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14年,隨著公司轉型升級調整的加速推進、一些管理硬骨頭漸次橫亙在眼前,要真正改革,沖破管理升級的瓶頸,加快擺脫拐點的掣肘,就必須直面這些管理工作上的難點,“平衡”再也不能成為借口。一方面,公司繼續加大對管理問題的暴露和處置,對這些問題進行及時跟蹤檢查和評估整改;另一方面,更加注重把提高管理質量放到重要位置,通過“卓越績效”、“精益管理”兩駕馬車的雙輪驅動,輔之一系列配套管理工具,同時增加各部門和分廠的自由調整權,清理甄別管理活動與效益結果間的輸入輸出過程等措施,催生釋放出了巨大管理價值,保障了公司的平穩增長。筆者通過整理相關資料,特作紀實如下,以期與同行間共同探討。
總體管理思路
按照“抓重點、重落實、求突破”的總要求,繼續以績效管理為統領,以八大專項工作為重點(即綜合管理標準化體系建設、質量攻堅年活動、對標創優、樣板車間、優秀班組創建達標、環境管理體系建設、卓越績效管理對接),導入精益管理理念和方法,通過加強目標管理、崗位培訓、過程控制的監測評審、全員全過程的持續改進與創新,將精益管理“三精一最大化”即精細、精準、精確、價值最大化和“消除一切耗費資源而不創造價值的浪費”的思想理念,以及卓越績效管理不斷提升企業整體經營管理質量和成熟度的目標要求落實到生產制造、物流管理、設備管理、工藝技術等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的每一個過程和環節,實現在安全、質量、消耗、效率等關鍵領域主要績效指標的改進和突破。
年度管理目標
倡導追求零浪費、零缺陷、零事故、零差錯、零故障、零延誤、零投訴的理念,將精益管理念和方法引入企業管理的各領域,通過3-4年的努力基本實現精益制造、精益物流和精益設備管理目標,進而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為此,公司在全面實現2014年方針目標(即績效目標)的基礎上,還特別提出2014年度精益管理的目標:1.成本費用明顯下降(工業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提升,生產成本占銷售收入比重下降);2.效率明顯提升(優化和改善流程,消除無價值流程,持續提升管理效率);3.質量明顯提高(一、二級站產品抽檢合格率達標);⒋庫存水平合理(年末存貨價值控制在目標范圍)。
主要管理過程
精益管理通俗的講就是以最少的投入,盡可能小的各類資源耗費來獲取最大的價值和經濟效益。其核心就是消除一切耗費了資源而不創造價值的浪費。為實現這一根本的核心本質要求,它提供了一系列的科學有效的方法,確保其管控的過程、環節,做到“三精一最大化”即“精細、精準、精確、價值最大化”。卓越績效管理則是從領導、戰略、顧客與市場、資源、過程管理、測量、分析與改進、經營績效結果七個方面提供企業科學管理的框架和模式,引導企業不斷展開系統的管理變革和改進,進而不斷提高企業管理的成熟度。由此可見,卓越績效管理主要是通過評價準則引導企業建立企業管理的整體框架,并依據其實際形成獨具特色的科學管理模式,采用“方法-展開-學習-整合”這一系統的方法論,不斷的實現系統的管理變革和改進,進而實現績效目標,以達到追求卓越的目的。而精益管理則是提供一套方法,在企業管理的各領域、過程、環節通過精細、精準、精確的控制,減少杜絕各類浪費,以期獲得最大的價值和經濟效益。兩者是相輔相承相互補充的關系,因此,公司在總體思路中提出了繼續實施“1+8”的卓越績效管理方案并以此為基礎架構,同時引入精益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進行深度融合,避免出現“兩張皮”的現象。其重點內容及措施如下:
(一)建立卓越績效管理自我評價的管理體系和工作系統,使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在分廠實現整體對接。
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的導入,最終需要落實到自我評價的管理體系和工作系統的建立,形成持續改進,追求卓越的長效機制。2014年由企管部牽頭,以一個分廠試點,然后再在三個分廠共同展開的方式,建立起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整體對接的自我評價管理體系和工作系統。
1、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整體對接的原則:必須做好“兩個結合”。一是要同分廠和公司各部門的工作實際相結合,尤其是要符合關鍵過程、關鍵要素、重點任務的需要,不能生搬硬套,本本主義;二是要同現有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管理方法、管理體系相結合,不能搞成兩張皮。
2、建立自我評價管理體系和工作系統的重點:一是各級部門認真識別出納入評價的關鍵過程和關鍵要素;二是依據《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及其指南,制定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自評作業指導書;三是建立自我組織管理及流程系統,以及自評師隊伍。
3、整體對接的成果。一是分廠要形成自評報告,識別工作中的優勢和不足,從而固化優勢,改進不足;二是企管部通過涪陵分廠的試評及三個分廠的展開,總結實踐經驗,對自評作業指導書、自評組織管理及流程系統進行完善修訂,形成正式的制度文件和工作系統。
(二)應用價值鏈分析法,識別確定核心流程,優化綜合管理標準化體系。
綜合管理標準化體系是卓越績效管理的重要基礎,是保障企業經營管理順暢運行的基本規范。它是以各類標準的形式,從制度的角度定義了該司整體管理的基本架構和管理模式,規定了其核心業務管理的流程和規范,以及各類流程運作的基本規則,經過幾年的努力截止目前為止,這一體系已基本建成。這一體系中蘊含的各類長效管理機制能否有效的發揮其作用,產生其管理效益,還需要貫徹落實具體去執行這些“標準”的實踐活動及其結果來加以檢驗,同時,這些“標準”所包含的機制、流程、規范、規則及要求是否適應該司發展變化的形勢,亦需要引入新的精益管理理念和方法去不斷地改進、優化,滿足卓越績效管理的基本要求,為此,今年在綜合管理標準化建設中特安排如下幾項重點工作:
1、運用價值流分析方法梳理、識別、確定其核心業務流程。價值流分析方法是精益管理的主要內容和方法之一,其主要作用和目的是通過梳理、識別、確定其核心業務流程,以消除耗費資源而不產生價值的管理流程、子過程和環節,從而優化管理流程,讓管理流程的輸出結果價值最大化。目前公司的綜合管理標準化體系是在以公司既定的組織結構和職能分配形成的“工作系統”為前提條件下而建立起來的,其體系的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一致性、可操作性等是否是最優,則必然要按照卓越績效管理評價準則去評價,也必然需要導入精益管理理念和方法,并與之深度融合去實現不斷的改進和優化,因此,全公司各級部門:一是必須認真學習掌握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和精益管理中價值流分析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技巧;二是以部門為單位,有效組織、應用價值流分析法,分析梳理識別并確定其職能范圍的核心業務流程;三是在識別、確定了核心業務流程的基礎上應用價值流分析法,對其進行分析識別、消除其流程不增值的子過程和環節,以達到改進和優化流程的目的;四是企業管理部牽頭組織,從標準化管理的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一致性、操作性、有效性等方面進行綜合平衡,處理好各流程的層次關系,左右前后順序的接口銜接等問題,以確保標準化體系的整體優化和改進。
2、編制并用好《過程監測控制表》這一創新工具,實現對核心業務流程的“精細、精準、精確”控制,確保過程結果價值最大化。針對識別確定的核心流程并在優化過程中,各分廠、公司部門要以滿足產品質量和工作質量要求為核心,運用系統的管理方法和過程分析方法,剖析現狀,認真梳理編制對應的《過程監測控制表》,且滿足以幾個方面的監測控制要求:一是明確需要加以監測及控制的主要環節;二是明確監測、控制的主要環節需要設置哪些監測、控制的內容要求、參數、指標。三是明確什么時間由誰來進行監測、控制;四是部門負責人應定期對上述監測、控制及其結果進行監督檢查;五是根據監督檢查及其結果,組織部門員工進行有效性評價,并決定對其流程是否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和優化。按照上述步驟的不斷循環總結,積累管理經驗與教訓,并在標準的編制,修改過程中加以固化。
3、協調各方關系,指導優化工作。企管部作為體系工作的牽頭部門,必須協調各級部門的相互關系,針對部門梳理的要點進行綜合評估,并對流程符合性、流程間協調一致性、流程符合實際的可操作性、流程的層次結構配套關聯性等幾個方面嚴格把關,指導各部門、分廠順利完成今年標準化體系重點流程的優化工作。
(三)以績效業績目標指標體系為引導,逐步建立企業 “三精”的內控指標體系。
從管理的普遍原理來講,一個企業的方針目標是企業戰略規劃在某一時段分解展開的結果,是規劃具體化的行動計劃,是企業經營管理的行動指南,它起著積極的引導、激勵和約束作用。而推行卓越績效管理,就是將所追求的經營績效結果,以方針目標的形式引導全體員工,激勵、約束全體員工朝著正確的方向和目標,奮發拼搏,共同努力去實現經營管理的預期績效結果。而為達到這一目的,必然要求在認識上、觀念上正確處理好方針目標指標體系、績效業績指標體系、企業內控指標體系三者的相互關系:
1、建立完善的績效業績目標。目標管理煙草行業已推行了多年,卓越績效管理也在該司推行三年,但在卓越績效管理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的績效業績目標指標體系的認識上還非常膚淺,還有誤區,有的甚至把與推行目標管理建立一套方針目標指標體系對立起來,搞成了“兩張皮”。為此,必須提高認識更新觀念,消除認識實踐上的誤區,將方針目標指標體系與績效業績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