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2014年9月,云南中煙技術中心韓國科研分支機構成立現場。
云南中煙技術中心供稿
云南中煙技術中心現代化的實驗設備。
云南中煙技術中心科研人員在對煙用包裝材料進行揮發性成分檢測。
云南中煙技術中心科研人員在對卷煙成品進行物理檢測。
尉希慧制圖
“打造全球一流技術中心”,2014年3月甫一成立,云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就定下這樣的目標。
如今,已經成立一年多的云南中煙技術中心,正朝著這一目標穩步邁進——
科研分支機構建設方面,在鄭州、秦皇島、上海、沈陽等地設立8家聯合研發中心、分中心,在德國、韓國、老撾、納米比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成立6家研發機構,全球研發布局初步成型;
科研成果方面,2014年,云南中煙共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項,發布行業標準13項,215件專利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科技創新成果質量邁上新臺階;
產品開發方面,完成“云煙”(神秘花園)、“云煙”(云龍)、“紅塔山”(傳奇)等7個新產品的開發上市,開發出新型煙草制品儲備產品2類10款,進一步提升了云南卷煙品牌形象,拓展了市場空間;
……
“云南中煙技術中心只有以全球眼光和國際視野,開展全方位的聯合研發與產業合作,才能真正成為全球一流的技術中心,更好地服務于云產卷煙實施‘走出去’戰略,這既是大勢所趨,也是新常態下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云南中煙黨組書記、總經理朱紹明如是說。
新常態 新布局
增長速度回落、工商庫存增加、結構空間變窄、需求拐點逼近,這是新常態下中國煙草行業所面臨的四大難題。
面對這些“成長中的煩惱”,作為中國卷煙工業企業規模最大的技術中心,云南中煙技術中心在理性思考之后,立足自身實際,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破解這些發展中的難題,云南中煙只有瞄準世界先進水平,轉變發展方式,突出結構調整,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才能變壓力為動力,在單箱利稅、品牌規模等方面再上新臺階。”云南中煙副總經理、技術中心主任李天飛說,“打造一流的技術中心,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對發展質量的貢獻度,是保持云南中煙競爭優勢的題中之義。”
“打造全球一流技術中心”目標的背后,更多的是云南中煙基于未來發展和國際市場競爭的考慮。
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卷煙品牌發展模式從注重原料保障和營銷宣傳轉向注重技術保障和市場研發。放眼國際煙草巨頭的成功歷程,無一不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研發為核心競爭力,以高效運營為保障。
“在國內外設立面向市場的研發分支機構,不僅可以使研發更加貼近消費者、貼近市場需求,而且可以更好、更快地獲取先進技術信息資源,推進中式卷煙品牌持續健康發展。”談起科研分支機構全球布局的意義,云南中煙科學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陳章玉對記者說。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云南中煙早在技術中心成立之前,便將研發分支機構建設提上了日程,從可行性論證、布局選址、實地調研,到實施思路的明確和管理模式的構建,進行了周密部署和充分準備。
按照“依托重點城市,輻射周邊區域”的原則,突出區位優勢和前期合作基礎,云南中煙技術中心在太原、沈陽、上海、海口、鄭州、烏魯木齊等城市開展分支機構布局。目前,這些研發分支機構設立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同時,云南中煙技術中心選取香港、韓國、老撾、德國、美國、巴西/阿根廷、津巴布韋等地區和國家作為試點,努力實現不同區域科技資源、人才資源、市場資源、原料資源的全球化聚集,預計2015年全球布局工作將全部完成。
隨著海內外技術分中心、聯合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的相繼設立,云南中煙技術中心全球研發布局已經初現雛形,在推動云南中煙技術中心跨國界、跨地域、跨學科的創新發展方面開始發力。
戰略引領 創新開拓
在云南中煙“兩統一、兩整合”進程中,2014年3月31日,云南中煙技術中心在一屆一次職代會上明確提出創新戰略的發展方向——打造全球一流的技術研發中心,構建全球領先的科技體系。
由此,這艘在煙草研發領域擁有全球第三、亞洲第一規模的“科研巨輪”開啟了全新的航程。
“打造全球一流的技術研發中心,提幾句口號、掛幾幅標語很簡單,但是要真正讓這一目標落地生根,把理想變為現實,必須有明確、可操作性強的戰略規劃。”云南中煙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馮斌說。
為克服涉及面廣、操作難度大、尚無先例可循等困難,確保海內外研發分支機構建設順利推進,云南中煙技術中心高度重視頂層設計,提出了“開放式技術研發生態圈”建設理念。
“所謂開放式技術研發生態圈,就是在科技資源統一的基礎上,以技術中心為創新核心層,兩紅集團(紅塔集團與紅云紅河集團)、新材料公司、再造煙葉公司等為創新衍生層,全球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優質科技資源為創新營養層,構建起縱橫連線、協同共享、互惠互利的研發生態圈,顯著增強技術中心開展更加系統、深層次、高水平科技創新的實力。”陳章玉進一步解釋說。
“開放式技術研發生態圈”在模式、理念、平臺等方面進行了創新性的設計。
——創新模式方面,通過在主要消費區域實施“百城千戶萬人”工程,積極推動研發與市場深度交聯;依托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讓香精香料、材料、裝潢設計、信息技術等供應商跨界參與產品研發;與國際知名煙草公司和實驗室合作,積極發揮全球創新資源協同效應和規模效應,打造無邊界、全開放的協同創新體系。
——創新理念方面,借鑒“重新定義產品”研發理念,分區域建立消費者測試互動平臺,及時反饋市場評價,動態完善產品品質,形成以滿足和創造消費需求為導向的研發維護機制,讓產品真正來自市場、貼近市場。
——平臺建設方面,云南中煙積極踐行科技創新“走出去”戰略,以分支機構和重點實驗室建設為核心,發揮“磁場效應”,吸納全球范圍內一流的技術資源、人才資源和信息資源,推動市場分析研究、區域產品開發和關鍵技術研發等工作向市場前移。
一系列切實可行、富有前瞻性的措施,顯著增強了云南中煙技術中心在煙草科技前沿領域的“話語權”。
比如:在新材料開發領域,應用品牌導向的模塊組配技術,有效提高了庫存煙葉的可用性,改善了庫存煙葉原料結構;立足云南植物資源優勢及云產卷煙產品需求,將卷煙調香技術和減害技術相結合,創造性開發出了一系列天然植物材料,為減害技術在卷煙中的應用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徑;突破造紙法再造煙葉技術瓶頸,在國內率先建設了速度達206米/分鐘的高水平中試生產線,實現了造紙法再造煙葉加工技術的重大革新,大幅提升了制造能力和清潔生產水平……
在海外分支機構的建設和管理機制上,云南中煙技術中心還積極與相關企業展開合作,不斷提高境外技術中心實體化運作水平。
比如:在納米比亞開展煙葉種植、采供、配方模塊打烤,做實配方指導下的境外生產,傳播云產卷煙的風格特征,增強了品牌競爭力和世界影響力;借助韓國相關企業平臺,建立煙用新材料研發分支機構,進一步面向全球整合資源,加速云南中煙創新布局國際化;近幾年,隨著紅塔集團控股的老撾寮中紅塔好運煙草有限公司品牌整合力度的不斷加大,技術中心在老撾市場品牌卷煙研發過程中努力將寮中公司建設為輻射東南亞的研發中心……
人才聚變 團隊攻堅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誰擁有了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了科技創新的天然優勢和主導權。
“云南中煙技術中心所取得的每一項成果,都是人才集聚、挖掘潛力、釋放活力、創造財富的過程。”云南中煙技術中心副主任張建華介紹,在全球研發分支機構的布局過程中,技術中心始終將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第一要務。
集聚不是目的,關鍵要使人才聚在一起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云南中煙技術中心成立之前,科研人員主要分布在原來的紅塔集團技術中心、紅云紅河集團技術中心、云南煙草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為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匯聚合力,在成立之初,云南中煙技術中心就本著“尊重歷史、平穩過渡”的原則,以原單位崗位級別為依據,兼顧工齡和職稱,設計了統一的崗位初套辦法,并打通了管理、技術、技能人才“川”字型晉升通道,為每一位員工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
在云南中煙技術中心,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從來不是一句空話。
記者了解到,在這里,“首席研究員”可以享受到技術中心副主任待遇;而最高技術等級“首席設計師”可以享受到中心主任的待遇。通暢的晉升渠道既在科研人員中樹立了“有為才有位”的良好導向,又為他們更好地從事科研工作創造了便利條件。
此外,云南中煙還以科研人員專業特長、經歷、業績等因素為維度,繪制出人力資源知識地圖集,為產品研發、科技項目研究、專項技術攻關等團隊組建提供全方位人才需求導航服務,實現智力資源價值最大化開發。
一流的技術中心,必須要有一流的研發人才。
云南中煙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