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市場也有失靈的時候,煙草不專賣,不行。
市場經濟是看起來很美好的東東,但它有天然的缺陷,在它失靈的時候(可能長達十年甚至更長),煙民的健康和利益,如何保障?
以電視機為例,眾多品牌上場撕殺,最終留下少數幸運兒,花了近15年的時間。
再以食品行業為例,雖然理論上講,在市場經濟下,消費者會因為一個企業做奸犯科而拋棄它,但事情上不是這樣的----惡性事件年年都有,不光國內如此,國外也是如此。
2013年11月,大陸民眾所熟知的臺灣味全、統一、光泉等鮮奶中檢出殘留抗生素,而此等殘留用藥并未在當地“動物用藥殘留標準”中列為容許的藥品。根據臺灣《商業周刊》報道,臺灣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陳良宇11月12日對市售乳品的脂溶性物質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味全、統一、光泉三個品牌的鮮奶中,都殘留抗生素等來自乳牛的治療用藥,其中包括抗憂郁劑、避孕藥、止痛劑、塑化劑等。這是要讓國人的健康斷送在舌尖上,讓消費者喝遍元素周期表嗎?
“天天有匯源,健康每一天”,而2013年9月23日,匯源、安德利和海升三大果汁巨頭被報道透過廠房所處的水果購銷中心或水果行作為中間人,向果農大量購買“瞎果”,再用來制成果汁或濃縮果汁,自此,該三大上市公司陷入“爛果門”事件。
國外對于食品安全問題是非常注重的,因此,洋品牌非常受中國消費者青睞。可近年來,洋快餐企業頻頻出現食品安全問題,2013年7月,某店被曝冰塊細菌嚴重超標,臟過馬桶水。調查人員檢測結果發現,其冰塊菌落數量高于國家標準,且高于馬桶水箱水樣品的5倍至12倍,結果令人震驚。這一事件,不僅涼了洋快餐市場,也涼了消費者的心。
如果一一列舉,估計再長的篇幅也寫不下這些事件。市場經濟的自發調節功能,并沒有把以上這些企業趕出市場。上述的惡行帶來的后果,甚至完全沒有達到讓企業傷筋動骨的地步,我們會相信他們改過自新,不會再次傷害我們消費者嗎?
具體到卷煙,筆者更相信由國家專賣的煙品。相比于沒有專賣制度的行業的亂象叢生,信任這種由國家來保證的制度,很容易理解。
我們可以設想,如果沒有專賣制度,那些不用交稅的假煙和走私煙,在消費市場上和品質有保障的正規煙競爭,優勢會多么明顯呢?包裝,沒有區別,一定可以亂真;口感,沒有問題,可以做到一樣;價格,對不起,假的不交稅,要便宜很多呢;更重要的是,煙戶們會因為暴利,明知是假的,也會經營、銷售。焦油含量、一氧化碳量?對不起,不管的。希望市場這只無形的手來優勝劣汰?對不起,恐怕100年也做不到--誰好賣我仿誰,誰出名我冒誰,永無寧日。
說不定假煙抽久了,你還會把真的當假的呢。
有了專賣體制,消費者傷害少一點,保障多一點。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