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幾度春秋勤耕作,文明花開別樣紅。
廣西中煙現代化工業園區。
在廣西中煙精神文明成果展示室里,陳列著多年來收獲的累累文明建設成果。
徐江峰攝
2015年2月28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暨學雷鋒志愿服務大會上,廣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被授予“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廣西中煙有理由驕傲、有理由振奮,她鑄就了輝煌、她實現了夢想,八年的執著追求終于換來了豐碩成果。
八年來,廣西中煙嚴格對照《全國文明單位評選標準》的具體要求,高標準完成規定動作,積極開展自選動作,以深入踐行“兩個至上”行業共同價值觀為核心,以精心打造“誠信煙草、責任煙草、和諧煙草”為主線,不斷凝聚文明的力量,為公司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三個不動搖”強化組織領導
文明花開,系扎根文明沃土。
早在廣西中煙成立之前,南寧、柳州兩家卷煙廠就已被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單位;2006年,廣西中煙也被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單位。
在行業改革發展的新時期,廣西中煙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認識到文明創建工作只能加強、不可削弱。
2007年,全國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在廣西中煙全面啟動,并成為一把手工程,由廣西中煙黨組書記、總經理擔任組長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也隨之成立。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廣西中煙公司機關黨委、南寧卷煙廠黨委、柳州卷煙廠黨委分別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設推進領導小組,按照公司制定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細化量化相關創建指標,層層分解、狠抓落實、確保效果。
“我們不是為了創建而創建,而是真切感受到了文明創建給公司各項工作帶來的引領作用。”廣西中煙黨組書記、總經理張雨夏告訴記者,“創建文明單位是加強企業管理,增強企業競爭力、塑造企業良好形象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打造基業長青百年企業的重要保障。”在廣西中煙,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被提至關乎企業發展前途的高度。
在轉變發展方式的同時,堅持文明單位創建不動搖;在抓生產經營業務工作的同時,堅持創建中心工作不動搖;在縮減預算的同時,堅持文明創建資金投入不動搖。這為廣西中煙創建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一把手親自抓、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創建活動被納入企業“十二五”規劃,與業務工作、文化建設同規劃、同布置、同檢查、同考核,實現組織、制度、活動、經費“四落實”,廣西中煙的全國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在眾志成城中一步步順利推進。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八年來,廣西中煙“干”字當頭,召開創建動員會、推進會,廣泛發動職工參與,讓創建活動成為一項全員積極參與、貫穿企業發展全過程的系統工程。
翻開《廣西中煙報》,“全國文明單位創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榜樣就在咱身邊”“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等專欄映入記者眼簾。這是廣西中煙充分利用“一站兩報兩網”等營造良好創建氛圍的一個縮影。除此之外,公司內部電視、宣傳板報以及內外網、微信平臺等,也及時通報文明創建活動進展情況,積極宣傳文明創建應知應會知識,以及創建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微公益廣告等信息。
“通過公司多年來持續、全方位的宣傳,創建工作對廣大職工來說,已經入腦入心。公司上下營造出了‘人人講文明、人人抓創建’的良好氛圍。”回顧廣西中煙這些年的創建工作,廣西中煙政治思想工作部副部長周國輝頗有感觸。
“三項建設”實現文化引領
學習型組織建設、道德文化建設、企業文化建設,被稱為廣西中煙“三項建設”。“三項建設”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以文化人”。
“用3~5年時間,讓機關重要崗位職工基本達到研究生學歷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資格水平。”2009年,新一屆公司黨組上任伊始,便提出了“十二五”人才發展目標。廣西中煙隨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引進人、培育人、使用人、留住人”四個關鍵環節發力,進一步暢通人才發展通道,為有理想、有能力、愛學習的職工提供平臺。
這5年,3萬余名職工獲得教育培訓機會,500余名職工獲得晉升機會。
這5年,職工紛紛自覺學習、主動提升,不思進取、混日子的人沒有了立足之地。
2011年,進入南寧卷煙廠卷包車間工作的青年員工莫玉軍,僅用一年多的時間便獲得南寧市國有企業“先鋒示范崗”稱號;2013年,他成為該廠首批六西格瑪黑帶職工。說起自己在工作崗位上的成長歷程,莫玉軍憶起了剛進廠時的煩惱:不能及時轉換角色,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常常對未來感到迷茫。
是什么讓莫玉軍有了如此大的轉變?“公司特別注重對人才的培養,給我們搭建了學習平臺,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使我們的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得到快速提升。特別是公司開通的四條人才成長通道,引導我逐漸明確了自己的職業規劃,激發了我的創新活力。在這種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企業氛圍中,只要有心,快速成長是必然的。”莫玉軍說。
莫玉軍所說的四條人才成長通道,指的是行政職務晉升通道、非領導職務晉升通道、技術職稱評聘通道、技能等級認定通道,這是廣西中煙有效盤活人力資源的一項舉措。在張雨夏看來,激發企業活力,需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開通這四條人才成長通道,正是要為人才提供“各顯神通”的舞臺。
人無德不立,企無德不興。廣西中煙選拔人才不僅看中能力,更看重道德。公司率先在全區國有企業中開設了道德講堂,搭建了思想道德建設的平臺。講堂上,大家誦經典、聽故事、作點評……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于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就像跳舞一樣,只要大腦與肢體協調配合,崗位技能就能練好……”2014年10月22日下午,在柳州卷煙廠二號會議室里,道德講堂正在開講。此次主講人是一位舉止優雅、美麗自信的女職工,名叫王皖君。她原是柳州卷煙廠“甲天下藝術團”的一名舞蹈演員,后來因藝術團解散,便換上工作服走上陌生的工作崗位。剛開始,她很不適應,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彷徨后,憑著一股韌勁兒努力學習,崗位技能水平日漸提高。
廣西中煙政工部的鐘曉露多次聆聽道德講堂的課程,她感慨道:“孝敬老人、自強不息……通過聆聽這些故事,我領略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魅力。崇德尚善、見賢思齊,我們都要自覺成為傳統美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除了開設道德講堂,廣西中煙還經常開展誦讀經典和“文明有禮”等活動,通過多種方式使職工深入感知優秀的民族文化和道德風尚,營造“爭當文明職工、文明市民”的良好氛圍。
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廣西中煙經過探索,形成了“忠愛”文化理念體系。“忠愛”文化以人為本、以德載道,強調“先做人再做企業”,引導職工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追求。
“忠愛”文化理念體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兩個至上”行業共同價值觀高度契合。“‘忠愛’文化旨在教育引導職工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行業、忠于企業、熱愛消費者、尊愛家人、關愛社會。忠以愛為源,愛以忠為基。”張雨夏解釋道。
“‘忠愛’引導我們愛家庭、愛企業、愛黨、愛國家,增強了我們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企業就像我們共同的家,我們愿意為這個家付出自己的努力。”南寧卷煙廠卷包車間電工彭亮說。
“三大活動”促建和諧社會
廣西中煙在謀求發展的同時,始終不忘履行社會責任,堅持組織開展公益活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和“送溫暖”內部幫扶活動,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4年10月14日下午,在廣西中煙柳州卷煙廠迎賓大堂,柳州融安縣浮石鎮木瓜村黨支部書記曾照旺代表村民送來一面錦旗,感謝廣西中煙三年來對該村的大力幫扶。
木瓜村是個貧困村,柳州卷煙廠曾先后選派三名干部進村駐點,結合該村實際情況投入幫扶資金、開展慰問活動。這些實實在在的幫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獲得當地政府和老百姓一致好評。
大愛無疆。從2009年開始,公司每年支出公益基金3500萬元,除了支持新農村建設,還積極支持地方教育事業及公共設施建設,設立教育基金、援建希望學校,使2.6萬余名學子受益。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2015年1月18日,南寧卷煙廠擅長維修電器的青年職工組成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到南寧市皇龍新城小區義務維修家電。志愿者們不但盡心盡力維修居民們搬來的大小電器,還現場解答關于家電故障維修方面的知識。
在廣西中煙創建全國文明單位成果展示室,記者看到一份廣西中煙職工志愿者登記表,上面詳細記錄著志愿者基本信息及服務意向,總人數達750多人。
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不僅局限在每年的“雷鋒月”開展,現已發展成為廣西中煙一項機制化、常態化活動。公司每年制定詳細的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實施方案,適時組織職工開展義務勞動、便民服務、植樹造林、無償獻血、圖書捐贈等志愿服務活動。除了服務社會,公司內部還提倡將雷鋒精神運用到崗位工作中,黨員示范崗、紅旗責任區、青年文明號、青年示范崗處處可見。
幫扶觸角在社會上延伸,彰顯了廣西中煙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形象,“送溫暖”內部幫扶活動則體現出公司對廣大職工的一份關愛。
“公司工會成立了幫扶中心,設立幫扶基金,建立職工補充醫療保險及困難幫扶檔案,定期慰問幫扶困難職工,減輕他們的負擔。”政工部工會事務管理員潘艷明告訴記者。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