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日前,在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玉溪卷煙廠采訪期間,記者聽說了一個關于“從1%的浪費到100%精益”的故事——
由于不同品牌的商標紙厚度存在差異,某型號包裝機在對兩種商標紙進行搭接過程中,往往會造成上一卷商標紙有1%左右無法正常使用。對于有著10多套機組、每天3個班次連續生產,平均每50分鐘更換一次商標紙的車間來說,這小小的1%累加起來,成本也是不容小覷的。
針對這一情況,卷包車間的職工們自發成立了精益六西格瑪項目小組,通過對原有設備加裝編碼盤、檢測器和重新編寫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程序等措施,最終圓滿地消除了這1%的浪費,實現了商標紙100%的利用。
這個故事只是紅塔集團全員參與精益改善工作的一個縮影。
“深入推進精益管理工作既是挖掘管理潛力的現實需要,也是新常態下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抉擇。”說起開展精益管理的意義,紅塔集團負責人認為,一切管理工作主要圍繞“人”來開展,找對了人、用對了法,企業就能做對事。
為此,紅塔集團始終將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作為推動精益管理深入開展的關鍵因素,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新形勢下的新理念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企業,只有主動順應形勢,不斷調整發展思路,才能不斷成長進步。
隨著云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兩統一、兩整合”改革的深入推進,紅塔集團更加注重內部管理,提出了“打造一流卷煙制造基地”的任務目標。
新形勢下,紅塔集團如何才能更好地適應這種角色轉換,續寫新的光榮與夢想?
“集團要實現從數量規模型發展轉向質量效益型和結構效益型發展,首先要解決好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精益求精,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這既是持續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的必然之舉,也是精益管理‘減少浪費、提高效益’的題中之意。”紅塔集團分管精益管理的集團領導表示。
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精益管理要順利落地,理念必須先行。
在精益管理工作推進之初,紅塔集團及所屬云南省內玉溪、楚雄、大理、昭通四家卷煙工廠通過多次召開宣貫會議、開展廣泛討論、以考促學等手段,統一干部職工的思想認識,堅定改革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隨著干部職工對精益管理重要性認識不斷深入,身處“兩統一、兩整合”進程中的紅塔集團對自身的發展定位也愈加清晰:聚焦于生產運營中心、質量控制中心、成本控制中心“三個中心”建設,重點強化快速響應市場能力、質量保證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系統發展能力“四個能力”體系建設。
新定位,必須要有新作為。
紅塔集團立足自身實際,謀劃了“苦練內功、深挖潛力、提升實力”的精益管理總體布局,即進一步明確以提升對標創優指標水平為重點,以精益課題為主要載體,更加突出成本費用控制和產品質量安全控制,不斷提升集團經濟效益和管理效率。
藍圖已就,紅塔集團吹響了全面開展精益改善的號角。
從細節改善到模式創新
2014年以來,面對行業“增長速度回落、工商庫存增加、結構空間變窄、需求拐點逼近”四大難題,紅塔集團意識到,只有不斷加快推進能力體系建設,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常態,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開創一片“藍海”。
“這也從客觀上要求,我們的精益改善不能再繼續沿襲以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老路,必須注重頂層設計,變對單個流程或者局部改善的關注為對全局和戰略的管控。”紅塔集團分管精益管理的集團領導說。
積極構建責任與執行力管控模型,無疑是紅塔集團對這一理念的有力踐行。而全面推行“兩書”管理,正是對充分發揮建模引領作用最生動、具體的運用。
“所謂‘兩書’,主要包括部門(干部)承諾書和崗位工作(績效)計劃書。”紅塔集團經濟運行部負責人解釋說,前者主要是通過與各級干部簽訂承諾書,將兌現結果作為干部考核、問責的依據,強化領導干部的責任和執行力;后者則把崗位任務完成情況作為員工崗位績效分配、崗位晉升、評先評優的依據,促進持續改進提升。
推行“兩書”,既充分調動了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又找準了各崗位存在的潛力,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員工的崗位任職能力顯著提升。
與此同時,紅塔集團還以每月月初定期召開總裁辦公例會為突破口,不斷完善問題管理機制;啟動大監督體系建設,對各項重點工作實施情況進行全面、全過程監督,促進了各項業務規范高效開展。
如果說建模引領為精益管理營造了良好的運行環境,那么,推進管理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則促進了精益管理有效落地。
紅塔集團通過建立業務流程管理主數據,根據組織、崗位、職責與流程的關系,將流程責任落實到具體的部門及崗位(員工),并配套制定相應的關鍵績效評價指標,實現了從職能管理向流程管理的轉變。
通過啟動BPM(業務流程管理)和GRC(企業治理、風險與合規管理)信息系統項目,支撐企業從分析建模、運行監控、績效考核到優化改進的全過程信息化集成管理,規范管理的精細化水平顯著提升。
此外,為提升專業化管理水平,紅塔集團還對重點工作開展專題攻關。
比如,他們以精益制造、精益物流、精益煙葉生產、精益成本管理為重點,通過持續推進精益六西格瑪項目,將精益改善理念和方法貫穿于整個運營鏈條。
用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收益
所謂精益管理,簡而言之,就是用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收益。
紅塔集團認為,精益的核心是消除一切不增值的環節和減少浪費,其實質反映了精益并非追求大改大建,而是從關注點滴改善入手,注重全員自發自動的改善。
自2013年全面啟動精益管理工作以來,2014年紅塔集團在減工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市場響應能力進一步提高,銷售訂單準時交付率達到100%;
庫存管理持續優化,輔料庫存平均資金占用率同比下降10%;
產品質量安全管控能力和水平持續提升,產品抽檢合格率為100%;
34項對標指標中,有20項同比改善,占比58.82%;
……
行走在玉溪卷煙廠各生產車間,抽象的精益理念在一個個具體而微小的改善案例中得到生動詮釋:
為避免監控疏漏可能導致的質量隱患,玉溪卷煙廠膨脹煙絲車間員工張蕓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出了一套“4421”中控操作法,即通過對四個儲葉柜、四個信息框、兩個電子秤和一個命令使能等關鍵環節的持續關注,規范了操作流程,降低了故障發生頻次;
卷包二車間操作工段麗華總結了小油封快速安裝法,既減少了安裝步驟,縮短了安裝換料時間,又為工友們提供了規范操作模板;
針對物料存儲、分類、保管不清晰等狀況,動力車間生活水電作業區電氣修理工代繼紅,利用模版拼接、顏色識別、重力下滑等原理設計出了專用物料架,維修效率明顯提高。
“我們將以提升對標指標、工廠創優指標為引領,進一步完善全面預算定額標準體系,建立健全集團、工廠兩級成本控制和考核機制,持續增強系統改進能力,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談起今后的工作思路,紅塔集團分管精益管理的集團領導如是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