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疫情當前,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貫徹國家煙草專賣局黨組部署和要求,服從屬地黨委政府指揮和管理,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共同戰“疫”,是第一要務,是頭等大事。
共同戰“疫”,兩個戰場:一個是不松懈,一絲不茍抓防控;一個是不耽擱,積極穩妥抓復工。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而是一道考驗企業組織能力和調度水平的必答題。“疫”不容辭,即便不是最尖銳的刀,也要爭做最堅實的盾,以恢復生產經營的實際行動助力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
抓好當務之“急”,也應從長計“疫”。疫情因素對于卷煙在內的快消品市場來說是一個不確定的變量,需要科學研判、動態跟蹤疫情在一定時空范圍內對于經濟運行、市場走向和品牌趨勢的影響,讓政策的“工具包”與市場的“晴雨表”精準匹配、相得益彰。
(二)
具體到當下,防護措施不到位不開展工作,安全措施不到位不復工復產,這是一條底線。區分輕重緩急“動起來”、把握主次矛盾“轉起來”,這是一條標線。
客觀地說,疫情的確對常態下工商銜接、貨源投放、物流配送、客戶拜訪、品牌培育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面對面”交流轉為“鍵對鍵”溝通,“無接觸”的市場服務需要更加機動靈活。
從目前來看,各個市場經營主體普遍啟動了因時施策、因地施策的應急預案,有條不紊地復工復產。雖然各地疫情狀況不一,但是也都面臨著一些共性的課題:比如,在本月調減一個乃至兩個訪銷周期下如何調好目標與節奏?在工商貨源銜接緊張情況下如何做到商業庫存與零售動銷的協調平衡?在商零“無接觸”條件下如何實現訂單采集與物流配送的靈活響應?
破題,思路不同;解題,角度各異。但是共通的一點是,靠數據支撐、用數據說話、讓數據決策。客戶開業占比如何?店面庫存是否緊張?春節市場損失多大?訂貨需求是否迫切?主銷規格狀態怎樣?轄區道路是否暢通?不能靠模糊判斷,而是要精準感知。某種程度上講,復工復產的水平,既取決于疫情防控的形勢,也取決于數據驅動的能力。
人在干、網上看,云在算、掌上辦。面對疫情造成的產業鏈條上的堵點,迫切需要用“互聯網+”的思維和模式去打通供給側和需求端,靈活用好信息化平臺,保持與市場的聯系,保持與零售客戶的聯系,提高服務響應能力。困難和挑戰既是不可抗力,也是對有機統一、無縫連接的全產業鏈一體化組織運行體系的檢驗和升級。
現實的困難,可能更多集中在物流配送環節,尤其是工商之間的省際調撥和商零之間的“最后一公里”。短期看,非常時期當有非常之舉。比如,在工商協同上,可以適度加大單次訂單調運量,減少發貨調運頻次;鼓勵整托盤聯運,減少裝卸時間及人員;采用“進一卸一出一”到貨入庫模式,避免集中卸貨。在分揀配送上,深化智慧物流線路優化和電子簽收功能,采取分流錯時分揀作業,實行門前無接觸交接。非常舉措的背后,仍然是“平臺搭好橋,數據多跑路”。
對于零售市場,重中之重是做好預期管理,保證市場供應。無論是機動靈活的應急訂單,還是定量分檔的適度放寬,目的都是在陽光的貨源投放下引導有意愿的零售客戶做好防護、開門營業,盤活零售市場資源,增強客戶經營信心。除此之外,應當個性解決疫情期間政府指定民生保障的連鎖商超、“菜籃子”等客戶需求,為疫情防控做力所能及的貢獻。
當實地拜訪轉為線上拜訪,客戶經理的五項核心工作——信息告知、經營指導、品牌培育、終端維護、信息采集,也應當突出重點,以恰當的考核引導扎牢市場基礎和工作基礎。尤其是特殊時期的信息采集,需要指導客戶做好自盤和“每賣必刷”,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把控有“度”。
共同戰“疫”,數據是復工復產的“彈藥”,也是共克時艱的“槍支”。
(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起步很重要。著眼千里,調好步伐,心態很重要。
從長計“疫”,就是把疫情的不確定因素考慮得更周全、籌劃得更充分,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下精準把握和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努力做到稍緊平衡“看得見”、品牌狀態“看得清”、市場趨勢“看得透”。
放眼整體來看,宏觀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聚焦行業來看,在高質量發展的語境下,一以貫之的“總量控制、稍緊平衡,增速合理、貴在持續”方針也為市場調控儲備了市場空間和政策空間。無論是上游的“水龍頭”,還是中游的“蓄水池”,都具備靈活調整水位的條件。
當然,對于需求端的變化端倪,應當保持審慎的態度。除了當期消費的不可抗力抑制外,社會零售的活躍程度會直接影響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顯然,今天的市場需求是明天的數據報表,今天的數據報表是昨天的營銷動作。元春市場的整體態勢以及復工復產后前幾輪投放周期的市場需求是判斷趨勢的佐證。
長遠的挑戰,依然是對于多變的市場需求的把握和響應,這就猶如在沒有路燈的夜間行車,需要根據車燈能夠照射到的路況及時調整方向和速度。“銷售關注到天,政策協同到周”,越是環境復雜,越應有“繡花功夫”,越是情況多變,越當是“顆粒歸倉”。
具體來說,就是要更加注重對社會經濟數據、商業批發數據、終端零售數據、消費者數據和專賣監管數據的“五維一體”市場數據的采集和應用。比如,社會經濟數據可以找到卷煙銷售與社會零售的“函數關系”,商業批發數據可以從歷史同期的投放策略中找到坐標依據,終端零售數據可以及時捕捉零售市場動銷狀況,消費者數據可以精準鎖定消費意愿、偏好和能力,專賣監管數據可以為貨源投放進行合理糾偏。用數據跟蹤,用指標“畫像”,用策略聯動,大數據是思維模式,更是工作方式。
對上游工業和品牌而言,無論是當下還是長遠,都是對市場驅動型復合調度能力的檢驗和評判。疫情影響下,渠道環節的非市場化因素會趨于減少,對市場具有穩定性和支撐性的大品牌無疑是一個利好。但前提是,滾動預測、滾動生產、滾動供應、滾動維護、滾動服務的順暢運轉足以保障大品牌的充足供應。
從價類到價位、從品類到品規、從銷區到業態、從渠道到場景、從終端到消費者,市場的機會給到的是做好準備的品牌,是一直保持良好狀態的品牌,是愿跟、會跟、善跟的品牌。而對于新異特的小品牌來說,基于簡化交易過程、降低選擇難度的現實選擇,在渠道和終端環節都會面臨不小的考驗。
面對疫情,所謂涵養品牌,就是工商之間以品牌為紐帶,心有靈犀地尊重市場、心照不宣地跟進市場、心無旁騖地服務市場,真正使重點骨干品牌成為穩定經濟運行、保證國家財稅的壓艙石。
從共同戰“疫”到從長計“疫”,經濟運行的變量,必將轉化為眾志成城、和衷共濟的能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