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日本豐田企業作為精益管理理論的鼻祖企業,然而大多數企業卻學不會,甚至連豐田自己都不敢說已經能完全“駕馭”。自2013年煙草行業引入精益管理,并且在卷煙銷售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的大環境下,提出“精益管理做除法”。
在煙草商業企業范圍內,正在開展精益管理、質量體系管理、標準化管理、對標管理、績效管理等諸多管理課題。如何能夠將多項管理工作進行有機的融合,理順各項管理工作的共同點,避免重復勞動,形成一整套管理體系,是目前企業管理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實踐中,要有效整合管理資源,避免管理內耗,將基礎管理重點逐步引向“關注一套指標、形成一套標準、整合一套管理、培養一支隊伍、凝煉一種文化”的“五個一”基礎管理工作格局。
關注對標管理定目標。
將15個對標指標、10個精益目標,充實到現有的11個企業級質量目標中,最終確立27個企業級質量目標。加以統一檢測與綜合分析,并始終把提高效率、提升價值、降本增效作為開展精益管理的核心目標,以關鍵對標指標的持續提升作為評價精益管理成效的量化標準。力爭通過QC小組活動和其他精益改善活動,不斷積累,不斷升華,把相對零散的改善成果轉化為可量化的經濟效益,最終實現與卷煙營銷、物流配送等相關的費用、效率、服務類指標同比改善。
形成標準化管理定流程。
豐田精益生產中最重要的一項管理工具就是價值流程圖,其目的是為了辨識和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生產過剩、等待浪費、運輸、不當流程、不必要的庫存(超出的庫存)、不必要的行動、次品七種豐田生產系統中認定的常見浪費。精益生產管理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創造價值并縮短時間。因此,在改善活動中應以此來指導企業的日常經營,把時間短、損耗小,下次時間更短、損耗更小作為持續的管理目標。
實踐工作中,一是優化流程。要以ISO9000質量體系標準為基礎,組織各職能部門系統梳理本部門范圍內的工作流程。運用價值流程圖等精益工具進行系統分析,找出企業存在的浪費活動,剔除流程冗余的非增值步驟,消除不必要的環節和程序,確保流程的最佳優化組合。逐步打破職能部門間的管理界限,實現企業管理流程的無中斷、無迂回、無等待、無返工,全力保障工作流的“順暢、簡潔、高效”。二是提取價值增值點。在流程關鍵節點處引入績效考核和標準化管理,逐步實現對崗位員工全過程、全方位監管,促使精益管理直接指向價值增值。三是形成作業標準。以流程優化和再造為主線,以質量體系程序文件為依托,建立一整套包含體系文件、規章制度、工作規范等在內的一整套標準化文件。使之成為企業管理的唯一指導性文件,形成“管理體系規劃流程、標準體系節點支撐”的管理機制。
整合創新管理定方法。
理論上,精益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有很多,如5S、TPM、看板管理等。而工作中,筆者認為,不論是采取什么樣的管理工具或方法,其目的都是為精益管理服務。而合理科學地運用現有比較成熟的管理經驗,能夠更加有利于企業管理成果的轉化。因此,在實踐中,采取分層實施,既關注影響企業發展方向的科技創新項目,也不放過員工身邊的小改小革。
一是抓科技創新促精益。從全局層面攻關企業發展重點項目,制定并實施科技創新五年規劃中,確定五年內市局(公司)重大科技創新項目。重點圍繞卷煙營銷、現代物流、專賣管理、內部監督等核心業務開展科技創新,整合各方面資源和優勢,集中解決共同查找阻礙工作發展的難點問題。二是抓QC活動促精益。從部門層面為企業發展降本增效,組織協調各部門開展QC小組課題研究。針對優化資源、降低成本、控制費用、提高效率等課題,努力挖掘企業經營各個環節的提質降耗潛力,切實解決企業管理中的實際問題。三是抓合理化建議促精益。從員工層面為企業管理獻計獻策,組織廣大干部員工開展精益管理意見征集活動,圍繞群眾性創新、QC小組項目、管理成本效率等內容。全力支持小改小革、技術創新,深入挖掘企業員工身邊的“精益”,引導員工在工作中挖掘潛力、釋放能量。
培養隊伍定人才。
精益絕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運動”,而是一次沒有終點的“長征”。而延續這種熱情的前進動力的關鍵絕不是簡單的方法和工具的實施,而是人員的培養,是包括觀念、技能、組織在內的綜合成長。人是精益變革中的核心,也是變革持續成功的保證。豐田公司過去也強調“造車之前先造人”。無論是看板、標準化工作,還是5S,這些工具的作用都是幫助工作團隊建立一個標準,使得偏離標準的狀況能夠很容易被發現。
工作團隊必須培養解決問題的技能。如果這些工具不能改變做工作的人對自己工作流程的思考方式,那么他們就是失敗的。如果領導者不了解如何運用這些工具,來激發大家的創造力和內在動力,他們也就不能算是好的領導者。因此,企業的上上策是領導層親自參與培養一批管理人才,分配橫向管理的職位,改進顧客的滿意度。頻繁地與被培養的對象溝通,并檢查改善的績效,按照PDCA的科學方法學習與檢討,務求持續改善。
凝煉人本文化定態度。
一個好的企業必然有一個強凝聚力的企業文化伴隨企業的發展和壯大。精益文化是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中所形成的一種共同價值追求。
一是企業精益文化絕不能生搬硬套。而要逐步細化企業精神和行為規范,切實將行業精益文化內化為職工的道德準則、固化為職工的行為準則、外化為職工的言談舉止。使職工在沒有監督和約束的情況下仍能夠按照企業文化的要求工作,引導全體干部職工堅持“潛心做事、低調做人”的信條,嚴格規范行為,加強責任心,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本職工作。
二是企業精益文化需逐步完善。精益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但不具有絕對穩定性,隨著精益的逐步推廣,企業形態的逐步變化,新的營銷理念、營銷方式的出現,市場環境、社會環境的變化,企業精益文化的內容及表現形式也應逐步調整、豐富、完善。煙草商業企業要實現基業長青,就要保持追求核心目標的恒心和毅力并具有超前的眼光。時刻具有危機意識,確保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達到“零缺陷”、杜絕一切浪費,徹底降底成本,不斷追求卓越,努力做好精益終端建設,服務好廣大零售客戶。
煙草行業精益管理工作剛剛起步,許多方面仍然處在探索之中。同時,推進精益管理也是一個不斷改進完善的過程。筆者認為,煙草行業在精益管理的道路上,也要經歷三個階段的歷練。第一階段,“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短期而言,看到工作效率是否得以提升,表現為流程是否優化,程序是否精簡,浪費是否減少。第二階段,“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看到是否實現了過程增值和素質提升,表現為客戶滿意度、干部職工素質、企業管理手段方法是否有所提升;第三階段,“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最終,長期而言,要看經濟效益是否取得增長,表現為收入、稅利是否增長,成本、費用是否降低。只有經受住三個階段的歷練和考驗,并且還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和信心,才能結出精益管理碩果。
參考文獻:
[1] 2015年煙草行業商業企業精益管理暨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培訓班交流材料
[2]《金礦精益管理者的成長》
[3]《精益思想》
[4]《S市煙草專賣局XX年度X月度精益管理工作通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