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某藥業董事長丁列明關于電子煙的提案引起熱議,丁列明援引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稱,電子煙含有尼古丁,青少年使用易致尼古丁成癮,并影響其大腦正常發育。使用電子煙的青少年更可能使用普通煙草,甚至可誘使吸煙者嘗試使用其他成癮性藥物,如可卡因等,應該全面禁止。電子煙再次引發關注。
他提出禁止電子煙的根據在于:“吸電子煙無須點火,能規避公共場所禁煙要求。電子煙的氣溶膠中存在的甲醛和丙烯醛可能導致人類DNA損傷和誘變,因此,使用電子煙并不會消除公共場所‘二手煙’對公眾健康的損害。”
貝達藥業之前沒聽過,上網查了一下,是生產肺癌靶向藥,一家以人民健康為己任的私營藥企。他為什么會提這樣的建議?從利益鏈的角度簡單的推理一下,出于保護煙草稅收的考慮,在中國電子煙取代卷煙絕對不可能實現,但是這并不妨礙電子煙奪取一部分傳統卷煙的市場。而這種變化勢必會導致患肺癌人數的總體減少。于是沒有人買肺癌藥了,藥企賺不到錢了。
對于丁列明的建言,有電子煙從業人士通過媒體對其發出疑問。第一是關于“電子煙引誘青少年吸煙”的依據,該從業者認為,根據英國公共衛生部今年3月在英國政府網站發布一篇《8 things to know about e-cigarettes》的報告指出,最新報告發現,尚沒有證據表明電子煙導致青少年吸煙人數上升。調查顯示,電子煙用戶在年輕人中的比例極低,并且這些用戶基本是那些本來就抽香煙的人。此外,該人士表示,電子煙行業正在為避免未成年人接觸電子煙而做出各種努力。
另外是關于“電子煙危害公共健康”,該人士提出,去年12月13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埃默里大學、紐約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科學家在《科學》雜志合力撰寫的文章指出,“按最保守估計,美國未來 10 年如果用尼古丁電子煙替代香煙,可以避免 160 萬人過早死亡,2080萬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得到改善。全球每年超過 800 萬人的死亡不是因為尼古丁,而是香煙里的其他有害物質。”上述科學家們認為,盡管電子煙不是 100% 安全,但電子煙是更安全的香煙替代品,可以幫助人們戒煙。
他又提出,丁列明所依據的世界衛生組織在去年發布的《2019年全球煙草流行的報告》中,也明確指出,但在現有證據下,可能接觸到有害和潛在有害化學物質的產品排位是:香煙>加熱不燃燒煙草制品>尼古丁電子煙。因此,在指責電子煙危害公共健康之前,不如先看看電子煙為吸煙群體所帶來的良好改變。
時間回到一年前,彼時電子煙市場正如日中天,資本和創業者一起敞開懷抱迎接這個新物種,電子煙煙展、招商大會席卷各個城市,那是一個瘋狂的年份,追逐風口的人們眼里都是金子。
短短一年時間,電子煙行業從神壇跌落谷底,從資本的寵兒轉變為命運的棄子。一年時間,物換星移,電子煙去年遭遇政策雨打風吹,剛剛從去年寒冬里緩過神的幸存者,2020的新冠疫情,又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經歷了監管政策和新冠疫情的雙重夾擊,靈犀、福祿等品牌已經瀕臨死亡,淘汰出局幾乎已經成為定數。很多品牌都陷入融資困難與裁員大潮,大量員工失業。
而這位藥企老板的提議,無疑讓行業再遭打擊。如果這項提議通過,那電子煙在中國就徹底終結了。這幾天前有某乳制品公司李某的“一生飲奶計劃”,讓全國人民都喝他家的牛奶,在這樣大的國家級會議,商人們都當成推廣自家產品的營銷平臺了嗎?他們真的是在考慮人民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利益?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