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社會大事件之一莫過于RCEP協定的成功簽署了。RCEP是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的縮寫,全稱《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此項協議涵蓋人口超過35億,占全球47.4%,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32.2%,外貿總額占全球29.1%,是全球涵蓋人口最多、最具潛力的自貿區談判。這也是中日兩國之間簽署的第一個自由協定。
RCEP的目標是消除內部貿易壁壘、創造和完善自由的投資環境、擴大服務貿易,還將涉及知識產權保護、競爭政策等多領域區域合作,成員包括東盟10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共16方。這次協議的簽署對的電子煙行業也有著非凡的影響。
本次簽訂RCEP得國家中,包含7個可以銷售電子煙的國家,分別是韓國、日本、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新西蘭。而其中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在中國采購電子煙的金額排名在前十以內。協定最受關注的內容當屬“十年內降至零關稅承諾”,這對于國際貿易來說是極大的利好,也一定會惠及國內電子煙貿易業務。
日本、韓國目前已經是我國電子煙主要出口國,在RCEP框架下,隨著電子煙關稅的大幅縮減,日韓市場需求的進一步提升,有望為我國電子煙出口提供較大增量。
過去一年國內電子煙行業歷經曲折。去年上半年國內電子煙行業經歷了短暫繁榮,但從年末開始到2020年初的市場寒冬,行業在短短一年時間從神壇跌落谷底,從資本的寵兒轉變為命運的棄子。經歷了監管政策和新冠疫情的雙重夾擊,靈犀、福祿等品牌已經瀕臨死亡,很多品牌都陷入融資困難與裁員大潮,大量員工失業。
在國外,受到美國“電子煙肺炎”的影響,仿佛商量好一樣,在美國也持續被打壓。國外需求急劇減弱,出口急劇下降。9月初,電子煙巨頭公司Juul表示正計劃另一輪大規模裁員,并考慮暫停在歐洲大陸和亞洲市場的銷售,這將意味著該公司退出11個國家。而在11月初,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稱Juul已將其內部估值下調至100億美元,與兩年前奧馳亞入股時估值380億美金時的風光,形成了鮮明對比。正所謂“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
一年時間,物換星移,電子煙去年遭遇政策雨打風吹,剛剛從去年寒冬里緩過神的幸存者,2020的新冠疫情,又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國內外雙重衰落導致出口減弱,面臨雙重寒冬。
但筆者相信這只是眼下暫時的形勢,國內電子煙企業應該趁著這次RCEP自貿協定的機遇,大力發展出口業務,將眼光瞄向國外。從更長遠角度看,過去十年中電子煙行業飛速發展,市場規模急劇擴大,從產量來看,中國生產了全球95%以上的電子煙,其中大部分企業盈利得益于產品的出口。2019年全球共218個國家從中國進口電子煙,采購總金額為765.85億人民幣,市場未來增長的潛力依然很大。畢竟中國是“世界工廠”,在電子煙行業更是如此。
受RCEP簽署的影響,煙草板塊實現一天超20%暴漲,11月18日,全球電子煙代工巨頭企業思摩爾國際漲超4%,盤中觸及49.1港元,創歷史新高,10月份以來漲約40%。而且據美國福布斯發布的中國富豪榜單顯示,思摩爾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志平以95.5億美元的身價排名第47位,這也是他首次進入榜單。
這一次的RCEP的簽署,給電子煙企業帶來了一絲曙光。隨著電子煙慢慢降為零關稅,一定會為我國電子煙出口提供較大增量,鞏固國內電子煙市場在國際的地位,加深國際市場對國內電子煙產業的依賴。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