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日前,財經作家吳曉波的一篇《去日本買只馬桶蓋》的文章在微博、微信等互聯網媒體瘋傳,同胞們在日本免稅店大量掃貨,特別是一款具有除臭、沖洗、烘干、抗菌甚至臀部按摩功能的智能馬桶蓋成了瘋搶的“爆款”,頻頻斷貨,部分境外搶購來的馬桶蓋竟然還是“Made in China”。國人對境外消費的熱忠程度水漲船高,甚至有些盲目,這反映出境內消費供求關系的扭曲,對于在經濟放緩的“新常態”下想方設法把巨大的消費潛力留在境內釋放出來,既是一種警示,也是一種鞭策。
其實,國內馬桶蓋市場早幾年就有類似的產品,從價格上講也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但為什么國內產品沒有引起關注呢?有人說,海外豪購的原因主要在于國外的產品質量好,價錢便宜,技術好。筆者認為歸根結底,其原因也正是這種認為外國商品就是好的“思維定勢”。細細想來,部分卷煙消費者也是如此,有的人覺得“外煙”質量好,有的人認為“外煙”拿出來有面子,有的人甚至非“外煙”不抽。有需求就有市場,部分商家見有利可圖便會通過各種渠道購進“外煙”用以銷售。長此以往,勢必會對國內卷煙銷售市場形成沖擊,使得“新常態”下國內卷煙產銷量和收入都穩中有降的態勢進一步惡化。當下,筆者認為專賣執法部門對“外煙”市場監管應做好以下三點對策。
對策一:找準關鍵“點”
對“外煙”的監管,各個轄區有所不同,應根據各自情況,找到具有針對性的“節點”。對關鍵區域、地點開展專項檢查,對“零星”出現零售外煙情況應加大宣傳力度,消除部分零售戶的“投機”心里,并對持“觀望”態度的零售戶進行正確引導,對守法零售戶也要起到“知悉”并加以強化的作用。對市面上大量“外煙”情況,應加大監管力度,對回收“外煙”情況進行制止,對違法、違規經營“外煙”案件嚴格按照相關程序處理。
對策二:深挖案源“線”
對涉及“外煙”的案件,應掙脫眼前所查貨的“外煙”的束縛,應做到“外煙”的源頭不查明不放過,其線索不查清不放過,“外煙”的去向不查明不放過。對于“人、事、物”的線索都應加倍注意。培養專業“線人”,對有價值的群眾舉報進行獎勵。視綜合情況,決定繼續“經營”該案件還是進行“收網”。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把握每個細微環節,從而達到全線監管“外煙”的效果。
對策三:拓寬監管“面”
對“外煙”的市場監管,不能局限于傳統的僅僅對卷煙零售客戶的監管,應拓寬監管的范圍,對各種渠道,各種平臺都應全面監管。部分瘋搶的“馬桶蓋”可能是海外代購轉內銷,“外煙”也可能如此,警惕海外代購“外煙”,應與海關等部門取得聯系,加強管理,對通過微信、淘寶、QQ等新型互聯網平臺經營“外煙”情況,應聯合公安、工商、海關等部門及時查處違法案件,另外還應加大物流環節的監管,聯合交警、運管等部門對非法運輸、郵寄“外煙”案件進行查處。
總之,“外煙”市場監管是一場艱難的戰役,現今執法環境瞬息萬變,“外煙”傳播渠道變幻莫測,只有做到“點、線、面”無一疏漏,全方位、無死角的開展專賣市場監管,才能在“新常態”下贏得這場“外煙”監管戰役的最終勝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