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在物流配送中心建設過程中,我們一直高標準、嚴要求,以打造‘科技物流、精益物流、人本物流、’為基礎,不斷探索管理與服務的新路子,取得了實效”江蘇省淮安市局(公司)局長(經理)李前效的一番話,道出了物流管理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而出的關鍵詞:敢拼、敢闖、敢干。
敢拼,面對困難不止步
“劉老板,現在還在田里忙呀,天都要黑了。”
“喲,老陳,你們怎么找到這里來了?”
“送貨到你家店里沒人,打手機又不接,這不,送完又彎了回來,經過打聽,才知道你在田里呢!”
“農村人下田干活,帶手機礙事,咱也把送煙的事兒給忘記了,真不好意思……”
這是送貨員陳廣亞和扁擔村零售客戶劉學永的對話。
進入10月份,正值農村搶收搶種的大忙季節。這時,許多農村的零售客戶在責任田里干農活,卷煙配送時,無人在店的現象非常普遍。農忙時期,也是卷煙銷售的高峰期,為了讓零售客戶能夠有煙賣、不斷貨,送貨員們想盡一切辦法把卷煙如數送到客戶手中。
提起為零售客戶提供特殊服務事例,送貨員陳廣亞如數家珍。這些例子,在他們看來好似平常不過,但里面卻飽含對客戶的魚水情深。
面對采訪,零售客戶劉學永豎起大拇指說,這一段時間銷售量高,送貨壓力大,路況又不好,送貨員也夠累的,但就是這樣,但他們卻絲毫沒有馬虎,處處為咱們著想,這樣的隊伍能打“硬仗”。
把方便留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這是配送團隊全員的共識。“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勇氣面對。”物流中心經理丁志剛經常對大家說,“挑戰困難不僅僅需要勇氣,還要有一顆敬業之心和對客戶的關愛之心。”
每逢卷煙銷售旺季,卷煙單日配送量都會創歷史新高。隨著卷煙配送量日益增加,人員、車輛都在超負荷運轉。困難,能否克服;服務,是否到位;客戶,是否滿意。這是擺在企業管理者面前的現實難題。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淮安煙草除了在全系統設立專職監控人員,隨時、隨地、隨機抽取送貨人員的在配送、服務、交接過程中的錄音、錄像,還抽調機關人員隨車配合送貨,這樣既能減輕送貨人員的工作壓力,又能提高服務質量,還能收集客戶反饋,一舉多得。
愛拼才能贏。面對困難,淮煙物流人選擇的是積極面對,想方設想化解難題,讓客戶輕松賣煙,快樂經營,奏響一曲批零共贏的和諧序曲。
敢闖,創新帶來趨動力
服務,是卷煙配送的靈魂。只有時時、事事、處處從零售客戶需求角度出發,讓他們體驗服務時的方便、及時、快捷,才能夠更好地傳遞煙草服務正面的聲音。
淮安市境內行政區域跨度大,卷煙配送戰線長,一旦遇到銷售高峰期,就會出現車輛積載與卷煙訂貨量過大的矛盾。以往,配送車輛一次性裝不完整條線路的卷煙,大多采取二次裝車送貨的辦法。一來一去,配送區域較遠的線路需要往返兩百多公里,費時、費力不說,有時還會招來客戶的不滿。
“小丁,怎么送貨車到我家,你們車上的煙卻沒有了,我家正等著煙賣呢,這可咋辦?”
“大娘,別著急,卷煙馬上就到,保證不耽誤你家賣煙。”
“馬上要到國慶長假了,好多人家辦喜事可就等著咱這次訂的煙呢。”
“已經提前聯系過了,車在前面路口等紅燈呢。”
9月25日,送貨車剛停到漣水縣高溝鎮零售客戶汪守蘭家門口時,看著空空的送貨車,汪大娘著急對送貨員丁中成說。
就在對話當口,又一輛裝滿卷煙的送貨車停到店門口。
原來,國慶長假前,卷煙銷售呈現一種“井噴”勢態,卷煙銷售量一下子達到了平時的兩三倍。面對配送裝載的難題,淮安市局(公司)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拿措施,他們采取“現場對接法”,科學地利用平時預留機動的配送車輛和人員,把一次沒有裝完的卷煙裝載到機動車輛上,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如數把卷煙送達配送線路進行現場交接。這樣,既能把“準點送貨”的服務承諾落到實處,又能節約車輛運行費用,使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創新,就是要敢于動腦筋,想辦法,真正為客戶著想。針對區域內零售客戶及配送作業的特點,淮安煙草引進了先進的電子簽收技術,與過去手寫紙質確認單據相比,數字化簽收系統采用身份信息識別、密碼輸入確認的簽收方式,不僅提升了配送效率和準確率,而且還進一步規范了配送流程。真正做到“與客戶共創成功”。
面對這項新技術,市區零售客戶王明高興地說:“我老漢扁擔長‘一’字認不得,以往每次簽字我都作難,現在拿著身份證一刷就行,‘刷卡’了卻了咱的‘心病’。”
敢干,永不滿足求卓越
全市系統“2013年知行同心服務品牌深化年”活動一等獎,全省商業系統卷煙物流技能大比武團體第一名、第二名,江蘇省用戶滿意服務班組……
面對一個又一個榮譽,淮煙物流人并沒有停下腳步觀望。每一次的成功,只能給他們的前進安裝上更大、更強的動力引擎。
近年來,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服務需求,企業的管理層經常性地深入市場一線搞調研,傾聽來自市場、自來零售終端的聲音,現場接待,現場辦公,現場解決問題,受到了廣大零售客戶的一致好評。
為了提升服務質量,他們除了定期進行崗位大練兵、技能大比武外,還在全體配送人員中開展“送去一支煙,樹起一面旗”活動,以活動來提升服務質量,營造爭先創優氛圍。
送貨員王磊是個從部隊退伍,通過招聘考試走上配送崗位的“新兵蛋子”。剛開始送貨時,總是板著臉沒有一絲笑意,很難和客戶溝通,來時送煙,送完就走。每次考核,零售客戶反映最大。每月底看到公告欄內自己的“客戶滿意度”一欄都是紅字時,小王暗暗鼓勁:咱是受過部隊大熔爐錘煉過的人,不能丟集體的臉。于是,他悄悄地對著鏡子練笑容,向身邊的老同志學習服務技巧,自己還買來營銷服務、溝通藝術方面的書籍自學。如今,王磊已經成為物流中心一名優秀的服務標兵。“都說部隊鍛煉人,物流配送崗位同樣鍛煉人。”這是王磊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送貨員戴宗華是個“老物流”,對卷煙配送、客戶服務的每一個環節都了如指掌,大家遇到無法解決的服務難題時,他總能主動指點迷津、手到病除,是物流中心有名的“救火隊長”。老戴經常和身邊的同事講,不管年齡多大,你都要學習,經驗是靠知識的積累,現代物流在不斷發展,我們要不斷用知識武裝自己,這樣才能跟上物流發展的步伐和節奏。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正因為這些優秀員工的引領,在整個物流中心形成了一股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無論分揀、駕駛、還是配送崗位員工,工作之余到訓練場上“比一把”,已經成為一股良好的風氣,也成為物流中心全員爭先創優、不斷進步的不竭動力。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