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春雨迷蒙;黔北遵義,萬象更新。一個個煙區產業綜合體內,更是一片忙碌,生機勃勃。
貴州省遵義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近年來通過重點打造煙區產業綜合體,融入鄉村振興大局,穩固煙葉基礎,凸顯遵義煙葉“蜜甜香”品牌特色,全力推動煙葉高質量發展。
厘清思路 規劃引領
提起綜合體,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城市里融辦公、購物、居住、娛樂等于一體的“城中之城”。而在煙區建設的產業綜合體,是一個新生事物。怎樣建?如何管?全國各煙區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鑒于遵義實際,經過一番探索實踐,遵義市局(公司)總結提煉出“34567遵義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新思路”。其中,“3”是突出“三率提升”目標導向,切實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4”是健全“四共機制”協同推動,達到園區共建、產業共生、主體共育、資源共享的目的;“5”是優化“五個保障”夯基固本,更加注重技術集成、配套設施裝備、優化經營模式、提升管理效能、完善服務體系;“6”是圍繞“六大重點”攻關突破,在土地流轉、產業選擇、主體培育、利益聯結、產銷對接、綜合服務方面重點攻關;“7”是實現“七化同步”提升水平,持續不斷提升規模化水平、設施化水平、集約化水平、專業化水平、綠色化水平、市場化水平、數字化水平。
“這既是建設思路,也是發展目標,我們力求將一個個綜合體打造成遵義煙區的一顆顆‘珍珠’,讓它們產生最大的效益。”遵義市局(公司)局長、經理陳勇說。在建設綜合體的過程中,遵義市局(公司)立足高質量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強規劃引領,讓綜合體的煙葉產業凸顯“蜜甜香”品牌特色,與其他產業和諧共生。
遵義市局(公司)以全市規劃的基本煙田為基礎,選擇自然生態適宜、風格特色明顯、耕作條件優越的宜煙壩區,明確將煙葉作為主導產業,確保壩區產業發展打好煙的底色、深化煙的底蘊。在綜合體產業發展過程中,遵義市局(公司)始終堅持構建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生物防治為主體、物理防治為輔助、化學防治為補充的煙葉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體系,圍繞“三病”“四蟲”防治,推廣“以菌治病”“以蟲治蟲”等綠色生態防控技術,強化土壤保育,加大白色污染治理力度,升級有機肥、廢舊農膜加工場。
各地煙區產業綜合體利用區位、設施優勢,進一步完善有機肥集制工場、地膜回收工場和生物質工場“三場合一”運行機制,引導合作社開展烤煙廢棄資源產業化利用。
土地增值 煙農增收
今年30歲冒頭的熊明欽是播州區楓園村村民,大學畢業后在外創業多年,去年回到村里,承包種植了95畝烤煙,帶動村里十多個勞動力務工,光工錢一年就支付了20多萬元。
“我們村流轉了600多畝土地,都在花茂煙區產業綜合體的范圍內。土地集中之后,綜合體統一規劃,煙地好找,還都連片,管理起來也容易。”作為有著10年黨齡的黨員,作為村里的村委委員,熊明欽對綜合體的發展了如指掌。
正是看到家鄉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為了照顧上年紀的父母,熊明欽決定回鄉創業。過去都是煙農個人去流轉土地,而在實施綜合體建設的煙葉產區,則普遍由“村委會+合作社+龍頭企業”牽頭建立煙用土地流轉中心,按“鎮村協調、農民自愿、市場定價”原則,由村委會指導合作社統一流轉土地,支持產業綜合體建設。土地流轉期限均在10年以上,大部分為15年,有效確保了煙用土地的穩定。
以穩定的煙地為基礎,當地煙草部門整合各方資源,圍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要求開展基礎建設。煙草部門投入資金完善烤房、育苗大棚、機耕道等設施,不僅可以用于煙葉生產,而且惠及了整個大農業。2021年,遵義各地整合相關涉農資金、項目和政策等,投入1.15億元,按照“用途不變、渠道不亂、各記其功、整合使用”的原則,開展煙區基礎設施建設。
此外,遵義市局(公司)按照“政府主導、煙草推動、鎮村主抓、部門配合、定期調度”的工作機制,規劃建設了37個產業綜合體試點,在綜合體內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職業經營主體5126個,包括160個回鄉創業大學畢業生和青壯年農民。
穩定了煙地和煙農,遵義煙區的發展基礎逐漸夯實。
以煙為主 多業融合
走進遵義各地的煙區產業綜合體,幾乎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在花茂綜合體,煙葉與水稻輪作,與蔬菜既輪作又茬作,一年四季為煙農帶去收益。
在鳳岡臨江綜合體,主干道一邊是烤煙一邊是水稻,已成為當地的一大風景,烤煙品質突出,水稻顆粒飽滿。
在桐梓九壩綜合體的核心區——山堡村,烤煙與西紅柿、西瓜等作物相映成趣,不少煙農還在家做起農家樂生意,家家賺得盆滿缽滿。
……
建設煙區產業綜合體,在產業布局上,遵義市局(公司)始終突出煙葉主體地位。
遵義市局(公司)堅持因地制宜,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充分發揮壩區耕地資源優勢與區域稻米主導產業優勢,大力發展糧煙互補的高效特色產業,形成“以煙穩糧、以糧促煙、煙稻共生”的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推動煙葉產業與當地特色產業深度融合。此外,各綜合體引入與煙葉協調發展、互補高效的蔬菜等特色產業,形成了煙稻輪作、種養結合、煙蔬茬作等多種基本煙田高效種植模式。
桐梓茅石綜合體是煙葉產業與當地特色產業深度融合的一個突出樣本。茅石煙站站長張宏兵告訴記者,老高山食品有限公司是桐梓縣的龍頭企業,每年都需要大量的蔬菜原料。在綜合體建設中,桐梓縣局(分公司)與老高山公司積極協商,大力發展“烤煙+蔬菜”種植,每年提前與老高山公司對接訂單,讓綜合體內的農戶按訂單開展蔬菜種植。
得益于高度的統籌規劃,在綜合體內,遵義市局(公司)實現管理創新,健全完善覆蓋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專業服務體系,深翻整地、旋耕起壟、培土上廂等環節全面實現機械化作業,煙葉生產全過程用工進一步減少,綜合體內煙農煙葉戶均產值23萬余元,煙葉規模經營的效益優勢進一步顯現,在引領農業現代化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目前,我們已經打造出了一批產業綜合體,下一步還得進一步打磨,讓這些‘珍珠’更加耀眼,讓遵義煙區發展更加穩固。”陳勇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