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湖北武漢封城后的第二十九天。
清晨7點,武漢。家住漢陽金色港灣的鄧翔輕輕起床,用自己的土辦法把全身包裹嚴實。正準備出門時,妻子醒了,問:“今天還要出去么?你都已經在社區幫忙干了十多天,心意已經盡到了,別去了吧,太危險了。”鄧翔安慰妻子:“今天要跑4棟樓,給30多戶居家隔離人員送菜買藥,沒事,自我防護我算是半個專業班子,放心吧!”鄧翔是金葉陽光公司2018年才入黨的年輕黨員,早在半個月之前就已是社區抗疫突擊隊的一名志愿者。十多天來,每天的日常就是為社區老人及隔離人員送愛心菜、圈存煤氣卡、代買藥品、上門確認居民體溫及身體情況、裝配發放社區團購物資等。他所在的社區是漢陽“重災區”之一,為加強封控管理,小區停運了所有電梯,靠著徒步肩扛,他完成了92戶聯系異常人員篩查、356家社區網格信息統計、1200余份社區團購物資裝配分發。他身上有一股“俠氣”,“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大概說的就是他吧。
早上8點,廣西雙蒙。黃建武草草吃過早飯,就趕到村口值勤點。今天輪到他值上午班,主要職責就是盯緊村民進出,量溫、詢問、登記,一絲一毫都不能馬虎,一個缺口都不能被撕開。當好雙蒙村的“門神”、保護好自己的鄉親,是這位老黨員和退伍軍人堅守的基本準則。直到疫情散去,他會一直堅守下去。
上午10點,荊州松滋。王樹莉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十天前主動到社區報到志愿者后,每天工作就是測量并登記小區出入人員體溫、對無關外出人員進行勸阻及防控宣傳,隔三差五還要全副武裝協助小區消毒人員做好公共區域消殺。工作很瑣碎、細致,需要極大的耐心去應對,經常會碰到一些“不信邪”甚至是連口罩都不帶的人,得像“閑人馬大姐”一般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此時,堅守武漢的袁文靜也在充當“馬大姐”的角色,正耐心回復社區居民投訴電話。這個平時在公司風風火火、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得像撫慰孩子一般開導投訴者,幫他們想辦法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背上噴霧器、穿上防護服……一番全副武裝后,程琳也作為志愿者開始了小區環境清潔消殺工作,臉上的勒痕、背后的汗水都成為了奉獻的印記。特殊時期,每個人的角色都在轉變,大家都在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去溫暖那些需要被幫助的人。
中午12點,襄陽。曹欣捐贈的十箱方便面、火腿腸等物資送達社區,為鐵路社區內24小時值守服務的志愿者們送上一份溫暖。早在1月27日,在她的言傳身教下,遠在美國留學的孩子積極參加母校華師一附中校友們組織的“集華一之力、助武漢疫情”籌款活動,孩子們熱心捐贈的同時,第一時間在美國購買的防護服、護目鏡也早已送抵武漢。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就這么清晰實在;家國精神、愛國情懷,就這么代代傳續。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對國家的未來充滿信心。
下午14點,武漢。退伍老兵胡凡正在不斷給自己原來的戰友打電話,今天下午將有一批他通過自己原來部隊老領導、老戰友籌備的一千多套被褥要到貨,并且要緊急配送到漢口北某方艙醫院。卸貨、裝貨、駕駛、協調,曾經的戰友今天又重新在一起戰斗。他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軍人。中國的軍人從來都是退伍不褪色,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一直是他們的本色。
晚上23點,武漢。夜已深,家人都已睡去,張瀚支自己一個人還在仔細統計小區樓棟的團購清單。2月5日,她向社區主動請纓擔任臨時樓管,配合社區開展宣傳、動員、服務工作。每天及時發布社區各類重要信息、按時組織體溫填報打卡、收集報送志愿者報到信息、組織樓棟開展生活必需品團購服務,在各種微信群中不厭其煩回復和統計。一天下來可能比上班還累,但每次在微信群中,看到居民自我防護意識越來越強了、恐慌心理越來越平和了、志愿者服務熱情越來越高了,她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平靜的日子里,這些人都只是單位和家庭中平凡的你我他。疫情的浪潮中,他們有了一個更響亮的名字——志愿者!為了把社區這道防線守嚴守牢,他們沒有過多的豪言壯語,只有最樸實的身體力行!雖不能與逆行的“白衣天使”們并肩戰斗、與“病毒敵人”性命相博,但他們一直都在,哪怕只是一絲柔光、一抹亮色。他們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待到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重新站起來的時候,漫天櫻花會給各地的人們帶去捷報,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