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依托自然資源、技術設施和管理手段等多方面的優勢,煙區產業綜合體在產業融合發展的基礎上,加強多方合作,持續延伸產業鏈,自主開展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運營,切實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讓村民得到更多實惠。下面讓我們聚焦產加銷一體型產業綜合體,一起去看看撫州豐收煙區產業綜合體的實踐和探索~?
特色探索-多肉植物種植
晨光、紫羅蘭女王、橙夢露、生石花等品種的多肉植物或擺放于木架上,或栽植于地上——近日,在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長橋鄉育苗工場,一株株多肉植物萌萌的身材、艷麗的顏色、肉嘟嘟的觀感,讓人看著心生歡喜。
豐收綜合體職業經理張建興查看多肉植物長勢。
“以前,合作社開展育苗設施綜合利用基本以種瓜果為主,產業規模不大。現在我們大膽嘗試種植多肉這種高附加值植物。”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主要負責人劉志方說,“目前,這里種植40余個品種,規模達到20余萬株,預計年銷售額可達20余萬元。”
去年以來,廣昌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以豐收煙葉專業合作社為主體,以長橋鄉辦公司為運作平臺,建設豐收煙區產業綜合體,探索出“政府+公司+合作社+煙農”的綜合體建設管理新模式。
為了讓多肉植物產業在綜合體順利落地,廣昌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一邊與合作社洽談,以較低的價格將育苗工場租給鄉辦公司開展多肉植物種植,解決場地問題;一邊發揮合作社專業化服務隊員和煙農隊伍等人力資源優勢,組建多元產業服務隊,解決勞動力問題。
多肉植物播種、移苗、出貨等工作都需要大量人手。“我們農閑時節在這干活,不出遠門,活也不累,每天能掙100多塊錢……”大棚里,煙農章冬貴、章冬財兩兄弟正和幾個專業化分級隊員有說有笑,忙著將多肉植物進行管護、裝盆、打包。今年以來,多肉植物產業已經帶動本地4戶煙農、6名專業化服務隊隊員人均增收5000元。
多肉植物在廣昌縣政府現代農業示范產業園農副特產品展銷館展示。
效益好不好,關鍵在銷售。廣昌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助力多肉植物生產的同時,大力拓寬產品銷售渠道。“你看,我這多肉植物長得多好,根本不愁賣。除了廣州、上海等地的穩定客戶之外,煙草部門還主動幫我們跟政府部門對接。現在,我們的多肉植物已正式入駐縣政府現代農業示范產業園農副特產品展銷館。”豐收煙區產業綜合體職業經理張建興一邊查看多肉植物的長勢一邊說。
特色探索-煙后水稻種植
產業多元化,日子有盼頭。除了設施綜合利用,煙后水稻制種也是該綜合體的一大特色。“以往煙葉烤完后,既要進行煙葉初分,又要著手后茬作物的蓄水翻田工作,整個人忙得暈頭轉向。現在把土地流轉給綜合體,只要交一點服務費,綜合體不但幫我們把田塊統一翻耕好,后期農作物也幫忙烘干,算下來比自己干成本低。而且統一訂單銷售,我們賺得更多了。”上凡村煙農章良興說道。
發展煙后水稻是撫州豐收煙區產業綜合體的一大特色。
在解決如何實現綜合體、農戶雙贏的問題上,廣昌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決定向規模化生產要效益。鄉辦公司集中流轉土地,為規模化生產解決土地問題。同時,針對參與“煙葉+晚稻制種”的農戶,鄉辦公司將土地平價返租給農戶,并利用合作社自有大型農機,以低于市場的價格為農戶提供高質量機耕服務。
此外,廣昌縣委縣政府對豐收煙區產業綜合體也給予大力支持,從涉農整合資金中列支284萬元,建設稻谷烘干工場、包裝車間以及冷庫等,為綜合體農副產品加工提供了堅實保障。
“毗鄰的福建省建寧縣是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每年我們都會組織人員實地考察種業公司,確保種出的晚稻制種有計劃訂單、有技術保障、有統一銷路、有保底價格。”豐收煙區產業綜合體負責人李福華介紹道。據不完全統計,廣昌縣每年煙后晚稻制種面積約4500畝,能為煙農增加經濟收入360余萬元。
評論
產加銷一體模式是在訂單生產模式的基礎上,部分產業發展成熟的合作社與周邊合作社共同組建聯合社或成立合作社協會(聯盟),自主開展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運營的模式,有助于將產業鏈增值收益留在煙區。
與訂單生產模式相比,產加銷一體模式增加了“加工”這一環節,這是適應農村新發展、滿足市場新需求的必然選擇。加工是農業與市場連接的重要紐帶,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通過加工生產進一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高增值收益,煙農才有更大動力,煙區產業綜合體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產加銷一體模式充分體現了合作社的組織帶動作用,通過聯合發展、延伸產業和平臺建設,在推進訂單生產的同時,逐步提升煙區非煙產業鏈自主發展能力。
聯合是必然。農產品的規模加工對合作社的規模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合作社之間、合作社與企業之間以入股合作形式集聚各方優勢資源,成立聯合社或股份公司,才能更快提升發展實力、增強市場競爭力。在聯合發展中,聯合社或股份公司統一制定農產品生產加工標準、拓展銷售渠道,各成員社負責具體產品種植,年終按比例共享產業紅利,社內通過二次分紅帶動煙農增收。
延伸是要求。產加銷一體模式一頭對接農產品生產主體,一頭對接市場,中間的加工環節尤為重要。這就倒逼聯合社或股份公司進一步推進設施農業發展,加強對閑置育苗棚、密集烤房群等煙用設施資源的利用,從而更好地開展果蔬、食用菌種植與糧經作物的加工生產;重視配套產業發展,圍繞煙葉生產需求發展配套產業項目,建立多元農產品清洗、分揀、包裝流水線,從而延長農產品銷售期、提升產品附加值。
平臺是關鍵。加工出來的產品,只有投入市場,被市場認可,才能實現附加值變現。這需要搭建更加完善的銷售平臺。在具體實踐中,聯合社或股份公司可以開展“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對各類產品進行統一包裝、統一標識,提升品牌形象;建立穩定的產銷渠道,通過線下體驗店沉浸式銷售、電商平臺直播營銷、展銷會宣傳推廣等方式,積極構建產品營銷立體渠道,搭建多元銷售平臺,全方位拓寬產品銷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