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最近,筆者偶聽店家說起這樣一件事:煙草執法隊在對該小超市例行檢查時,對其非法收購的數箱外地香煙,僅以“下次再發現一定嚴懲,這次就算了。”口頭警告一笑了之;而另一次在發現其店內有本地回流煙時,則又是筆錄,又是罰款,同時記入營業手冊。盡管查獲的回流量數量遠遠沒有上次發現的外地煙多,但處罰之嚴厲讓人大跌眼鏡。筆者在此把這種截然不同的處罰行為,稱之為“護短”。
眾所周知,為了維護煙草行業正常的經營秩序,保證煙草行業健康發展,國家對“倒煙”打擊力度一直很大。打擊的重點就是“回流煙”。“回流煙”對香煙品牌的做大做強構成了一定的威脅,對消費者權益也構成了一定的損害。執法檢查中一旦發現“回流煙”,輕則以批發煙收購,給予經濟處罰,造成嚴重后果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陷入牢獄之災。
理論上講倒本地煙和倒外地煙最后導致的后果都是便卷煙都只能在本地銷售,在各自原產地同樣造成卷煙回流。這種行為損害的不僅是地方的利益,最終影響到全國卷煙市場的健康運行。但卷煙生產和銷售又是企業行為,可以為地方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所以本地香煙品牌的做大做強,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這就需要積極開拓外地市場,嚴厲打擊卷煙回流。但煙草公司同時又要根據國家總體布局,積極開展外地香煙營銷活動,外地煙一則擠占本地市場,另外利潤率不高。所以一些執法部門在檢查倒地煙時采取了默認態度,這樣既完成了外地煙營銷任務,同時本地市場份額得到了保證。
徹底扭轉這種“護短”行為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改革煙草營銷體制,徹底改變各級煙草局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的管理體制,使企業和執法管理單位徹底脫鉤,使各級煙草局主要精力用在宏觀管理和嚴格執法上來,同時在企業管理中引入正常的競爭機制,既提高企業效益,又讓廣大消費者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