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隨著全國煙草專賣打假工作的不斷深入,市面上常見的假煙品種和鑒別方法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知和掌握,卷煙假冒現象大有“銷聲匿跡”之勢。但是,一些隨之而來的新型的自創假冒卷煙又漸漸“浮出水面”。作為專賣人員應對此引起重視,深挖其案件背后深藏的線索,對涉假卷煙的不法行為重拳出擊,維護卷煙市場正常銷售秩序。
市場上出現的自創假煙品牌之所以仍有銷售空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新奇”品名包裝吸引消費者
目前在市場上檢查發現的一些自創假冒卷煙品牌,如:“為人民服務(軍需特供)”等品牌“白殼內供”系列等。以上自創的假冒卷煙樣式均明顯區別于其他常見卷煙包裝,不僅市場上鮮有雷同,更有從未銷售過的卷煙“品牌”,致使一些消費者圖一時新奇而上當受騙。
二、“神秘”宣傳內容迷惑消費者
銷售自創假冒卷煙的售假者一般會把這些自創假煙冠以“特供煙”、“內部煙”、“試制煙”等特殊名號,并明確告知消費者該類卷煙包裝、口味“獨特”,與正常購買的卷煙品牌“絕不一樣”,甚至當專賣人員對上當受騙的消費者宣講其假煙特征時,消費者仍報以幻想,天真地認為就是內部所謂的“特供”卷煙才會有這個口味。
三、“暴利”銷售回報驅動售假者
由于這些自創的假冒品牌卷煙往往市場“鮮有”甚至“聞所未聞”,消費者缺少可對比價格的對象和依據,因此對其售價一般不太了解、聽之任之;另一方面,售假者假借“特供”之名仿制高檔品牌卷煙,以高出其進價數倍的價格進行銷售。其快速增長的銷售利潤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售假者大規模銷售自創假冒卷煙。
面對日益猖獗的自創假冒卷煙蔓延勢頭,我們應針對其供貨渠道和銷售途徑進行分析研究。筆者認為,應重點從以下三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要深挖現象背后情報線索,為打假破網做好準備。
通過綜合分析判斷,目前市場上出現的自創假冒品牌卷煙,其售假者的進貨渠道一般以網上進購為主,利用QQ、微信、微店、淘寶等電子商務銷售渠道進購卷煙,通過手機、互聯網進行交流,逐級代理,利用支付寶擔保交易進行銷售并利用現代物流快遞發貨支撐。更應引起重視的是,目前網絡上出現的“卷煙網絡銷售代理”這一新型的網絡卷煙交易方式,通過“寶塔式”的代理銷售網絡,逐級分層進行網絡假冒卷煙違法交易。這種經營模式不僅分散、隱蔽,且擴張速度驚人,對卷煙市場秩序破壞性極強。作為專賣人員應重視市場上出現的自創型假煙現象,聯合其他執法部門深挖案件信息情報,重拳搗毀其背后的假煙制、銷、運網絡。
二是要加強重點場所排查力度,有效凈化卷煙市場。
目前,自創品牌的假煙案件多發生在人員密集、流動性強的場所,如公共車站、廣場、娛樂場所、大、中學校區域。反之,居民小區、固定商鋪等區域則相對出現較少。其主要原因為,售假者利用人潮流動性的特點,通過鼓動說辭促使消費者出于好奇心理進行購買,而上當的消費者往往出于受騙上當價值不高,來回路途疏遠等緣故而忽視了對售假者的追訴;相對而言,居民社區附近的超市、食雜店中出售的卷煙多以社區居民常見的卷煙品牌為主,因此該區域內缺乏銷售自創假冒卷煙的空間。值得注意的是,外來人員較為集中的城中村和城郊結合部,由于該環境內的人員來自各個地域,所需的卷煙品牌也較雜亂,因此自創假冒卷煙出現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三是要加大宣傳曝光力度,增強消費者自我防范意識。
自創假煙品牌之所以容易使消費者上當受騙,除了消費者本身的獵奇炫耀心理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消費者對自創假冒卷煙不熟悉、不了解,無法區別自創假煙與正規卷煙之間的差異,容易被“特供煙”、“內部煙”的說法所迷惑。因此,作為煙草專賣執法人員,在加大相關案件查處力度的同時,更應通過各類信息平臺和宣傳媒體,讓大眾知曉類似自創假冒卷煙的伎倆和危害,不斷提高消費者的鑒別和防范意識。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