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由于價值觀的不同,文化在中國更多的被賦予一種傳承的定位,很多時候,似乎傳統要比創新來的重要。但作為一種產品,文化產品的成功卻更多的取決于其他因素。《中國好歌曲》作為一個成功案例,雖然里面的歌曲并不是每一首都能成為大眾接受的流行音樂,但作為一款產品,它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是新鮮的、原創的、唯一的,這在各種選秀節目的模仿風潮中,顯得格外亮眼。
其實從文化產品的角度來講,娛樂節目也好,企業文化也好,都不應該過于堅持傳統或者模仿業已成型的榜樣。作為非一次性消耗的文化產品,它們共同的特點都是要體現其獨有的原創性思維,并同時符合大眾(員工)的口味,能否做到以上兩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們存在的價值和生命力。而既要體現原創性,又要兼顧人們的好惡與評價,這就要求我們在“生產制造”這些文化產品的過程中需要更加地“接地氣”。
從當前煙草行業企業文化建設角度而言,因為規模和周期等因素的限制,煙草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時常會出現傳播的“斷層”與“盲區”。分析原因,其核心就在于我們在企業文化設計和推廣的過程中,忽視了“接地氣”的重要作用。沒有成功收集和歸納員工及社會大眾對本單位企業文化的解讀和定位,導致過于強調企業文化的字面涵義和模式價值,卻忽視了來自下方的聲音。這樣生產出來的企業文化產品往往因為過于理論化和模式化,導致很多單位的企業文化落地卻難以生根。
有時候,我們執著于“形式堅持”,因為這樣做看起來風險較小,但《中國好歌曲》告訴我們,要想“走出去”,最重要的還是要“接地氣”,即從最了解產品本身的人那里發現產品的核心價值,才是保證文化產品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