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月初,筆者有幸參加了安徽省蚌埠市局(公司)人力資源部組織的企業知識管理學習平臺推進會,得知市局(公司)為了員工的成長另辟蹊徑,開辟網上學習平臺,教育培訓專業出身的筆者不由心生鼓舞。
E-learning又稱電子化學習,1997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師莫瑞古德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套網絡教訓平臺軟件,從2014而推動了這個巨大的E-learning產業的形成。該局為員工開創E-learning學習平臺,是精益思想在培訓中的體現,而如何有效的利用這樣一個平臺,是擺在大家眼前的一個問題。
電子化學習被實踐和應用了十幾年,現在人們認知到徒有學習管理平臺,沒有課程不行;有了課程,沒有人來學,也不行;有人來學,沒有人在旁協助,仍然不行;即使有人協助,教材內容無趣或與工作無關,或是員工抽不出時間來持續學習,都無法達成人力資源部門所期望的培訓效果。結合所查資料,筆者認為企業進行電子化培訓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是平臺搭建。學習平臺是電子化學習的骨架,由于市場競爭加劇,現在各家平臺供應商提供的學習平臺的功能逐漸趨同,但即便如此仍有好壞之區優劣之分。比如平臺界面是否有粘合力、能否吸引用戶給用戶較為愉悅流暢的使用體驗;模塊功能是否跟上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是否體現了當下流行的信息流通和知識管理模式;重點模塊(如課程模塊、考評模塊等)是否進行了深度細分,當課程充實之后能否對這些學習資源進行有效分類。學習平臺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進步,學習平臺也要體現出相應的特征并且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如果不想被淘汰就要定期進行功能的調整。
二是課程的開發與充實。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好的平臺若沒有內容,那也只是一副空殼。基于企業自身的課程開發能力,網絡平臺運行之初可以考慮購進一些比較成熟的通用課程,如領導力類、自我管理類、人力資源管理類、銷售與市場類和創新類課程等。有些課程需要根據企業自身情況進行開發,請專業團隊開發可以保證課程質量但成本投入過高,企業內部自主開發會面臨課程質量得不到保證這種尷尬。針對這類課程可以考慮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開發,企業講師先將課程開發成PPT或文檔材料進行面授,將面授情況加工成課程視頻供學員復習討論。這里就牽涉到對企業講師的培養工作,講師的能力水平提高了,就能更全面更優質的挖掘企業內部知識,并將這些知識更好的呈現出來。
線上課程的開發需要注意模塊化和短小精悍,超過十分鐘就容易將學員的耐心消耗掉了。課程內容不光包括正式的學習內容,更應強調非正式的內容,這些內容可能是對員工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的解答,也可以是員工工作時產生的副產品,如效率更高的工作流程、法律條列的正確解釋等。
非正式學習內容的開發應以員工為基礎,將每位學員都當成是一個知識的儲備庫和中轉站,充分挖掘員工個體的內部知識,提供環境和途徑讓蘊含在員工內部的隱性知識得以顯性表達,讓這些知識在集體中分享和內化。E-learning不光是學習環境和學習內容的e化,更重要的是讓信息分享、員工溝通、團隊合作能夠在網絡上順暢進行,提高集體的綜合實力。
三是課程支持服務要跟上。課程管理員需要提供課程開始前的推廣和渲染,課程過程中的疑難解答、提醒服務,課程結束后的考核和反饋等支持服務。
課程管理也是重要工作之一。電子化學習在企業的推廣階段不妨軟中帶硬,一方面鼓勵大家進行網上學習,對表現積極的學員進行獎勵,另一方面設置必修課并進行相應考核。
四是制度要跟上。新項目的開展不光需要員工的積極響應,更需要領導的支持和制度的保障,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才能使廣大員工由外而內的接受。
電子化學習是企業培訓形式的創新,讓員工足不出戶就能學習到大師級別的課程并能進行人人、人機互動分享。作為面授培訓的補充,電子化學習的地位正在慢慢上升,越來越多的學者和培訓專家正在致力于提高電子化學習的質量,但我們也要認識到,利用好這個學習平臺,做好企業E-learning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