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軟實力”概念的提出者、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認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最大的軟實力,比如從孔孟之鄉山東走出來的“第一夫人”彭麗媛形象就非常好,“麗媛Style”就是一種軟實力。煙草企業不要妄自菲薄,不要一味地學習西方現代管理思想,比如企業忠誠管理。實際上,我國先秦儒家思想所包含的先進忠誠觀念與使臣民忠誠的措施對我國煙草企業的忠誠管理可以提供許多有益的啟發。
煙草企業要了解儒家的忠誠觀。儒家忠誠觀源起于上古三代時期樸素的忠誠觀。忠君觀念,應當肇起上古。西周分封制與宗法制并行,群士大夫,在家盡孝,在國盡忠。春秋時期,忠君觀念逐步從孝悌觀念中剝離出來,獨立成為當時和后世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念之一。孔子所認為的“忠”內涵甚廣,包括事君待友之方、行政治民之法和成仁為人之道,如“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第一》),“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這種平等的觀念,在今天的企業治理中有一定意義。荀子主張忠君,但“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可見,儒家思想體系之中的“忠”,指的是一種優良的道德品質和端正的處事作風,要求人正心誠意,以善為念,以信為準,真誠對人;要把忠君作為為臣者必備的內在品質和修養,要求忠于國家,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當然,孔子在提出“忠君”的同時,也提出了“犯之”的要求,君有過則強諫之;孟子提出“民貴君輕”,主張對于暴君可由貴戚取而代之;荀子提出“利君”的同時,也提出了“從道不從君”的觀點。
煙草企業要借鑒儒家的忠誠理念。
首先,原儒思想認為忠君的目的是忠于國家,就是維護國家利益。這點對于現代企業的忠誠管理有最根本的啟示,管理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不啻類似于管理一個國家,員工就是這個企業王國的臣民。員工忠誠的真正對象應該是企業,企業的管理者作為企業利益的代言人,忠于管理者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忠于企業,維護企業利益。所以,現代企業忠誠觀的最重要作用應該是指導其員工工作行為與價值判斷以企業利益為出發點,堅守自己的崗位,愛崗敬業、勤勉盡責,服從管理者以企業利益為出發點的管理。
其次,儒家忠誠觀真正建議的是雙向忠誠觀,君主要忠誠,臣民也要忠誠,君主的忠誠是臣民忠誠產生的基礎和前提。所以,對于現代企業來說,上級對下級的積極態度與行為是下級對上級忠誠的基礎與前提條件,上級忠誠是因,下級忠誠則是對應的果。上級不能一味要求下級忠誠,要對下級有積極的行為和態度,以留住企業所需人才。
再次,孟子的平等民主思想,對于身處現代社會的企業有著巨大的借鑒意義。現今社會強調人人地位平等,要將這種社會地位的平等觀念真正融入企業管理中,要有健康的忠誠觀,打破單向忠誠思想,實現雙向忠誠,特別是要做到上級向下級忠誠。
煙草企業要借鑒儒家的忠誠實踐。
首先,重視人治,任用賢能。自古以來,儒家就非常重視人治。對于現代企業而言,重視人治,任用賢能同樣是令員工自覺忠誠的有力措施,有利于上行下效從而有效帶動整個企業積極健康的忠誠氛圍,有利于激勵員工盡忠職守、加強自身建設。
其次,與員工分享利益。與臣民分享利益是儒家忠誠觀踐行的另一有效措施。當前企業要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對企業的忠誠度,要采取分享的措施,潛在暗示員工是企業的共有者,員工以企業主人的意識工作,自然會對自己的企業忠誠。所以,企業以儒家分享的態度與員工分享企業的利益,自然會收獲員工深入而長期的忠誠。
再次,公平行事。公平是儒家一直奉行的處事準則,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荀子說:“人主不公,人臣不忠”。所以,與員工分享利益,要以公平的原則為前提,激發與保持員工的忠誠行為。此外,利益分配要公,要有科學合理的考核方法與分配制度,要維護一種長期公平,被大多數員工接受的公平,盡可能地客觀合理,消除管理者主觀上的臆斷。
煙草企業要辯證認識儒家的忠誠觀。
首先,做好概念辨析,認清原儒論點。儒家思想是博大精深的龐雜體系,煙草企業在借鑒儒家忠誠觀的時候,企業管理者需要做好辨析的工作,更多地向先秦儒者學習,從原儒思想中獲得有益企業的借鑒。比如,不要被后期儒學提倡愚忠愚孝,大興封建禮教所迷惑,要克服其消極思想。
其次,透析原儒精神,明辨精華糟粕。原儒思想也不是盡善盡美,有一定的歷史和視角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帶有許多不適應當前時代發展的落后觀點。因此,企業家在完成了概念辨析,分清原儒精神的基礎上,還要認識到原儒思想本身也有局限性,要辯證地看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再次,理論聯系實際,靈活運用原儒思想。兩千多年前,先秦儒家忠誠觀念的提出針對的不可能是現代企業的忠誠管理問題。況且管理國家與管理企業雖有類似但也有本質上的區別;臣民也不同于現代企業中的員工;君主與上級管理者也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學習借鑒原儒思想并不代表就要照本宣科。現代企業對儒家忠誠思想進行借鑒的同時,勢必要對其具體內容進行相應的對比與轉化,以與企業的管理實際結合起來。
總之,借鑒原儒思想要立足于實際,有重點、有選擇地靈活運用,達到激勵員工忠誠創新,促進企業跨越發展的目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