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福建煙草》報道 閩煙佳話,山高水長。狼行天下,永不止境。
“經歷了太多太多的風雨,歲月凝聚著驕傲的奇跡。追尋自由的夢想,享受自然的呼吸,心相通、力相聚明天會更壯麗,勇往直前,讓我們超越自己……”《勇往直前》,這首福建中煙之歌,福建中煙人幾乎都會哼唱。30年來,福建卷煙工業敢闖敢試、勇往直前、超越自己,如何將閩產卷煙品牌闖出名堂、拼出成績、后來居上?
開拓市場:從33萬箱到200萬箱
閩煙歷史悠久,曾有“煙魁”、“貢絲”的美譽,但這只代表過去。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煙草隨即迎來煙草專賣時期,1984年,福建煙草專賣局(公司)成立后,把工作重點放在煙葉和卷煙生產。此間,外煙重新進入中國市場,福建省內市場雖有“富健”、“乘風”、“石獅”、“沉香”、“廈門”、“武夷”、“古田”等眾多卷煙牌號,但難與洋煙抗衡,加上假煙乘虛而入,偷稅漏稅,擾亂了省內市場。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走私香煙日益猖獗,“萬寶路”、“555”以及假冒“紅塔山”、“中華”大肆占據了省內市場。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七匹狼”、“石獅”品牌艱難創牌,這才經受住洋煙、走私煙、假煙和非渠道卷煙的各種沖擊,才開創了福建卷煙工業發展的新局面,步入轉折發展。隨后幾年雖然“七匹狼”、“石獅”逐漸壯大起來,但在2003年福建煙草工商分設時,在全國卷煙工業企業中,無論生產規模還是經濟效益,閩煙品牌占據的市場仍然弱不堪言。
“通過對品牌的整合,從根本上改變了省內卷煙工業規模小、品牌競爭力不強的現狀”。時任福建中煙總經理盧金來表示,列入國家局“百牌號”目錄的“七匹狼”作為閩煙工業發展的重點,閩產卷煙品牌必須走出“省門”、走向全國市場,才有出路,才有活路。這聲音激蕩在每一個福建中煙人的心坎。而此時,全國各地的卷煙品牌也開始爭先恐后地涌入福建市場,靠什么穩固省內市場同樣成為福建中煙既有近憂更有遠慮的難題。
正視現實,省外市場基礎較薄弱,省內市場拓展空間有限,發展的空間發生了變化,一如褪去襁褓的嬰兒,又像離開溫室的花朵,相對弱小、需要細心呵護的“七匹狼”、“石獅”等品牌就在這樣的境況下被推向全國市場,激戰正酣,龍巖、廈門兩家卷煙廠依然是獨立的法人單位,內部還存在無序競爭,打出去的是無力的拳頭,這無疑壓力巨大,成為擺在福建煙工業發展面前的最大考驗和嚴峻挑戰。
2005年以來,“七匹狼”品牌銷量連續十年實現高速增長。2008年,“七匹狼”市場規模從2003年的13.4萬箱增長突破100萬箱。目前,“七匹狼”品牌省內銷量比重由原來的88%下降到52%;省外銷量比重由12%上升到48%。
由小到大:整合是價值提升的關鍵
2013年12月22日,“七匹狼”品牌實現商業銷量201.2萬箱,商業批發銷售收入突破400億元,提前兩年進入““532”、“461”行列,開啟了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進軍的新紀元。
對福建煙草人來說,“七匹狼”品牌年產銷量實現200萬箱,年銷售額超過400億元,曾是遙遠的夢想。
改革開放初期,全省卷煙牌號最多時有近百個,地域封鎖、無序競爭問題嚴重。這成為阻礙福建卷煙工業發展的一個難題。
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剛剛創牌的中高端檔卷煙“七匹狼”、“石獅”在市場上一舉獲得成功。時任福建煙草專賣局(公司)局長、總經理的邱勝華回憶當年創牌時,頗為自豪:“‘七匹狼’‘石獅’有力地推動了福建煙草效益的提高,走出了困境,也奠定了福建煙草在全國煙草行業的地位。”之后的幾年,“七匹狼”、“石獅”開始了穩步發展,1萬箱、5萬箱、8萬箱、10萬箱……產銷量逐年增加,與強勢品牌比較,還是存在較大差距。但此時行業發展由“產量效益型”向“品種結構效益型”階段轉變,大企業、大品牌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2002年,福建卷煙工業企業開始聯合重組的改革,品牌整合被提上改革的日程。11月20日,福建煙草提出《地產卷煙品牌整合實施意見》,整合壓縮牌號、規格,提高品牌集中度,做精做強七匹狼、石獅、乘風、沉香、富健、特牌六大骨干牌號,暫時保留廈門、武夷山、古田、三沙、梅花山、友誼六個過渡品牌。
2003年始,“七匹狼”、“石獅”迎來發展的新契機,11月,福建煙草實施了工商分離管理,成立了福建中煙工業公司。隨后,品牌結構調整無疑是福建卷煙工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5月,剛剛成立的福建中煙就下發了《整合卷煙產品實現品牌擴張的意見》,提出三個戰略性調整(即“從省內市場向省外市場調整,從區域品牌向全國品牌調整,從過度競爭向戰略聯盟調整。”)“七匹狼”、“石獅”品牌的迅速集中,形成協同效應,提升了省產卷煙品牌的競爭優勢。
按照“大品牌、大企業、大市場”的要求,福建中煙從市場基礎、技術條件、發展潛力等方面對全省現有卷煙品牌進行了全面科學的分析評估。2005年3月9日,福建中煙和省公司協商制定出臺《福建卷煙品牌整合實施意見》,按照“品牌共享、稅利同增、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品牌整合原則,加強工商溝通銜接,共同做好品牌整合:高、中檔品牌重點發展“七匹狼”;中、低檔卷煙重點發展“石獅”。至此,“七匹狼”成為福建卷煙工業“做大做強”的主導品牌。
2006年初,國家局提出了“兩個十多個”,即“加快培育10多個重點骨干企業和10多個重點骨干品牌”。福建中煙確立把“七匹狼”培育為行業10多個骨干品牌后,依照“舍得”理論,所有在市場上與“七匹狼”有沖突的皆被“忍痛割愛”。比如,在進行市場置換時,福建中煙采取了逐步減少投放的方式,平穩自然地讓“石獅”中高檔煙淡出消費者的視線。
品牌整合以后,由于生產資源和計劃指標得到傾斜,“七匹狼”巨大的潛在市場需求得以充分釋放,為此,福建中煙下屬的龍巖、廈門卷煙廠簽訂了品牌無償使用協議,“七匹狼”與“石獅”由兩廠共同加工,彌補因產品結構調整變化對稅利造成的影響,以實現兩廠效益同比例增長。
隨著福建卷煙工業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化,“七匹狼”巨大的消費市場被漸漸挖掘出來,產銷量呈現跨越式發展趨勢。福建中煙決策者們很快發現原來的定位偏低,迅速修正了其發展定位,確立了“一優一特”的品牌發展戰略,把“七匹狼”打造成全國性品牌的目標。同時,福建中煙加大“七匹狼”品牌省內市場的拓展力度,細分省內外市場,先后推出“七匹狼(棗紅)”、“七匹狼(白金)”、“七匹狼(軟紅)”,以及“金典”系列產品,拓寬了“七匹狼”的市場空間,有效提升了“七匹狼”的品牌形象,2008年,“七匹狼”年銷量突破100萬箱,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
進入2010年,隨著“卷煙上水平”和“532”、“461”品牌發展目標提出,這標志著全國卷煙大品牌邁入到“規模、價值、創新”的發展新階段。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時任國家局局長姜成康鼓勵福建卷煙工業要“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脫胎換骨”、“新思維、大手筆、超常規、增信心”,正視自己的優勢,拿出更大的膽識和決心。
正處于“奮力爬坡”的福建中煙對“七匹狼”品牌未來發展進行了調研分析,制定了以“通仙”為代表的“通”系列,尋求高端突破。2010年11月23日,全力推進“七匹狼”品牌上水平工商協同座談會在廈門召開,以“生態綿柔香”全新品類“通仙”成功推出,這無疑是“七匹狼”品牌發展注入了活力。
重任在肩,福建卷煙工業深刻感到“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2011年開始,打響了“通”系列挺進高端的全國戰役,一場場工商協同營銷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從“通仙”、“通福”、“通運”、“通泰”,再到“大通仙”、“小通仙、”“通仙境”、“通仙純”等等。5月23日,福建中煙“通”系列生態創新成果匯報會在武夷山舉行,時隔半年,12月30日,福建中煙舉行“七匹狼”上水平階段工作匯報會,更加為“七匹狼”品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撐,“七匹狼”品牌價值進一步提升,銷量穩步增長,結構大幅上移。
在推動品牌規模、價值和低焦發展是必然選擇。對此,福建中煙進行了系統謀劃,品牌架構、品牌價值、品牌內涵入手對“七匹狼”進行了整體設計,努力拓展品牌發展空間。
架構清晰方能定位準確。在“生態綿柔香”品類的基礎上,著力打造層次分明、結構合理的“七匹狼”一品三系:即以“大通仙”、通仙、通仙境、通運等高端突破的“通”系列;以白狼、藍狼、紅狼、軟紅狼、軟灰狼和尚品狼為代表的經典系列;以“純雅”、“純香”、“純翠”、“純尚”低焦、創新、特型差異化的“純”系列,真正做優品質、做精品系、做響品類、做高品位。
品牌價值越高,品牌競爭力越強。福建中煙以“大通仙”高端產品規模化拓展、規模產品結構性升級為目標,以高端突破、低焦拓展為發力點,擴大基礎優勢,托高價值基座,進一步提高市場主導系列產品的價值認同,全面提升“七匹狼”品牌形象。
2012年,福建中煙加強品牌規劃研究,提出“七匹狼”品牌發展路徑思考,明晰品牌發展方向與路徑。方向明則思路清,2013年,福建中煙認真落實“通仙引領、一體兩翼”的品牌戰略,積極提升品牌形象,圍繞“突破高端,凸顯低焦、加快四轉三”這一主線,主動梳理產品導向,通過“開源節流”的方式,改變目前部分產品特別是“通系列”的市場狀態,努力促進產品價格回歸,庫存合理,維護和提升品牌形象。
把“七匹狼”的發展建立在社會消費水平的提高之上,建立在真實的市場基礎之上。如今,“七匹狼”在產量呈現跨越式發展的同時,其價格也呈現穩健的增長態勢,出現了中高檔卷煙品牌量價齊升態勢。
具有特區特色的混合型卷煙品牌“金橋”,經過十年的風風雨雨,為世界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如今,遠銷臺灣、泰國、馬來西亞等境內外市場……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