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醫學界報道 隨著社會對于吸煙的認知和各種禁煙令的頒布,人們對于戒煙的意識明顯增強,電子煙作為新興戒煙方法逐漸走入了大眾的視野并收到了很多煙民的歡迎。
最近,一位男子在候車室吸電子煙與旁人發生爭吵的視頻在網絡瘋傳,對于不含尼古丁的電子煙究竟是否有害展開了熱烈討論,那么電子煙究竟是否如宣傳所說是一種”無害“的吸煙呢?
電子煙到底是什么?
電子煙是一種試圖制造出吸煙感受的手持電子設備,他通過加熱電子煙液體產生氣溶膠以供吸入。電子煙中的液體含有尼古丁、丙二醇、甘油和調味品。目前也有一些電子煙聲稱不含尼古丁。
現代電子煙由中國藥師韓力于2003年發明,直至2015年,大多數電子煙都是Made in China。自從2004年上市以來,電子煙的全球使用量逐年上升。在美國和英國更是廣泛使用。多數人為了嘗試戒煙、減少吸煙對身體的危害使用電子煙。
電子煙被認為多不含傳統煙草中常見的有害物質,即使有,其含量也很低,約為傳統煙草的1%。因此,電子煙被認為是替代傳統吸煙的安全吸煙方式。
然而,目前有研究表明,即使電子煙不含有尼古丁,但其依舊會導致有潛在生命威脅的肺功能損傷,增加后代哮喘的風險。
哮喘無法治愈,如果控制不佳,哮喘發作時可能危及生命。全球約有3億多人遭受哮喘,且每年約有25萬人死于哮喘。在英國約有5400萬人受到哮喘影響,中國的哮喘患者至少有3000萬。
動物實驗證實孕期接觸電子煙影響后代肺功能
悉尼科技大學Dr Sharma的團隊將未進行交配的母鼠分別暴露在含尼古丁和不含尼古丁的電子煙氣霧和普通空氣中。在孕期、分娩和哺乳期,他們持續暴露在電子煙氣霧中。之后他們將胎兒與由卵清蛋白制成的過敏原接觸,直至其哮喘發作。卵清蛋白是胚胎中重要的蛋白,早前被許多研究證明與肺功能的形成有關。
同時研究團隊還將人體其它細胞液也暴露在不同濃度的電子煙液體中。隨后,測試作為能量供應站的細胞線粒體的功能。
結果顯示,孕期吸電子煙增加了后代患哮喘的幾率和加重哮喘的程度。這一結果在不含尼古丁的電子煙中同樣存在。
Dr Sharma說:“我們的研究顯示,孕期吸電子煙可能造成肺功能損傷和新生兒哮喘風險的增加。同時我們發現,電子煙的有害作用是通過損害線粒體功影響細胞呼吸。這意味著電子煙,即使是不含尼古丁的電子煙,也對細胞功能有著負面影響。”
“電子煙是相對新興的事物,它在全球范圍內的使用率呈現指數增長。在一定程度上電子煙是替代吸煙的一種更安全的選擇。更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電子煙是孕期戒煙的一種安全的工具。
但是針對孕期使用電子煙的安全性,特別是對過敏性呼吸道疾病后續發展的研究還很少。而我們的研究結果恰恰說明了孕期使用電子煙不應該被認為是安全的?!?/p>
無獨有偶,美國呼吸和重癥監護醫學雜志在2016年便已刊登過相關研究。該研究指出,無論是描述性研究數據還是機械性研究數據都顯示孕期使用電子煙對胎兒肺功能發育和后代肺健康存在的影響與傳統煙相同。
同時研究者強調,對于電子煙的研究并不應該只將重點放在兩害相比取其輕上。電子煙的安全性研究應該與不吸煙進行對比而不是與傳統煙草相比。
電子煙正在威脅公眾健康
電子煙的使用已超過傳統煙草。2011-2013年,既往無吸煙史的年輕人吸電子煙的人數從79,000增長到263,000。從電子煙過度到傳統煙的人為43.9%,遠高于從不吸煙過度到傳統煙的21.5%。根據北美、歐洲和韓國的數據顯示,2008年到2012年電子煙的使用率翻了一倍。而近期的前瞻性研究指出,以幫助戒煙為主要目的的電子煙反而增加了傳統煙的使用。
71%的青少年認為電子煙相比傳統煙是更安全的,加之全球對電子煙廣告和銷售渠道的不成熟,增加了未成年人購買的幾率。2012年歐洲數據顯示,7%的15歲歐洲居民已嘗試過電子煙。
早在2014年,WHO就有相關調查報告發布。該報告表明電子煙正在對公眾健康造成威脅。
由于電子煙的吸入方式有助于尼古丁在空氣中的傳播,會對公共區域內兒童及孕婦的健康構成威脅。慢性吸入電子煙中的有毒物質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1、 眼睛或呼吸系統會因為暴露在丙二醇中受到刺激,可能出現嚴重的短期健康問題。
2、 盡管尼古丁本身不是致癌物,但它可能促發癌癥發生。鑒于電子煙進入市場的時間不長,對于癌癥和其它疾病的影響目前還無法得出。需要更長時間的數據收集。
3、 對于電子煙液體中化學物質的檢測分析指出:
1) 某些電子煙中潛在的細胞毒性物質可能會對孕期使用電子煙或接受二手電子煙的人群產生影響。細胞毒性物質的量與電子煙液體中的濃度等因素相關。
2) 某些品牌的電子煙中存在有毒致癌物質,如甲醛、丙烯醛。
3) 電子煙氣溶膠中的粒子更小,更容易進入呼吸道。
4) 尚無明確證據表明電子煙中是否存在一些易燃物質。
4、 兒童、青少年和孕期婦女使用電子煙可能會對腦部發育造成長遠影響。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