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農歷正月初十)晚9:30分,湖北襄陽南漳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薛坪煙站站長趙玉綱才拖著疲倦的身體從防控新冠病毒肺炎的一線返回煙站,他熟練而又機械地打開液化氣灶,準備燒上一鍋開水,為自己煮一碗泡面。望著鍋中沸騰的清水冒出的裊裊白煙,趙玉綱的心緒也隨之飄遠。
疫情讓他停下了回家的腳步
格爾木為蒙古語音譯,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處大美青海西部、青藏高原腹地、巍巍昆侖山下,是青藏鐵路世界頂級旅游帶的重要節點,境內有長江源頭、萬丈鹽橋、雪山冰川、昆侖雪景、瀚海日出、沙漠胡楊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是觀賞青藏高原風光、野生動物活動和登山探險的理想之地。這個讓人心馳神往的神秘地境就是趙玉綱的家鄉。2005年,趙玉綱大學畢業以后,作為煙葉生產技術專業人才,被襄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招聘至南漳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工作。從青藏高原到江漢平原,從昆侖山下至荊山東麓。兩地相隔2500多公里,沒有直達的航班和鐵路,從此“常回家看看”變成了趙玉綱心中的一種奢望。
2020年春節,恰逢趙玉綱父親70大壽。老人心中非常渴望兩年未見的兒孫能回來一趟,也早早備足了他們愛吃的菜肴和家鄉的特產,數著指頭倒算著一家團聚、其樂融融的日子。在臘月27日,趙玉綱也向單位請好了探親假,計劃臘月28日從南漳出發,路上開車耗去兩天時間,可在春節當天趕回老家,為父親親手呈上籌備已久的生日賀禮,陪著家人吃上一頓美美的年夜飯。可就在臘月28日上午,正當趙玉綱拎起行囊準備出發時,突然接到其所在煙站當地黨委政府的電話,告知當天下午3點要召開全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全體黨政干部、部門負責人不得缺席,不得代會,不得請假,并即時進入戰時狀態,隨時待命奔赴防控前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在這個關鍵時刻,趙玉綱深知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一名基層煙站負責人應該肩負起的使命,那就是“我是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老家可以晚點再回,但疫情防控不能耽擱,父親的大壽雖錯過了,但要把群眾的心給捂熱了!于是他立即放下行裝,撥通了父親的電話,稍作一番解釋后又緊急趕往疫情防控會場。在之后每一天里,趙玉綱都會抽空給父親打一個電話,說一聲“父親,您要保重”,報一聲“我在南漳,平安”,用無形的電波來化解他對家鄉親人的無限思念。
使命讓他告別了短暫的溫馨
趙玉綱自參加工作以來,長期在基層煙站工作,一年到頭和家人聚少離多。不能陪伴孩子成長,妻子重病臥床時不能常伴左右,成了他心中最大的遺憾。
病毒傳播、疫情肆虐,南漳縣政府向全體市民發出了“非必要,不外出”的緊急通知。人人都被隔離在家,這反倒成了趙玉綱能一天24小時陪伴妻子和孩子的難得時機。而且他知道自己隨時都要奔赴抗擊疫情第一線,所以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分分秒秒。于是平時冷冷清清的家中,響起了鍋碗瓢盆的叮當聲。趙玉綱每天都會親自下廚,用心給妻子和兒子做上幾道家常菜,雖然他手藝不精,菜品賣相也不好,但總能得到妻子和兒子的點贊。拖地、洗衣這些家務活也一并承擔下來,但男人做家務不是很精細,妻子偶爾也會挑些小毛病,“這里沒拖干凈,重拖!衣服沒有疊整齊,重疊!”妻子的牢騷話在趙玉綱耳中卻是非常動聽。正月初一,趙玉綱拿出鋼卷尺,給兒子量了一下身高,并在墻上做了一個小記號。他輕撫孩子的頭說:“兒子,2020年爸爸祝你學習天天進步,個頭天天向上。現在你也是個男子漢了,爸爸不在家時,要替我照顧好媽媽。”趙玉綱的妻子曾做過一次大型手術,落下了睡眠障礙,身體一直不好。正月初三,趙玉綱幫妻子洗頭發,輕輕為她吹干發梢,并許下愿望:“2020年讓我們從頭做起,天天開心。”妻子也緊緊依偎在趙玉綱身旁,悄悄說著情話:“老公,2020年我也希望我們全家平平安安、常常相伴。”這或許是這對夫妻一年來最溫馨的時刻,此時電話突然響起:“趙站長,根據疫情防控需要,請明早立即趕到薛坪。”
第二天一早,趙玉綱從家中出發時,沒有和妻子、兒子說一聲告別,只是在趕到薛坪后給妻子發了一條信息:“我也舍不得離開,但黨員的使命要讓我出發。”
抗擊疫情讓我們在一起
“趙站長,怎么春節都沒在家陪老婆啊,就這么舍不得我們啊。”農歷正月初四一早,在薛坪鎮某疫情防控卡點,一名熟悉的煙農揶揄趙玉綱。“是啊,現在疫情傳播厲害,我舍不得你們被感染啦。”趙玉綱回答。
按照薛坪鎮黨委政府安排,趙玉綱從正月初四開始進駐薛坪鎮三景社區和八里川村開展疫情防控。布控卡點、入戶宣傳、對漢來人員、返鄉人員進行進一步實地拉網式排查,并對漢來人員進行健康監測,每晚定時向指揮部匯報當日工作,再領取明天任務,這是他一天忙碌的工作。早上七點從煙站出發到駐點,晚上九點半再從防控指揮部回煙站,每天工作時間都在14個小時以上。
從臘月初四到臘月初十,趙玉綱已連續奮戰一周。期間,共勸返“非必要,不外出”人員198人次,勸返車輛77臺次,處理聚集打牌事件1起。在鄉村沿線道路上宣傳8場次、扶貧集中安置點2處4場次。在趙玉綱和其他防控一線同志們的努力下,卡點流動人員和車輛明顯減少,“不出門、不串門、不聚餐、勤洗手、戴口罩”的防控知識做到了家喻戶曉,串門的、瞎逛的人員有效杜絕,極大減少了人流傳播感染機率。
趙玉綱(右一)勸阻村外出人員。
趙玉綱(右一)為村民送口罩。
在防控一線,中餐由指揮部統一提供,早、晚餐要靠自己解決,煙站炊事員已放假回家,吃方便面成了最佳選擇。
趙玉綱在執勤點的簡易就餐。
一天,趙玉綱到鎮上一間超市去買方便面,雖然戴著口罩,但老板還是一眼把他認出來了。“趙站長,怎么大過年的也沒有回家,還在買方便面呢?”“哦,現在不是疫情傳播厲害嘛,我在一線防控”。說完拿起方便面正要轉身離開,“等一等,這是我早上從家中帶來的包子,你拿著。你為了我們群眾的身體健康這么勞累,可別再把自己身體搞垮了。”老板一邊說一邊迅速從柜臺下提了一袋包子塞在他手中。幾番推讓,趙玉綱還是拗不過老板,接下了包子。瞬間一股暖流在趙玉綱心中翻騰,他知道這不僅是超市老板對自己的關心,更是對廣大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的認可。防控疫情黨員干部沖鋒在前,但身后還有許多群眾百姓的默默支持,只要我們大家在一起,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黨員的使命,讓許多像趙玉綱這樣的同志堅定地奔赴抗擊疫情的一線,也為抗疫戰斗豎起了一道堅固的屏障。他們堅信,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必將取得勝利!因為他們還有一個最樸素的愿望:等戰斗勝利后,回家團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