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陸良消息 為進一步緩解煙葉總量與結構供應的矛盾,切實提升陸良優化煙葉結構工作能力,、提升優質原料有效供給能力的要求,云南省陸良縣局“八到位”做實優化煙葉結構工作,確保優化煙葉結構各環節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組織領導到位。縣、縣局(分公司)、鄉鎮、煙站、村逐級成立優化煙葉結構領導小組,加強對優化煙葉結構工作的領導,各級一把手為組長,全面負責推進“優化煙葉結構”消化處理田間不適用煙葉工作。
二是責任落實到位。縣級人優質煙葉有效供給能力專項工作掛鉤責任組負責全縣優化工作的協調、指導、督促栽煙鄉鎮做好不適用鮮煙葉田間處理工作,切實加強對全縣優化煙葉結構工作的領導;縣局(分公司)負責制定《陸良縣2013年優化煙葉結構工作實施方案》、優化結構宣傳、技術指導、協調服務;鄉鎮、煙站結合縣級優化實施方案要求,制定各地優化工作的一村一案,全面負責行政區域范圍內優化工作的行政領導和具體實施工作;栽煙村委會負責組織煙農或合作社清理、毀形和銷毀;站點職工負責稱重記錄數量;煙站負責技術指導、確認面積、造冊登記;專賣管理人員負責流動監管。各責任主體科學組織、嚴格管理、扎實苦干、全面推進優化煙葉結構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是宣傳輿論到位。全縣通過逐級召開以優化工作為主的煙葉生產各環節的工作會、推進會、動員會、現場會、群眾會及技術培訓會,及時將優化工作要求及政策逐級宣貫到鄉、村、組、戶。通過縣廣播電視局播放《陸良縣人民政府關于優化煙葉結構的公告》、發放《優化煙葉結構專題告煙農通知書》、集中地段懸掛宣傳標語、發放光碟、強化基層干部隊伍和烤煙科技員的培訓和電話回訪制度等措施進一步強化輿論宣傳,營造有利于優化工作全面開展的良好氛圍,確保宣傳到位。
四是標準執行到位。全縣大面優化工作中嚴格執行下部、上部煙各優化2片、各部位優化量保持在每畝70至100公斤的標準;涉及深度優化的村委會嚴格執行下部、上部煙各優化3片,各部位優化量保持在每畝105至150公斤的標準。優化在規定范圍內多優化多得補貼,優化數量達不到最低數量的取消補貼,超過上限數量按最高數量進行補貼,只優化下部煙,不優化上部煙的,取消補貼。
五是優化流程到位。各地嚴格按照“簽訂協議→制定方案→造冊登記→張榜公示→發放通知書→煙農統一清除→過磅稱重→毀形處理→錄入微機→檢查驗收→結果公示→兌現經費→資料歸檔”的工作流程操作,嚴把優化煙葉的采摘標準和清除時機,徹底做實田間不適用鮮煙葉處理工作,確保沒有用采烤價值的鮮煙葉銷毀在生產環節。
六是毀形利用到位。全縣以方便煙農、就近處置為原則,以自然村為單位,結合烤煙大田種植面積,科學設置處置點,確保優化煙葉結構工作有效開展。不適用鮮煙葉毀形后,鄉鎮、村委會派出專人監督、指導煙農自行利用好毀形后的煙葉,科學合理妥善處理,真正變廢為寶,確保毀形后利用到位。
七是過程監管到位。全縣優化煙葉工作嚴格實施三重監管機關科室(部門)過程監管包保到站,確保煙站優化工作過處于可控狀態;專賣管理所嚴格按屬地管理原則,落實監督措施,對轄區內的優化工作實施流動監管,確保優化工作得到有效監管;鄉鎮、村委會安排專人對不適用煙葉田間消化處理進行全方位監督控制。三方監管互相配合,切實強化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的過程監管,確保過程監管到位。
八是驗收考核到位。全縣層層簽訂優化工作責任狀,確保責任落實到人,強化考核措施和力度,切實推動優化煙葉結構工作順利進行。縣局(分公司)成立了考核小組,制定了嚴格的考核辦法,圍繞優化工作考核的相關內容要求,將采取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的方式,利用現場查看、走訪煙農和電話回訪的方法對所有煙葉站的優化煙葉結構工作,分三個階段對全縣優化工作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嚴格納入各煙站“2013年管理責任制”考核結果,并與績效掛鉤考核,同時,作為年終評選年度工作先進的依據。對優化工作中弄虛作假、不到位的,除以1比5實行經濟處罰外,還將對責任人實施問責處理。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