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行業6月份的數據暫未出爐,不過1-5月份的情況已經大致確定了上半年的整體表現基調。
半年總結盤點
1-5月,行業經濟運行基本保持平穩,市場狀態有所好轉,行業卷煙銷大于產,結構提升,效益增長,庫存持續回落,大部分重點品牌價格平穩,保持較好發展態勢。但1-4月份存在的銷量下降、部分重點品牌價格波動、結構提升乏力等問題依然突出。
產銷存方面,在國家局的總體計劃控制下,卷煙銷大于產,1-5月行業已累計生產卷煙2103.1萬箱,同比減少84.8萬箱,降低3.9%。已累計銷售卷煙2223.7萬箱,同比減少32.4萬箱,降低1.4%,銷大于產120.6萬箱。部分省份卷煙銷量下降。1-5月全國卷煙銷量同比下降32.4萬箱,降幅1.4%,全國除12個省份卷煙銷量保持增長外,其余省份銷量均同比下降,其中6個省區銷量降幅較大,超過-5%。卷煙庫存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5月末卷煙工商庫存為412.1萬箱,環比減少11.21萬箱,同比增加26.9萬箱。卷煙在途量51.9萬箱,含在途庫存總量為464萬箱,同比增加24萬箱。
品牌結構方面繼續得到提升,1-5月份,行業平均單箱批發銷售收入為29527元,比去年同期27710元增加1817元,增長6.56%,增幅比去年同期降低1.36個百分點。行業一、二、三類卷煙銷量為541.29萬箱、269.28萬箱、967.01萬箱,同比分別增長11.56%、14.33%和-4.96%。一類煙銷量比重為24.34%,同比提高2.84個百分點。二類煙銷量比重為12.11%,同比提高1.67個百分點。三類煙銷量比重為43.49%,同比降低1.61個百分點。四、五類卷煙銷量比重則持續減少,分別下降1.88%和1.02%。1-5月,行業累計實現稅利5368.76億元,同比增加325.6億元,增長6.46%,其中工業稅利3451.21億元,同比增長4.62%,商業稅利1900.82億元,同比增長9.56%。累計實現利潤1733.42億元,同比增加65.58億元,增長3.93%,其中工業利潤597.47億元,同比降低1.63%,商業利潤1121.67億元,同比增長6.47%。
再著重關注下重點品牌的半年表現:重點品牌規模持續擴大,1-5月份,行業28個重點品牌累計銷售1897.27萬箱,同比1893.71萬箱增加3.57萬箱,增長0.19%。銷量比重為85.32%,同比提高了1.39個百分點。實現商業銷售收入6218億元,同比增長5.64%。重點品牌年累計平均單箱銷售收入為32773元,同比31083元增加1691元,增長5.44%,高于行業平均單箱3246元。行業一至三類卷煙銷量前15品牌累計銷售卷煙1452.91萬箱,同比增加41萬箱,增長2.9%。占行業總銷量比重為65.34%,同比提高了2.76個百分點。行業銷額前15名品牌累計實現銷售收入5379.02億元,同比增長6.27%。占行業銷售收入總額的81.92%,同比提高了0.96個百分點。
鑒于細支煙和雪茄煙對煙草整體影響程度極為有限,在此就不作評述。
下半年展望
之前提稅順價的調整結合1-5月數據表現,讓行業對未來6個月的預期狀況仍持樂觀態度。但與年初目標相比,其情緒出現某種程度的保留,這主要是受累于經濟下行壓力和史上最強控煙政策出臺的持續影響。加之今年是行業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國家局為了十三五乃至更長遠的規劃發展,也可能對部分中煙公司做出不確定的部署和調整。綜合來看,中國煙草下半年的表現雖值得期待,還仍需進一步的觀察。
目前行業對未來煙草的品牌結構提升還是有一定信心的,但對未來產銷量的規模依然較為理性。這與上述所提及的數據也較為吻合,同時表達了目前的一種狀況,即煙草工業領域存在一定程度的產能過剩,而且這種產能過剩目前看來并沒有得到較好的消化。換句話說,如果品牌結構提升帶來的利潤增幅未能抵消產銷量雙雙下滑所帶來的利潤損失,那么可能意味著很多中煙公司都將繼續承壓。
筆者分析認為中國煙草下半年將出現曲折上行的趨勢。雖然整體經濟對煙草行業有所影響,同時控煙力度空前且反腐運動的深入開展也波及到煙草自身,但是從目前看來,行業正積極通過自身的調整來消化這些不利因素并取得了一些效果。銷售是一個企業生存的基礎,沒有銷售,利潤和現金流都無從談起。筆者目前對銷售的短期預期還不錯,利潤指標方面同比預期雖談不上很好,但也沒差到哪里去。
筆者早前曾撰文指出今年各中煙公司的重點品牌發展將出現足以改變格局的分化走勢,當前雖還未能下定論,但是若然一語成讖,那么部分中煙公司將面臨極為被動的局面,再加上外部環境的風險進一步上升,恐怕進行深度調整的時間將提前到來。如果想爭取到更多的時間,而產品的市場又無大的突破,筆者建議可對成本進行優化控制,畢竟中煙公司在成本端的壓力普遍都是結構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不過難度依然不小。
當前煙草產品的市場競爭極度充分,一些產品勢力范圍進一步擴大,而一些產品現在連守住自己的一某三分地都顯得吃力,不過這些防御型的煙草品牌也在壓力下呈現出一種急切改革的狀態,只是時間上的緊迫性和方式上的有效性都已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健康的煙草行業理應不斷的吐故納新、新陳代謝,但允許一些低效率的品牌長期存在,無論是在效率上,還是公平上,都不是好事。隨著行業改革步伐的加快,這種情況已經出現了改觀。
另外,目前中國煙草假如延續過去的舊有模式,依靠單一的規模擴張和有限范圍內的結構提升來推動行業發展,勢必將耽擱寶貴時間并造成資源浪費。對國家局來說,要在年內實現一萬億財政收入的目標,關鍵是品牌結構能否得到普遍提升,在發展重點品牌的同時,還要考慮到挖掘二線品牌的潛力,因為長遠來看,若對部分品牌過于依賴,也未必就是好事。可以這樣講,如果一些二線品牌能夠在今年再上一層樓,那么國家局在全盤考慮時或會給予一些傾斜性的支持。
國家局在行業領導干部電視電話會議后,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持續跟蹤調稅順價后市場動態,確保重點品牌的穩定發展。二是實現均衡銷售,降低社會庫存。三是加強企業管理,有效降低成本,增加企業效益。筆者認為隨著這些措施的持續落地,相信效果很快將會凸顯。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