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摘自《福建煙草》 2009年3月5日,南方的廈門春暖花香,全國煙草行業審計工作會議在此召開。
會上,福建省局作為東道主和典型經驗代表單位做了兩份經驗介紹:省局局長(總經理)楊培森向來自全國各地的與會代表詳細介紹了福建煙草商業系統試行審計體制改革的背景、做法和成效,省局審計處處長陳小紅從審計業務層面向大會介紹了審計體制改革的具體環節和體會,得到與會代表一致認可。
此次廈門會議的召開表明了國家局對福建省局創新推行審計委派制的認可和肯定。在此基礎上,國家局結合煙草行業實際情況,于2010年5月下發《國家煙草專賣局關于印發煙草行業推行審計委派制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行業各直屬單位實行審計體制改革,實行“雙重領導、垂直管理、監督駐地、參審異地”的審計體制。
煙草行業推行審計委派制肇始于福建省局(公司),于2007年率先探索,2009年在行業13家直屬單位第一批試點,2010年在煙草行業全面推廣,通過實施審計委派制,行業迎來了內部審計工作的新局面。
創新內審新機制
伴隨著行業全面整頓規范的步伐,行業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同級審計“不好管”、“不敢管”的問題日益凸顯,再加上審計力量分散、難以形成合力,制約了審計職能的發揮,傳統的審計管理模式遭遇瓶頸,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的調整也促使審計角色必須轉變。
要發展就要有所突破。2007年,時任福建省局局長楊培森率先開始了思考和探索,他找到審計處處長陳小紅,高屋建瓴地指出要推行審計委派制。
這是行業內沒有現成模式的創新,如何著手呢?
經過對原有分級管理體制的總結與反思,并廣泛借鑒行業內外其他企業集團的改革實踐,一個以“雙重領導、垂直管理、監督駐地、參審異地”為主要內容的審計委派制方案初步形成,并在福建商業系統內開始施行。
“雙重領導、垂直管理”主要針對審計機構的設置。在省局(公司)成立內部審計委員會,委員會下設辦公室,對全省系統內部審計工作進行組織安排、考核評價、質量控制和責任追究。同時,省局(公司)向各市局(公司)派駐內部審計辦公室(簡稱“派駐辦”),派駐辦代表省局(公司)對市局(公司)開展日常審計監督,為派駐地的審計需求提供服務。派駐辦實行雙重領導,人事調配、任免由省局審計委員會統一領導,業務方面則接受審計委員會辦公室的領導和考核管理,同時接受市局(公司)的日常管理。
“監督駐地、參審異地”則主要針對審計工作的安排。委派制實施后,福建省局(公司)加強了對全省審計項目計劃管理。全省分為交叉審計項目、培訓項目、派駐辦日常駐地監督項目三個部分。其中明確規定,派駐辦對駐地市局(公司)的主要領導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和本級專項審計實行回避,由省局(公司)組織實施交叉審計。
?作為審計管理模式的一種創新,福建省局的探索有效突破了傳統審計模式的瓶頸,為行業創新內部審計機制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鑒的思路和方向,得到了國家局領導的充分肯定。2009年,在國家局財務管理與監督(審計)司的推動下,福建省局的做法開始分批在行業推廣。由此,福建煙草的審計委派制上升為全行業審計工作的新模式。
推轉型 促轉變
猶如一石激起了層層漣漪,新的工作機制迅速打開了行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新局面。
在全省審計隊伍帶頭人陳小紅處長的印象里,實行審計委派制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審計資源的調配更“活”了,審計人員的腰板更硬了。對于審計委派制的實施,她提出了“四個統一”:行業各單位統一審計計劃、統一組織重點項目、統一調配審計資源、統一工作標準,工作水平和效果明顯提升。
一招棋激活全局。隊伍壯大了,省局就可以充分整合、統一調配全省審計資源,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利用到行業內的監督熱點、難點、重點上,確保審計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解決了過去各單位審計人員各自為戰,力量分散,難以實施大的審計項目的局面。同時,按照“合作內審”的模式,廣借“外腦”,在更大范圍內整合了審計資源,將審計服務中心建設成開放合作的平臺,壯大了審計力量。
在這樣的機遇下,2008年,陳小紅處長果斷提出了審計的轉型。
長期以來,行業內部審計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賬項審計上,推行審計委派制后,審計資源的優化整合使審計部門在開展日常審計監督的同時,能夠進一步挖掘內部審計在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方面的潛力。
按照風險導向原則,審計隊伍開始對風險敏感領域和業務關鍵環節提前介入,把內部審計作為省局履行出資人職責、加強行業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統一的審計項目,推動審計轉型,實現審計轉變。
推動審計從代表經營者向代表出資人轉變。根據出資人所承擔的職責,加強對所屬企業的資產、重大投資、重要決策實施內部監督和風險控制。
推動審計從一般性日常管理向突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轉變。根據理順產權關系后省局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加大的特點,更加關注所屬企業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性,將財務收支審計作為常規性審計項目。委派制實行后福建省局共組織開展全面財務收支審計81項,提出審計建議173條,并對問題整改進行后續追蹤審計。2013年是審計整改年,開展的歷年審計整改落實工作,進一步積極落實了國有資產的基本情況、經營動向、產權情況等,對資產存在的問題進行有力地清理和整改,推動了消除國有資產安全隱患工作進一步深入。
推動審計從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全過程監督轉變。委派制實行后省局開展內控審計12項、煙用物資審計調查18項、煙葉生產專業化補貼審計調查20項,加大了對企業經營活動、業務往來的全程監督力度。隨著全省工程項目建設的力度和投入的加大,審計隊伍對工程建設的監督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推進,監督力度持續深入。
推動審計從單純監督向服務與監督并重轉變。對于行業內部審計工作而言,監督只是手段,服務才是目的。審計工作不能止于查問題、挑毛病,更應該把進一步拓展審計作為空間,把審計監督寓于服務大局之中,以監督促規范,以服務促管理。注重發揮審計部門的咨詢與服務職能,對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重大問題,開展審計綜合分析,形成審計建議書,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決策參考,對存在問題和漏洞及時給予關注和解決。審計委派制的實施,為這一轉變提供了契機。
審計委派制的推廣實施,推進審計轉型,突出預警功能,進一步實現“防范風險、促進發展、規范管理、揭示問題、提出建議”的審計目標,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免疫系統作用,也大大激發了全省審計隊伍的工作熱情和活力,行業內部審計工作展示出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有為”贏得“有位”
“作為企業的免疫系統,內部審計工作有責任更早地識別風險,有責任更準確地發現問題,有責任提出解決問題、抵御‘病毒’的建議,有責任在抵御單個‘病害’的同時健全機制、改善機能。因此,只有牢固樹立‘免疫系統’理念,我們才能為企業防范風險、加強內控、增加價值,不僅做好企業經營管理中的衛士,更要當好企業發展中的謀士?!睂τ谛袠I內部審計工作,國家局財務(審計)司副司長張書東這樣定位。
做好“衛士”,當好“謀士”,發揮審計系統免疫系統的作用,也是福建審計隊伍一直以來踐行的目標。
委派制建成后,審計處通過強化對計劃的統一安排,資源的統一調配,工作覆蓋面逐步擴大,觸角不斷延伸,在保證履行監督基本職能的同時,大膽嘗試,不斷拓展審計作為空間。
開展全面審計。2011年開展全面審計,全省自查復查共發現了7個方面43個子項、存在問題點1891個,涉及不規范金額12.86億元,提出了整改措施181條,重點暴露了工程投資超規模、采購項目應招未招、資產兩證不齊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計。以“起點介入、過程監督、重點突出”為原則,常抓工程項目日常審計監督,2013年共對240個工程項目進行審計監督,其中全過程跟蹤審計項目21個,參與工程項目標書審核160份、預算審核56份、工程變更審計81次、參與過程監督283次,各環節共提出審計建議377條。狠抓重點工程項目檢查,對工程關鍵環節和重點內容進行檢查和梳理,揭示不規范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審計意見,引起相關職能部門的關注和反思。
開展煙基建設項目審計。我省2005至2011年度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數量131,274個,煙草行業投入資金總額39.12億元。為加強煙基資金管理,促進規范使用專項資金,審計處每年度組織實施全省煙水路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每兩年組織一次煙水路建設項目和烤房專項資金審計,有效保障了煙基建設規范運行,確保補貼資金的安全和效用,成效顯著。
開展多元化企業管理審計。重視多元化投資管理審計,海晟地產管理審計從公司制度出發,重在檢查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效性、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建議海晟地產進一步建立健全項目成本數據庫,完善成本控制指標體系,提升海晟地產的項目成本預測能力和控制能力。
開展內部控制制度評價審計。省局組織開展內部控制制度評價審計,對風險敏感領域和業務關鍵環節進行重點關注,針對檢查出的內控薄弱環節,提出了合理建議40多條,對風險導向性審計方式進行了有效的嘗試和推進。
開展煙用物資專項審計調查。針對煙葉產區煙用物資使用量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