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同時也是一項十分復雜性的工作。筆者認為,在促進安全的良性循環中,要著力運用有思維的預見性、共需的針對性、治理的制度性、鮮明的嚴肅性,將“四性”的有力特點與安全思維管理有機地結合,讓“四性”共有的特點灌輸于員工思維,不斷提高有效地防控能力,形成“四性促安”的安全管理新模式,提升安全管控水平,對此筆者談一點看法。
預見性的思維管理
何謂預見性?預見性是指一個人對事物發展的預判和前瞻。作為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有新思維對事物未來走向的認知與把握,也就是提前對可能存在、發生的不安全因素,快速做出相應的選擇和防范,以抓當前、想長遠作為安全的管控目的。在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有對判斷的新思維,有明確的思路,讓預見性成為管理工作的思維決策條件。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預見性意味著要有主動性,著力于超前的判斷眼光。筆者則認為,“預”是思維處置能力與防備的有效手段,凡事從壞處準備,增強主動防御的能力,做好預防,掌握主動權,形成對安全風險管控的閉環,努力爭取最好的防備與結果,而不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應對處置方法。“見”是做出的判斷,洞察事物變化征兆,分析事物變化規律。我們都知道,事故的發生,具有偶然性和突發性,要盡量在量變到質變前,通過預防的關口前移、研究判斷風險的大小,將各類安全風險源、隱患點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使不安全的因素,在采取強化過程控制、采取有效的防控中。確保問題的解決,決不能無思維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對此在追求本質安全上,一定不可瞻前顧后,而是需要有勇于發現問題和善于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辛勤的耕耘,實現風險的有效預防和控制。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12字安全生產方針,是安全生產方針的核心和具體體現,也是實施安全生產的根本途徑,因此就必須要將“預防”予以統籌考慮,經常性地對危險進行識別、分析和判斷,力爭在“事先防控”上,跨越一步,把“預防”作為改善的前提、防范于未然的先決條件。工廠僅剩“年紀最大”的房屋,2014年明確屬于危房,為及時消除隱患,工廠迅速做出進行強拆的決定,如果危房的拆出拖延到2015年的強降雨季節,究竟會發生什么眾人不得而知,也正是由于工廠的預判危房很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斷然采取了有效措施,化險危房問題。所以,預見性不僅僅能增強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更是防范風險的“殺手锏”。
針對性的教育共需
安全管理的關鍵在落實,核心在教育。說起安全教育,恐怕沒有哪個企業不重視,特別是近幾年頻頻發生的安全事故,牽引出安全責任追究制、安全責任追究倒查制,無不為履職戴上了“緊箍咒”,安全教育擰緊“安全閥”。筆者認為,安全教育針對性不是一個單一的個體,而是企業與員工的共需,安全教育只有與企業實際相結合,有針對性地在教育上具體對待,才能夠實打實地起到預期效果,千萬不要等到發生或出現問題,再來“找書”、“翻書”、“看書”,甚至等到“最無情的驗收員”來后,才知道了解得少之甚少。
安全教育是企業與員工的共需。作為煙草企業首先要把準安全的防范“脈搏”,要根據防范作業屬性、特點、本崗位的工作要點來深化安全教育,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特別是要對指揮者、直接管理者,更要加大對屬性的科學性、技術性的培訓教育,不然發生了問題,對作業屬性不了解,就容易造成“指鹿為馬”瞎指揮,造成二次重大人員的傷亡。對于員工而言,也不能簡單說教,那樣會讓人感到枯燥無味,如果能在安全教育上滲透一些趣味性的藝術成分,增強一些說服力和感染力,員工就會樂意接受,更容易消化,常記在心。
記得工廠有一年在開展安全演講比賽,演講者用感動的演講征服臺下的觀眾,贏得了安全為什么如此重要的效果而感染人,因此,開展針對性的安全教育,也要受教育者從心里真正得到振動。所以筆者建議,除在教育培訓上“換換口味”適應大眾,更要在管理規定上加與明晰,甚至把“規定”關在規章制度的籠子里,對違反安全管理規定的,對照規章制度,檢查反省自身違章行為,并張貼在“員工作業曝光臺”,引以為戒,舉一反三,喚起立竿見影的安全教育作用。同時要把重點解決安全問題,引入教育機制,通過不同特點、不同的方式方法進行不同的教育形式,多管齊下,努力尋求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以適應新的要求,讓安全在每一個人的心中產生共鳴的認知。
制度性的法在必行
完善制度適應新形勢下的新需求。一個制度需要不斷地完善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發展的需要,有些制度是原有的,對當今而言,已不能適應新要求,特別是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新的問題不斷凸現,這就需要建立嚴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體系和規章制度,確保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不能因為在某一件事情,固執按原有的執行,甚至在處置上隨意地變相、變通,引發“下不為例”的不作為,造成束之高閣、當作擺設,滋潤違規者生根發芽的“土壤”,這些就會降低原則上執行的剛性,使制度在人人平等面前成為一句空話、一句套話、一句公信的客話。因此,緊扎嚴格執行制度的籠子,把制度關在籠子里,“令在必信,法在必行”,才能實現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理,杜絕有張有弛的管理,在實施強有力的措施上發出最強音。
依法治安,法在必行。依法治安不能局限于預防事故,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和做法。依法治安,就是要把安全生產的各個方面納入法制化軌道,它不僅是貫徹落實依法治安的基本要求,也是依法執政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因此,牢牢牽住依法治安這個“牛鼻子”, 依靠各自的主體責任,從提升教育培訓力度上去增強法制意識思維,以“嚴”的手段來進行治理,自然形成自覺學法、用法、遵紀守法的良好氛圍,使依法辦事,遵章守紀而刻苦銘心。同時要落實好安全監管責任,推進安全規章制度的落實,使每一項管理制度、執行的手段在依法依規的基礎上,將依法治企貫穿到每一個環節,增強安全生產工作主動性有效性,讓依法治企收到明顯的效果。
嚴肅性的責任追究
嚴肅責任追究不能口上說而在“追”。近年來,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重特大突發事件,自然災害事故時有發生,給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傷害和損失,尤其是一些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中暴露出來的違法、違紀行為,嚴重干擾了安全生產工作的落實,如何體現法律的嚴肅性,必須要有嚴格的責任追究和責任倒查。筆者認為,這既是對執行者的告誡,也是對責任者履職的要求,因此,安全責任重于泰山,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一句實話,時刻警醒每一名管理者,如果履職履責不到位都會付出應有的代價,所有,從履職履責角度來講,應給管理者以更大的深思。
有責必履,失責必問。讓有責必履深入人心,失責必問層層傳壓,共擰緊問責發條來層層傳導壓力,級級落實責任,是做好安全工作著力點。筆者認為,作為煙草行業,安全是第一位的,任何大小問題都容不得忽視,無論是作業行為、防范行為、監管行為,都應該有置疑思維,緊緊依靠嚴肅的科學方法,準確實施執法手段和掌握適用的法律法規知識,以嚴肅認真地工作態度,把小問題作為大問題來處理,對事不對人,不然,問題出現了,責任歸誰?我想只有問責知道。
促進企業穩定安全
促進企業穩定安全,“法”不可缺。企業的管理制度是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運行的必不可少的規則,任何一個企業都必須有基本的管理架構和管理制度,任何違反法律和企業制度的行為都應該受到應有的制裁和處理。企業只有“從嚴治企”、“依法治企”,讓其不斷的延伸;讓“法”覆蓋于生產經營,“嚴”才能發揮應有作用。如果執行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執行或者打折扣的執行,這樣就沒有達到“法”的目的和效果,“法”就失去了嚴肅性,因此,“從嚴治企”,“法”不可缺是確保安全的根本。
促進企業安全穩定,規范治企。“依法治企”、“從嚴治企”,更要引領“規范治企”,這是細化制度、約束員工行為的準則,是追求的根本目標。以“依法治企”為前提,將“規范治企”的意識和習慣滲透到每一名員工的言行舉止、滲透到工作的各個環節,不斷規范和提高,牽住“規范治企”這個牛鼻子,樹立規范治企的管理理念,執行依法治企的管理措施,嚴格從嚴治企各種管控制度,堅決貫徹執行好,企業才能不斷走向本質安全,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因此,規范治企是確保安全的先決條件。
只有把預見性的思維管理;針對性的教育共需;制度性的法在必行;嚴肅性的責任追究,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去,才能促進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推進企業的安全穩定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