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吸煙有害健康是一個大眾一直關注和討論的話題;國家控煙不斷加大力度,步步緊逼,《新煙草法》的順利實施更是把公共場所、以及學校、醫院等特殊機構全方位的納入控煙范圍。這些舉措深受群眾稱贊和擁護,因為這些政策的實施,不僅會讓公共場所的空氣更清新,同時也讓大家免受二手煙的危害。
政策一直就是這樣的給力,只不過這次的法規修改之后,影響面更大而已,為什么宣傳了多年的控煙,仍然是停留在墻上的“擺設”?大家一定會納悶的責問自己,“難道這就是一個永遠無解的方程題嗎?”作為一位既是經營戶,又是消費者的我來說,這的確是一道難題,但我們必須突破既定的常規思路,才能達到控煙的最終勝利和目的。“您已經進入公共區域,請熄滅您手中的煙霧彈”、“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等等提示比比皆是,可仍然無法阻擋個別“敢于拼搏”人士的煙霧繚繞。他們為何肆無忌憚的挑戰法律法規的限制?究其根源無非一個原因:心理作怪。就是這一個怪字,讓禁煙、限煙變成一句空談。
外接濾嘴都只是個“安慰劑”,破解學校控煙難題
解鈴還須系鈴人!我認為控煙還是要從認識煙草的危害、科學的引導、以及氛圍的營造等方面入手,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還原空氣清新的眾望所歸。一次身為校長的一位親戚向我吐槽:“學校控煙應該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因為處于發育階段的孩子們,自我控制能力差,非常容易品吸上癮;加之疾病免疫能力低,容易引起各種疾病的發生。可一些家長卻認為校方小題大做:‘只要是正常的購買,不偷不搶,怎么不能品吸?這就好比和尚不能成家,可現代的和尚你能限制他們的婚姻自由?’聽到這些不負責任的歪理,我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是不是真的出現了問題。”聽到這里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看到的一篇科普短文,于是拿出來讓親戚仔細閱讀。
文章是這樣描述的:抽煙有害健康。在肺癌的致病因素中,吸煙是已被證實的最重要的一點。香煙濾嘴或外接濾嘴都只是個“安慰劑”,無法降低煙民肺癌發病率,反而讓煙民吸得比較深。作為處于學習知識階段的學生,我相信他們見了這種來自醫療一線的真實報道,絕對會對自己的品吸卷煙行為作出反思和調整,“我們究竟是要享受?還是要健康?”
這種迂回的宣傳遠比“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硬性規定效果好得多,用現在比較流行的關鍵詞“任性”來形容吸煙人的心理最為確切:越是禁止的,越是想嘗試一下反對的后果;越是控制的,越是想逾越一下控制的紅線。經過如此宣傳之后的結果很快就證實了理論的正確性:令學校頭痛的禁煙令順利的達到了預期目標,完成了既定的控煙任務。曾經“狼煙四起”的校園,如今再也沒有了卷煙的蹤跡。
患上肺癌的高風險成為教材,老煙民也會聞風喪膽
首戰告捷讓我發覺了控煙的捷徑和技巧,也堅定了控煙不是講故事的真理。當我與一位咳嗽不斷的老熟人偶遇時,他不停地牢騷,“想戒煙,可意志不堅強,何況現在辦公室都禁煙,煙癮大對于我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折磨。”“那你是不知道品吸卷煙的傷害,否則,你一定會毫無怨言的響應國家的控煙政策!”我翻出摘錄醫生的一段總結:“煙民判斷自己是否進入患上肺癌的高危人群,可以簡單的自測:若每天抽煙的支數乘以煙齡的結果大于400,那么患上肺癌的潛在風險就要比常人要高出兩到三倍。”
雖說這只是理論上的研究和評說,不一定是絕對的必然結果,但因為卷煙而導致的疾病增加的病例是不爭的事實。“那我每天抽煙一包半(30支),根據計算公式我20年的煙齡,已經進入患上肺癌的高風險人群了。不算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是該戒煙了,面對如今這么優越的社會福祉,我不想過早的就成為墻上的照片!”后來聽街坊說,這位老熟人痛下決心,終于戒煙成功。
電子煙或許成為控煙過度的產物
控煙對于煙齡較長,煙癮較大的煙民來說,的確不是一件能夠立竿見影的事情。于是電子煙就成了新時代的新寵兒,盡管它的問世頗受爭議,但對于煙民們目前來說是不錯的選擇。讓我們利用嘗鮮者的話語來了解電子煙的魅力吧:
山東祝有愛:我是第一次接觸電子煙,個人認為電子煙肯定有發展空間。因為電子煙方便,現在是文明吸煙,它更加符合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現實,讓我們生存的空間更清新!
山東孔祥秋:雖說電子煙的吸味獨特,可減少危害,更酷更潮流,必定會獲得一部分人的青睞。但高昂的價格必然會阻擋一部分消費者的熱情,因此斷言電子煙是煙草行業的一個拐點,為時尚早,至少這幾年還不能對常規卷煙形成沖擊。
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品吸欲望,但我們必須遵守法律法規的限制,因此電子煙就成為我們過渡時期的最佳選擇。因為它既具備品吸卷煙特有的心理滿足,又擁有衛生、健康的特殊保證。
【總結】硬性國策不能作為控煙推廣的唯一手段,因為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的加大控煙的阻力,影響控煙政策的有序推進。我們必須利用活生生的案例,才能讓品吸者真正了解卷煙,尋找適合自己突圍的方向和路徑。每個人的體質,以及適應能力各不相同,但最終會被隱形的危害所擊倒,所以說控煙勢在必行,我們責無旁貸,只有這樣才能讓控煙得到真正的落實,造福于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