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焦點訪談》披露的廣西羅城煙草局零售許可證管理問題,其中暴露的持證人異地經營、學校門前賣煙等管理漏洞,究其原因,就是對許可證后續監管工作不到位造成的。類似的情況,在其他基層煙草局可能多多少少也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有必要從依法行政的角度,更新監管理念,拿出切實行動,把許可證后續監管工作做好。
煙草專賣許可證的后續監管是指發證機關對持證人實施行政許可活動所進行的督促和檢查,并依法處置各種適法行為。《行政許可證》、《煙草專賣許可證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對許可證的后續監管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可以說許可證的后續監督檢查是專賣執法工作的法定權義。通過后續監管,可以保證行政許可能夠得到規范有效的實施,提高許可證使用的合法性,達到規范卷煙市場的目的。
無庸諱言,對于許可證后監管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重許可、輕監管”思想沒有根本改變,往往對新辦申請的審核把關比較重視,而對后期管理關注度低。二是后續監管工作缺乏工作指標,加之職責不明,措施不得力,導致監管工作往往處于失位的狀態。三是實際工作中不作為,履行職責浮光掠影,水過地皮濕,有懶政的現象。四是由于許可的授益性,許可證使用違法、違規行為大量存在,且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如轉借許可證等行為很難取證,監管難度大。五是對責令整頓、變更、撤銷、撤回、注銷、取消資格等行政許可后續監管制度理解不透,拿捏不準,不會、不敢依法處理各種管理事項。
發現問題,就要從思想和行為上去解決問題。
首先應樹牢許可證全程監管思維。把后續監管工作列入工作的重點內容,有規劃,定目標。第二明確權責,建立和落實責任……形成許可證后續監管工作常態化,并做到守土有責、負責,確保監管效果。第三是提高執法主體素質。通過培訓學習、制定規范及案例引導,細化監管操作規則,為依法、合理處理監管事項打下堅實基礎。第四創新監管方式,保證監管效能。以“三員”齊管的方式,建立健全許可證異常信息發現、統計、反饋、處理體系,使許可證后續管理清單化、標準化、規范化,還要暢通社會監督渠道,實現自律、他律和公眾參與相結合的后續監管新格局,進一步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