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知識產權報》報道 電子煙又名電子霧化器、虛擬香煙,近年來,電子煙在歐美市場的銷量增長迅速,其中2013年全球銷售金額達25億美元。
我國是電子煙的主要生產地,全球90%以上的電子煙來自中國廣東、江蘇、湖南等省。但是,隨著電子產品在功能、材料、結構及技術性能等方面的日益接近,電子煙產品設計也向趨同化方向發展。目前,市場銷售的電子煙產品普遍存在同質化嚴重的問題,而且這種傾向仍然在加劇。筆者從專利申請的角度分析國內電子煙技術的發展現狀,以期為我國電子煙產業的發展、革新提供參考。
專利申請快速增長
筆者經過專利檢索發現,截至2017年3月29日,電子煙相關技術的中國專利申請量為4093件,國外專利申請量為4207件。綜合來看,國內外電子煙技術的發展趨勢基本一致,2007年至2008年屬于電子煙技術的萌芽階段,國內申請量每年為十余件,國外年申請量也不超過百件。2013年至2014年,國內外該領域的相關專利申請都呈現爆發式增長,尤其是2014年,國內外申請量都劇增至1200件左右。隨后,該領域相關技術趨于成熟,技術創新難度和研發成本相對提高,國內外專利申請量都開始下降。
從電子煙的專利申請區域分布來看,廣東占據國內申請總量的68%,優勢非常突出,湖南、江蘇和云南也占有一定比重,是我國電子煙產業發展的重點地區。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專利申請中出現的瑞士和英屬維爾京群島地區提交的申請,其申請人是我國企業在國外注冊的公司,這些申請占有不小比重,體現了我國企業開拓全球市場的商業戰略。
在電子煙技術的全球專利布局中,PCT國際專利申請的比重占該領域總申請量的近一半,體現出該領域申請人對知識產權制度和規則的充分了解,以及注重全球市場的布局。此外,電子煙市場集中化程度非常高,中國、歐洲、美國、韓國和日本等是該領域專利的主要分布區域。
產業集中優勢明顯
筆者對電子煙領域申請人、發明人的專利申請量進行統計,分別得到申請量排名前十的申請人、發明人,以及排名前五的發明人的申請類型分布。筆者發現,不同于其他技術領域申請人中,高校和科研機構占比較高的情況,電子煙領域申請量排名前十位的申請人全部為企業或個人,說明了電子煙技術產業化程度較高,企業對技術研發的重視程度和投入比重較大。
前十位的申請人中,排名第一、第五的惠州吉瑞科技、吉瑞高新科技屬于同一企業,而申請人排名第三、發明人排名第一的劉秋明是該企業的董事長,可見該企業在電子煙領域技術優勢突出,專利申請數量高,專利布局較為合理。申請人排名第三、第七的卓爾悅(常州)和卓爾悅(歐洲)也屬于同一企業,也體現出中國電子煙企業走出國門,開展全球布局的發展趨勢。
另外,從前五位發明人提交的專利申請類型和獲得授權的專利數量對比可以看出,電子煙領域國內申請人提交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居多,發明專利占比較小,這也體現出該領域當前的技術特點:經過2013年至2014年的爆發式增長,相關技術趨于成熟,技術創新難度和研發成本相對提高,多數技術是對產品結構、細節的調整改進,要實現開創性的技術革新較為困難。
綜上,通過對2007年至2016年我國電子煙產業相關專利文獻的檢索統計,對該產業發展趨勢、區域分布、申請人及發明人進行的梳理和分析,筆者認為,我國電子煙產業整體發展情況較好,申請人注重利用專利制度促進企業發展,專利申請數量多,重視對全球重點市場的專利布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在該領域的實用新型專利數量與發明專利數量比例失調,發明專利授權數量較少,專利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相關專利質量還需進一步提高。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