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新印度快報》報道編譯 有史以來第一項印度研究發現,電子尼古丁傳遞系統(ENDS),也稱為電子煙,其健康風險遠低于可燃卷煙,可作為減少吸煙或戒煙的理想工具。
該研究發表在《印度臨床實踐期刊》(IJCP)上,涉及“299篇已發表的科學文獻的系統性綜述”。印度東北山大學的R.N. Sharan教授及其團隊帶領該研究,比較了吸煙和使用電子煙期間產生的尼古丁、其他化學物質和金屬離子的毒性。
據該團隊稱,“盡管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防止吸煙的監管措施不斷增強,但全世界的煙草負擔多年來并沒有明顯下降”。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評估減少煙草危害的替代品,如ENDS或電子煙。”
Sharan教授告訴IANS:“本次最新的系統性綜述和綜合分析是印度專家首次嘗試審核傳統吸煙和ENDS的健康和安全問題,以便客觀地評估ENDS作為傳統卷煙低危害替品的適用性。”
該研究得出權威結論,即新一代ENDS是滿足尼古丁需求的有效手段,可以幫助吸煙人群戒煙,減少煙草危害。
專家們得出結論認為,與電子煙的蒸汽相比,傳統卷煙煙霧中的有毒化學物質如致癌物和其他有毒物質的含量要高得多。
例如,金屬離子鎘是一類致癌物質,在卷煙煙霧中的含量比ENDS蒸汽高出1,369倍。同樣地,卷煙煙霧中2a類可能的致癌物質鉛和鉻分別超過ENDS蒸汽12倍和13倍。與電子煙蒸汽相比,卷煙煙霧具有“顯著更高水平的1級致癌物,如甲醛(超過8倍)、苯(22倍)和NNK(超過92倍),以及2a類可能致癌物,包括乙醛(超過91倍),、丙二醇(超過53倍)和異戊二烯(超過17倍)。
然而,該研究還發現鎳(一種可能的2b類致癌物質)在電子煙蒸汽中的含量是卷煙煙霧的4倍。
研究人員還發現,使用電子煙不太可能因直接攝入尼古丁而產生急性毒性的風險,因為ENDS在血液中釋放約1mg尼古丁(相當于或低于1支卷煙),而血液的尼古丁抗毒性在30-60毫克的范圍內。
談到ENDS設備的實際構成或設計可能帶來的風險,該研究警告說,不良的材料和質量控制,缺乏質量控制以及不正確使用ENDS會引起潛在的事故危險,這被稱為鋰電池“熱失控”。
然而,專家補充說,“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安全功能的優化,這些問題可以得到充分解決。”
最后,該研究的作者發現,戒煙者的電子煙使用率比非吸煙者高出近4.13倍,這表明電子煙可能成為戒煙的有效輔助手段。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