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福建中煙派駐的4名駐村書記勇挑重擔,奮戰在農村防控疫情的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群眾的安全是我們必須堅守的底線”
鐘練肇(右)說,每一位進村的村民必須測量體溫。
“這些口罩你們收下,先解燃眉之急。這些天你們在一線辛苦了,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從家中匆匆趕往龍巖市永定區堂堡鄉河坑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龍煙公司鐘練肇,一下車就將手中100多個口罩分發給大家。
隨著戰“疫”推進,村民知曉了佩戴口罩的重要性,由于缺乏疾控意識,村里沒有儲備口罩。“我在家里如坐針氈,還沒接到上級返村通知,我就于1月30日提前動身了。”鐘練肇說,“帶上家中幾乎所有‘家當’40多個口罩,還找信得過的朋友買入100多個,全部帶回村里供村‘兩委’及部分村民使用。”
“鐘書記,剛才有人報告后面山上躥出火苗,有燒山風險。”剛回到村里,剛與村干部商討完防疫部署工作,鐘練肇的電話就急促地響了起來,原來還是有村民不顧勸阻摸上山去掃墓。鐘練肇二話不說趕往現場,火勢不小,他們與林業站救火隊員通力合作,經過2個多小時的努力,終于將現場火情控制住。
河坑村因祭祖引發山火的情況屢次發生,在特殊時期,鐘練肇意識到必須澆滅這“節外生枝”的火苗。他們在進山口設卡,嚴防村民攜帶煙花爆竹上山,同時借助村里“小喇叭”、微信群、宣傳橫幅、LED宣傳欄等反復強調避免扎堆掃墓的重要性。
可是,客家人春節期間祭祖的風俗由來已久,如何扭轉村民觀念?“軟硬兼施吧,畢竟生命重于泰山,這是我們必須守住的底線。”鐘練肇說。他們共勸阻了7批帶鞭炮進山的村民,入戶勸阻了4起大型祭祖活動。
“值守前方、確保平安,作為第一書記,我責無旁貸”
籌措到了口罩,陳哲(右)趕忙送到湖北過境返鄉的村民手中。
龍巖市永定區天豐村有4例確診患者,而廈煙公司陳哲所在的湯湖村與該村同在合溪鄉,相距僅40分鐘車程。這給湯湖村敲響了警鐘,“村里平日有800多人,過年期間人數激增至3500人。年節習俗尤其多,村民難免會聚集,若不提前設防,后續防控將困難重重。”1月30日,陳哲就趕回村里,帶領村民打響防控疫情阻擊戰。
這個春節,陳哲始終堅守在“戰疫”一線。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村“兩委”溝通確定防疫方案,地毯式排查登記湖北返鄉人員,通過“一對一、人盯人”的方式督促其居家隔離14天,加強對從湖北外其他省份返鄉的1300多人的入戶排查,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天豐村增加一位疑似患者。”2月1日,聽到這個消息,陳哲知道防疫升級刻不容緩,立即同黨員志愿者組成防疫應急小隊,對三處通向外村的村道進行管控,僅留一處村道設卡并24小時輪值。
2月3日,疑似病例確診了。湯湖村快速響應,監督與該患者有接觸的本村村民居家隔離,并提高交通管控標準,加強進出人員登記。
那幾天,陳哲連續30多個小時沒合眼,白天入戶排查、勸導村民、配送物資,晚上設卡值班,一刻不敢懈怠,“疫情面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必須發動群眾、人人參與。雖然也有磕磕碰碰,但好在大家意識到位,心往一處使,也摸索出了不少經驗。”
在陳哲和村“兩委”的號召下,湯湖村1月26日就成立了村中疫情防控應急隊和黨員志愿者勸導小隊。“奉勸大家不聚會,勤洗手,出門戴口罩,不信謠、不傳謠……”正月里,湯湖村黨員志愿者拖著移動音箱在村里巡邏,打通了疫情防控宣傳的“最后一公里”。
坐在湯湖村的辦公桌前,陳哲在日記本上寫著:“黨員站立的位置,就是人民的防線。我要做好人民群眾疫情防控的守護者。”此時,屋內一燈如豆,屋外百姓安康。
“她逆行而上,我后方站崗。”
楊富河(左)與村干部在村里的勸返點駐扎值勤。
“楊書記,你要注意休息,保重身體。”
“嫂子就快生二胎了,書記卻義無反顧回村里,真讓人動容,也激勵我們要加把勁頂住。”
……
面對村民的肯定,駐龍巖市武平縣下壩鄉露冕村第一書記、龍煙公司楊富河直言,這是駐村書記的職責所在,那些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才是真正的英雄,“她們前線戰‘疫’,我們后方站崗。妻子就是我的榜樣,她是血液內科的醫生,盡管懷有身孕,正月初一就返崗了。”
疫情發生之初,楊富河雖在老家永定,但與村里保持著密切聯系,1月24日,組織了村干部、黨員和村民小組長形成排查小組,除了利用微信群、標語、電話、廣播、入戶等形式引導村民科學戰“疫”外,他們還重點關注武漢返鄉的6位村民,配合防疫部門對他們采取居家醫學觀察隔離。
14天觀察期安全度過,并沒有讓楊富河卸下心中重擔。“1月31日回村后,我們立即組織了新一輪‘敲門見人’式排查,逐戶核查春節前后從外地返村人員情況。減少人員流動,就能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我們第一時間采取聯防聯控措施,在村口設置勸返點,黨員和村干部輪值,排查外來車輛人員流入情況。龍煙公司也送來了口罩、測溫槍等急需物資。”楊富河說。
12歲的女兒也自告奮勇,“爸爸,你放心,我會好好照顧媽媽的!”女兒的乖巧懂事讓楊富河的心安定不少,“既然是第一書記,我就應當勇往直前,堅守崗位。”于是,他婉拒了“特殊照顧”——返家照顧妻兒,毅然投入到緊張忙碌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建+聯防聯控”作用。
楊富河的以身作則感動了村民,當他們在勸返點執勤時,不少村民自發前來協助站崗,共同筑牢家鄉的疫情防控網。
“疫情如此之近,黨員干部更應該勇往直前。”
“我沒和他接觸啊!喝杯茶而已,太小題大做了。我不要去隔離,我保證待家里不出門還不行嗎?”龍巖市永定區撫市鎮鵲坪村村民姜振富躲在房內,說什么也不愿前往隔離觀察點。
正月初三,一位湖北返鄉村民因發燒被列為疑似病例。姜振富與其有過接觸,包組干部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上門勸說,然而一個多小時過去,卻陷入了僵局。
“第一次感受到疫情離自己如此之近,當時就想一定得把工作落實到位。”駐村第一書記,龍煙公司熊胤聽聞后隨即趕往姜振富家中。
“對方是疑似,你不用過于緊張,也不能麻痹大意。隔離看似麻煩,但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負責,畢竟身體健康才最重要。”熊胤在勸說之余還找來姜振富堂哥姜振運一起勸說,向他灌輸疫情的嚴峻和隔離的必要,鄰居也在一旁好言相勸。半小時過后,姜振富收拾好行李上了救護車。
年二十八開始,熊胤就與村“兩委”部署了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分組包干原則,將村干部、村民小組長、黨員代表、工作隊人員分配到各組,形成網格化管理,發放《撫市鎮防控新型肺炎倡議書》,對湖北(尤其武漢)返鄉人員、途徑湖北返鄉人員進行造冊登記,跟蹤監測他們及其密切接觸者的健康狀況。
熊胤坦言:“但作為第一書記,我應該表現出舍我其誰的黨員風范,給村干部、村民做表率,不讓恐慌肆意蔓延。”
在撫市鎮,往年的元宵節走古事最為熱鬧,村民們擎著形形色色的大小花燈,古事隊伍綿延數公里,遠遠望去,好似一條靈動的游龍,這是當地人心中對元宵節的記憶。雖然今年的元宵節沒有了往日的繁華,但是村民們深深理解到萬眾一心、同舟共濟,待春暖花開日,必將迎來戰“疫”的勝利。
向每一位奮戰在戰“疫”一線和駐村一線的工作者們致敬,祈盼這歡騰的景象重現。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