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作為一名工人,2014年筆者聽到次數最多的詞非“精益管理”莫屬。然而2014這一年全國發生的各類安全事故卻讓人心痛,其中不乏生產制造業。昆山爆炸、北京喜隆多商場火災等一幕幕慘劇讓人們在觸目驚心的同時忍不住扼腕嘆息。在此,筆者想說,我們在強調精益生產時最不該忽視的就是“精益安全”了,要相信越精益才會越安全。
精益安全簡單來說:是需要將理念、標準、規程、工作內容等踏踏實實的落地,變成一項又一項量化、細化、可操作化的行為。就這一概念,筆者談談對精益安全的看法。
首先,很多人安全意識非常薄弱。對于這一點是很多企業及個人需要重視的,提高安全隱患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企業舉行一些關于安全知識的培訓,用那些以往的案例刺激員工,讓員工產生安全意識,這樣員工在生產活動中才會對自己或者他人可能造成傷害的環境產生戒備或警覺的心理。
其二,需要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在生產一線的員工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很多員工會有這樣的心理:操作規程繁瑣,我已經操作那么久這種設備都沒事兒,所以我就是規程。這種想法是要不得的。大家用該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大多數交通事故往往發生在不經意的一秒鐘里”。也許那是個駕駛經驗有十多年的老司機,但如果開車時跑神,哪怕只是一秒鐘,都很可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痛事故。因此,在作業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必須的。
再次,就是作業人員的精神狀態。一線員工每天都在與機器設備打交道,不良的精神狀態決定著能否安全生產。俗話說:“衰兵必敗”。打仗的士兵如果萎靡不振,精神不佳,就是在送命。那么對于一個生產制造業而言,員工精神不佳,可能會導致的后果有產品質量缺陷、原材料浪費甚至生產安全事故。這些后果不論哪種,對于企業都可能是致命傷。因此企業的領導就需要從精益的角度出發,學會在細節中發現員工的不良精神狀態,比如:操作狀態、身體狀態、思想狀態等。這些不良狀態都會嚴重影響到能否安全生產。
再有一點就是很多企業會響應國家相關部門的號召,每年有一個月為“安全月”,“安全月”里,不論是領導還是員工相對平時都會比較注重安全問題。也許在安全作業考核上會嚴很多,也許在作業精神面貌上很好,也許只是做做表面功夫,但不管怎樣,至少大家都會重視安全問題。可是很多企業往往在“安全月”過后,就恢復往常的狀態了。安全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對自己生命的態度。應該提倡的是:每天都是安全月,時時都是安全月。
最后,安全需要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從昆山爆炸和喜隆多火災的案例來看,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幾乎為零。有關工作人員從監控視屏看到的冒煙情況,卻不以為然,而是繼續玩手機游戲。這種對自己和他人生命毫無責任感的工作態度是令人厭惡的。當發現犯了小錯誤時就要及時改正。有人會覺得小錯誤無所謂,但往往就會因為這一小小錯誤而釀成大錯。因此,只要在工作崗位就要履行工作職責,因為安全事故從來沒有“如果”二字,就上世界上沒有“后悔藥”一樣。
對于一個生產制造業而言,當安全生產成為一種需要、一種習慣、一份責任時,那么我們所工作、生活的環境也必定是和諧而安全的,這樣的我們才不至于徘徊在危險的邊緣。精益安全要求我們不能忽視每一個細小的安全隱患,我們要做好生產風險辨別、風險控制、風險評估的功課。
越精益,越安全。安全前行的路上,有你、有我、有大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