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采訪感言
踐行科技強煙“富民夢”
他們——河南農業大學的老師
辛勤的園丁!煙田的守望者!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優質團隊,使命感強;平易近人,包容大度;吃苦奉獻,腳踏實地;有深厚的大地情結,大愛情結。他們愿把堅實的腳步印刻在畢節這片土地上,把辛勤的汗水揮灑在這片土地上,把多彩的故事書寫在這片土地上,把赤誠的真情傳遞在這片土地上。
他們讓我重新認識了教師和科技工作者這個神圣而光榮的稱謂,向尊敬的老師們深深地致敬!
他們——河南農業大學的莘莘學子
可愛的學生!有知識,有抱負;有智慧,善協作;能吃苦,愿歷練;有愛心,懂感恩。
不要片面看待80后、90后,雒永強、連培康、危月輝、李煒、劉炳清、李曉睿等在畢節實習的農大學生受到老師和當地一致好評。李煒同學感悟:如果人生是一篇科技論文,“畢節實踐”就是我論文的關鍵詞。讓我看到了一代有思想、敢拼搏的煙草新人厚積薄發的潛在力量。
他們——畢節煙草人
“責任煙草,你我畢節”。務實勤勉,謙虛樸實;承認差距,追求完美;渴望改變,期望提升。
他們所在地“畢節”雖是老少邊窮的代名詞,但烏蒙山區良好的生態使這里多了一些新鮮空氣,少了一些霧霾;多了一些青山綠水,少了一些擁擠喧鬧;多了一份真誠與堅韌,少了一些世故與圓滑。因為想改變想提升,所以堅韌不拔。
日前,記者通過采訪,溯源河南農業大學與畢節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的歷程,以及五年來雙方在合作中的艱辛付出與收獲。
河南農大劉國順教授(左一)到威寧縣黑石科技園指導課題試驗
趙銘欽院長視察試驗地
畢節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陳文相局長(左)與煙草學院許自成副院長
宋朝鵬博士(左)現場指導烘烤
河南農大煙草學院黨委書記趙傳興后排(右二)
烏蒙特色煙葉項目
2013年7月查看煙草盆栽試驗
2013年8月在七星關試驗田
河南農大符云鵬教授(左二)到威寧縣黑石科技園指導課題試驗
河南農大經濟與管理學院趙翠萍副院長在授課
河南農大楊鐵釗教授(左一)到威寧縣黑石科技園指導課題試驗
河南農業大學許自成教授(左二)到威寧指導項目工作
合作背景
5年多以前,畢節地區煙草專賣局(公司)陳文相局長與時任河南農大煙草學院院長的劉國順提出合作意向。
畢節地區是20多年前時任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同志倡導建立的“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20多年來,畢節試驗區已發展成為國家科學發展的試驗場,創造了“畢節精神”、“畢節模式”。
劉國順教授自2000年以來,曾三次以上到畢節考察,用專家的視覺、戰略的思維、發展的眼光對畢節地區的煙草發展進行指導。畢節市煙草公司經過多次與河南農大煙草學院交流溝通,確立了以河南農大煙草學院為技術依托,通過科技扶貧的方式,在產區建設行業級技術中心、博士后創新工作站、科研教學實習基地、員工職業培訓學院等形式,支持畢節試驗區的發展。
據透露,2009年10月,劉國順教授與陳文相局長在貴州中煙舉辦的一場原料開發項目啟動會上碰面,幾個產區都來參加了啟動會。劉國順在會上發言說,貴州到河南這么遠,要做就要做個震撼性的成果,不要泛泛的。
當時,面對畢節地區作為全國第三大煙區、貴州省第一大煙區,畢節地區的經濟發展在全國還處于相對落后等一些制約畢節煙葉生產的主觀因素,陳文相局長也在抱著合作的態度希望找到合作伙伴,提議搞個戰略合作,貴州省局對科技創新工作非常重視,希望各個產區能與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建立合作關系,借力促進本產區科技創新工作。河南農大煙草學院與畢節地區煙草公司一拍即合,率先在貴州煙草商業系統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2010年2月8日,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務求實效、共同發展”的原則,當時的劉國順院長和陳文相局長分別代表煙草學院和畢節地區煙草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關系框架協議。這是煙草學院與煙草企業戰略合作的第一次。
河南農大煙草學院副院長許自成告訴記者,與貴州省畢節市煙草公司的合作是“走出省門,走進行業,開啟校企戰略合作”中重要一步,這引起了河南農大煙草學院領導、專家的高度重視,重視力度前所未有。而且在合作過程中雙方還找到了可長期合作的切入點。
合作伊始,雙方就確定了“四位一體”的戰略合作模式。通過科技攻關、人才培養、平臺建設、技術服務等四個領域,集中學科和智力優勢快速投入到畢節煙草產業,產生了疊加的共贏效應。雙方合作的成效引起了國家局領導的高度重視,已成為行業產學研合作的典范。
據河南農大煙草學院黨委書記趙傳興介紹,“作為煙草學院,定位在服務行業發展,畢節是全國第三大煙葉產區,也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實驗區,作為一種探索,作為一個窗口,在這種背景下雙方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也促進了雙方煙草事業的共同發展。”
老師們與長期駐點的學生在田間合影
李煒:田間測量上部葉
時向東教授(左)查看畢節受旱情況
學生連培康:對試驗地煙株進行噴施處理
學生劉炳清與導師許自成在畢節煙葉技術中心
學生雒永強在畢節高原煙海管理區
楊丁元老師
畢節使命
把為畢節服務作為社會責任
初到畢節,煙草學院的老師們,看到那里太貧窮了都十分震撼。威寧縣部分鄉鎮老百姓甚至因貧困而賣血;烏蒙山區是革命老區,基本生活都缺乏保障,交通不便,信息閉塞。
“作為一名高校科技工作者,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要幫助老少邊窮地方脫貧致富。”煙草學院院長趙銘欽說,惟有發展煙葉,才能帶領當地農民走出貧困。
“感受最深刻的是畢節這個地方真窮。”河南農大煙草學院育苗專家時向東教授告訴記者,“我因為喜歡攝影,就把農民的貧窮狀態拍了下來,實際上我又于心不忍。”作為一個教師,他深感農民迫切需要脫貧致富,他們致富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種煙,多種煙,種好煙。“我是真心實意希望通過自己在那里做點力所能及的工作,幫助他們”。
作為被委托開展項目研究的煙草學院老師之一,2013年5月,史宏志教授在畢節市七星關區燕子口鎮羅福村的試驗地進行指導、調研。他無意中看到了當時正在田地里割豬草的李超。史宏志了解到,這個上進、好學的女孩就讀于七星關區羅福小學。在她還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也隨之改嫁,就剩下她和比她大三歲的哥哥與奶奶相依為命。他當即決定資助這個可憐的小女孩上學。史宏志說,自己會繼續資助李超上初中、高中,一直到上完大學,如果沒有戰略合作,就沒有幫助這個小女孩的緣分。
畢節市煙草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陳雪說:到現在史宏志教授資助這個小女孩已經兩年了,很讓人感動。
趙銘欽院長告訴記者,煙草學院是從事煙草科教事業的特色學院,有義務幫助落后地區發展煙草產業,發展地方經濟,有義務解決學生上學、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