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節日,是一種傳統的民間文化。每逢節日,也是商品銷售的黃金時期,特別是我國傳統的新春佳節,社會購買力空前高漲,也給卷煙銷售帶來了難得的契機。那么,針對節前旺季的銷售特點,卷煙營銷如何迎難而上,搶抓機遇,提升營銷服務實效呢?筆者認為,要抓好抓實以下幾項工作,把節前的市場做大。
一、緊盯節前銷售,做好貨源精準投放
做好節前銷售,貨源的精準投放是關鍵。別看節前銷售空前高漲,但也不是每一個品規、每一個營銷政策都能夠符合市場的運行實際,這需要營銷層面在緊緊盯著市場的同時,認真研究市場走勢,適時根據市場需求調整政策方針,達到政策和市場相互融洽的目的。
做好節前銷售,還要克服一個“難”字,即知難而進不言難,迎難而上不畏難,敢于攻堅勇克難。要做好節前市場,就要全體營銷人員堅定知難而進的信心,找準節日銷售的路徑,增強攻堅克難的銳氣,就一定能夠妥善處理好節前營銷與需求的矛盾,達到市場和諧運轉,客戶滿意度提升,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跨越發展。
一是促銷量。銷售是做好節前市場的“生命線”,銷售不給力,其他一切美好的景愿都是空談。因此,抓好節前的銷售機遇,最大化地滿足市場需求,投放市場需要的品牌,是實現卷煙上量的基礎。促銷上量要抓好三個環節:一是調研環節。要抓好節前的市場調研工作,尤其是身處基層一線的客戶經理,要做到邊服務、邊調研,以便讓節前的各項政策都能夠得民心、順民意;二是信息環節。要做好市場信息的收集,發現有效信息要及時反饋,以便管理層做好營銷措施的調整,達到既能滿足市場需求,又能做到資源配置合理,不會造成市場、企業不良庫存存在的現象;三是處理環節。也就是客戶經理要有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做到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夠搶抓節日市場稍縱即逝的商機,為零售客戶和消費者提供周到的服務,把市場做大。
二是挖潛力。商機即是機遇,是做好、做大節前市場的關鍵。有的人會講,反正市場在那里,消費者都要消費,花那些力氣干什么?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打個比方吧,某天下大雪,某消費者正好家里的卷煙抽完了,看著漫天的大雪,也懶得去買,忍忍半天也就過去了,本來該消費者半天能抽十支煙,“忍”一下,半天就省下十支煙來,而煙草公司或零售客戶就會少賣這么多的卷煙,而如果零售客戶把這卷煙送上門去,顧客就能實現多消費。
這個道理說明,市場還是存在著潛力的,特別是旺季市場,就要看客戶經理如何能夠尋求市場的消費熱點、盲點,然后把這個盲點給找到、找準,“對癥下藥”,最終會把節日的市場給做大,取得令人滿意的銷售業績。挖掘節前的消費潛力,客戶經理要敢于動腦(動腦思考)、動嘴(動嘴了解信息)、動腿(走訪到位,不漏客戶)。
三是抓銜接。抓好各個環節的銜接工作,是提升節前營銷服務實效的關鍵。首先,要抓好貨源銜接,不能出現零售客戶已經訂完貨,該款卷煙卻沒有庫存的現象,要和物流中心勤溝通,在貨源充沛的基礎上讓客戶訂貨無憂;其次,要搞好內部人員的銜接。除了營銷層面的上上下下要搞好溝通協調外,還要搞好和配送人員、市場管理人員的協調,打造無縫服務鏈;另外,還要搞好市場需求和投放品規的協調,這也是實施節前貨源精準投放的關鍵所在。要做到市場需求什么,煙草公司就投放什么;零售客戶不需要什么,煙草公司就要停止投放;還要做到社會庫存量過大時,要做好宏觀調控,不能一味為了上量而“揠苗助長”。
二、抓實高檔卷煙,優化貨源投放結構
節前旺季,卷煙銷售量大、消費結構高是其最大的特點。因此,客戶經理要針對節日的市場需求,合理地調配卷煙結構,要立足高端、緊抓中端、不放低端,優化提升卷煙銷售結構,最大限度地把節前的市場給做好。
一是組織好強勢品牌的貨源。強勢品牌永遠是市場的“香餑餑”,特別是在節前市場,禮品煙的銷售會出現空前的高漲,以“中華”等強勢品牌為代表的高端品牌會呈現旺銷勢頭。此時,如果貨源組織不當,不僅不會滿足市場需求,引起客戶不滿,還會造成市場混亂的現象。因此,要想在節前旺季提升營銷服務實效,就必須準備充足的高檔優勢品牌來滿足市場,當然,卷煙亦有一定的計劃性,不可能任何一個品牌都能夠滿足供應。那么,煙草公司在這種特殊時期,要在做好計劃調撥的同時,合理地分配好強勢品牌的市場供應。在貨源投放上,要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不能暗箱操作。許多時候,零售客戶滿意度不高,對行業有怨言,不是他們對卷煙投放政策不滿意,而是看到在貨源分配上有一定的區分,有關系的人可以多拿一些,沒關系的人少一些甚至是沒有。這種現象一定要杜絕,特別是在節前市場需求量大的時候,強勢品牌的分配政策,一定要吃得住零售客戶的監督,要一視同仁,不能兩眼看待。
緊俏品牌的高檔卷煙相對集中,銷售高峰基本上是處于春節前,這時候也是請客送禮的高峰期,煙草行業基層的客戶經理一定要勤檢查零售客戶的庫存情況,及時提醒零售客戶補缺。
二是調配好順銷品牌的貨源。順銷品牌的高檔卷煙在市場上同樣有著一定的認可度,許多順銷品牌之所以沒有成為緊俏貨,大多數是落地時間較遲造成的結果。現在順銷品牌的許多高檔煙,大多是優勢品牌向高結構延伸的結果,如黃山(天都)、泰山(拂光)、白沙(和天下)等,這些品牌的卷煙基本上在市場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為消費者耳熟能詳。所以,這類品牌的高端品系也有著一定的消費潛力,這類品牌在節前供應時一定要調配好。不能眼光只盯著強勢高檔品牌,而忽視了順銷品牌的高檔煙市場。
要提高順銷品牌的銷售業績,筆者認為,要順市而為,不能進行攤派和搭售。搭售是有百害而無一益的,卷煙搭售雖然在短時間內能夠看到銷售數據的直線上升,但那只是市場假象,零售客戶一旦發現家中庫存太大,他們就會想方設法把庫存消化掉,這時候,打折、降價現象就會頻發,而高檔煙降價,有時不是三塊五塊就能解決的,幾十元、上百元的都不稀奇。這樣,雖然身處旺季,但是有可能把品牌“做”死的危險。順銷品牌最好要順應市場需求,采取“順應市場”的辦法,尊重市場選擇,不去人為拔高,這樣才能把高檔煙的市場做好,讓順銷品牌做到水到渠成。
三是布置好培育品牌的貨源。節前旺季,是卷煙銷售的大好時機,也是品牌培育的最佳契機,對于這個一年中都難得的銷售機遇,一定要做好培育品牌的上柜與面市工作。有的人認為,節前銷售高峰,零售客戶都很忙,很難有時間和精力來推介培育品牌。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最起碼不切合實際,節前銷售量大,消費者的選擇面也很廣,特別是一些年青人,他們善于標新立異,會尋著這些新品牌來購買,就是你不花時間和精力去推介,市場照樣能夠順勢銷售。
要做好節前的品牌培育,要避免三個誤區:首先,不能搭配。不要用強勢品牌搭配順銷品牌的做法,這樣會害了兩個品牌;其次,不能單純求量。有的客戶經理會對零售客戶壓擔子,下任務,單純地為了跑量,結果,數字上去了,培育計劃也完成了,但是,品牌卻死掉了,得不償失;另外,要選點上柜。雖然處于節前旺季,但是,并非任何一個零售客戶能夠銷售任何一個品牌的卷煙。有一些經營能力較弱,消費者的消費思想還相對保守的地方,既使在節前旺銷期間,也不適合培育一些高檔的新品牌卷煙。要想把高檔品牌培育好,其前提就是要選好點。要選擇一些市口好、人流量大、經營能力較強的零售店鋪來鋪貨,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關注市場動態,采集客戶需求信息
市場需求永遠存在,有的人有心做事,恰如其分地滿足了市場需求,不僅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也給自己帶來了豐厚的收益。怎么樣才能滿足市場需求呢?這就需要營銷人員做個有心人,關注市場的運行動態,收集到有效的市場信息,然后,開展針對性的營銷活動,才能做好節前旺季市場,提升營銷服務的針對性。
節前旺季,要想提升營銷服務實效,營銷人員就要做到“三個關注”:
一是關注社會庫存。社會庫存情況是市場走勢的“晴雨表”。社會庫存增加有三種情況:其一是卷煙投放量過大,營銷政策或多或少有一些缺陷,不可能一下子就會適應市場。那么,如何避免和彌補缺陷呢?這就需要客戶經理時刻關注市場情況,關注營銷政策是否和市場需求相匹配。如果是某品規的卷煙投放量過大造成的市場積壓,要趕快減少或者停止投放,給市場一個消化的空間,等到社會庫存趨于合理了,然后再做好二次投放的準備,當然,無論投放還是不投放,客戶經理都要密切關注市場,以便及時進行措施的調整。其二是社會需求下滑。旺季雖然社會需求量大增,但是,因為外來客觀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導致某品規甚至是整個市場的銷售都會呈現下滑的趨勢。比如雪災、連天的凍雨,人員外出較難,這時零售客戶的銷售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在這種時候,如果還是一味地向零售客戶手中壓銷量,勢必會導致“消化不良”的現象,不利于市場的良性循環和運行。其三是品牌不適合在某區域市場投放,消費者不認可。這種現象有沒有,當然有了。雖然節前處于銷售旺季,但是,因為某個品牌的吸味不適合本地消費者的吸食需求,也會造成有量無市的現象。發現這種現象的,要立即停放,更換其他品牌來滿足市場。
二是關注價格走勢。價格是一根最為敏感的神經,和零售終端的切身利益有著很大的關系。特別是在銷售旺季,價格決定著客戶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