業,就留住了人,相信我們群福村會越來越‘有福’!”張貴林堅定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