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投資企業結構圖、三層股權結構示意圖、“十三五”規劃轉型升級發展重點項目推進組織機構及職責分解圖……走進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將軍集團董事長秦寧的辦公室,一張張圖表貼滿四周墻面,既有對歷史的總結,也有對未來的謀劃,既有實現發展的進攻方向,也有重點項目的“作戰分析”。
在做好“一包煙”、盤活“一張圖”、建好“一個園”的“三個一”項目工程藍圖指引下,將軍集團努力推動轉型,實現企業由“瘦身”到“強身”的轉變。
將軍集團自主研發的煙用膠囊。
將軍集團自主研發的特殊濾棒。
工作人員正在對煙用膠囊進行檢測。楊衛中攝
干凈整潔的生產車間。
在改革發展進程中,將軍集團走過一段艱難的負重前行道路,如今他們高舉轉型發展大旗,下定決心實現“美麗蝶變”。
破繭:攻堅克難“瘦身”
“大家講起來根本停不下來,有的老師還激動地流下了眼淚。”7月15日,時針指向下午1點,將軍集團后勤保障服務中心書記馬軍英才回到辦公室,“今天濟南將軍實驗學校召開恢復招生后的第一次教師交流會,老師們發自內心地高興,說了很多心里話。”
創辦于1958年的濟南將軍實驗學校原是企業辦學校,曾在當地片區享有較高的聲譽。然而受政策調整、學校管理體制等多方原因影響,2013年,學校無奈停止了招生工作。“當時人心惶惶,老師們看不到希望,附近適齡入學兒童家長也因孩子上學問題意見很大。近兩年的地方兩會也對適齡兒童就近入學提出過議案。”馬軍英介紹。
自2014年4月起,將軍集團主動承擔起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任務,將學校納入工作重點,組成專項工作組,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為使學校剝離工作既符合行業規定,又滿足社會、地方在教育方面的政策,同時還能實現學校自我造血,將軍集團積極向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咨詢,并與各知名學校、社會辦學機構進行密集溝通,擬定了6套可行性方案。
在隨后的近8個月時間里,將軍集團先后與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知名學校和社會辦學機構進行了10輪21次接洽磋商,對所有方案進行論證,最終確定與濟鋼教育集團走合作辦學之路。
2015年7月10日,將軍集團與濟鋼高中教育集團舉行了合作辦學簽約暨揭牌儀式,學校辦學主體正式由企業轉移至濟鋼教育集團,企業剝離辦學校職能工作全面完成。
談起企業剝離辦學校職能工作的完成,秦寧欣慰地說:“這不僅維護了國有資產權益,還解決了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和隊伍穩定等問題。”
完成剝離企業辦學校職能工作,僅僅是將軍集團打好破解發展難題“阻擊戰”的具體工作之一。
“歷史上將軍集團前后共投資56家企業,但由于投資點多面廣、業務陌生、經驗不足、人才匱乏、管理乏力,普遍經營不善。”秦寧指著一張結構復雜的股權結構示意圖告訴記者,“這成為制約將軍集團發展的沉重歷史包袱。”
若想跟上發展的步伐,必須破解歷史遺留問題,實現企業“瘦身”。將軍集團堅定決心,甩掉束縛發展的“厚繭”:
主動承擔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采取市場化經營運作模式,順利實現了醫院、學校的剝離,并通過舊宿舍開發改造,破解宿舍區水、電、暖改造及費用難題,實現宿舍區社會化改革;
全力推進清理整頓工作,將清理整頓任務分解為九大板塊,成立九個專項工作組,攻克難題,全面完成清理清欠工作;
將信訪穩定納入常態管理,不斷強化信訪穩定工作法制化、規范化建設,切實做好矛盾化解工作,為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捆綁企業手腳的困難逐步解決,將軍集團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振翅:立足發展“聚力”
2014年,對于將軍集團來說,是具有重要轉折意義的一年。
這一年,企業“瘦身”任務基本完成,將軍集團迎來了轉型發展的重要機遇。
企業轉型不是一句口號,需要力量的支撐,而力量歸根結底來自企業內部。
然而,企業近10年不發展的狀況讓將軍人有些壓抑,但也正是因為感到壓抑,他們對發展的渴望才更加強烈。與此同時,在解決歷史問題過程中,將軍人逐漸養成了敢于擔當、敢于碰硬、敢于創新的精神。
猶如火山爆發需要一個出口,將軍人也需要一條通道讓力量得以釋放。將軍集團領導班子開始搭建這樣一條通道,以激發員工干事創業熱情。
一方面,鼓舞士氣,提振精神。他們重新梳理企業發展歷史,分析當前發展面臨的優勢,堅定企業未來發展方向,讓員工看到未來、看到希望,引導其樹立發展信心。同時,堅持用文化聚人心,總結提煉企業發展文化精神,形成干部職工認知認同的“將令軍行鑄泰山”企業文化,用文化將大家擰成一股繩。
另一方面,激發活力,提升能力。通過改革用人機制,完善崗位交流機制,實現輪崗常態化,開展人力資源體系優化工作,引入寬帶薪酬理念,打通社會化用工人員晉升通道,激發隊伍活力。強化人才培養,加大各類人員培訓力度,提升員工隊伍整體素質,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人的激情一旦被激發出來,會成為支撐企業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如何讓這份動力持續保持下去呢?
“依靠管理。”將軍集團總裁王哲堂說,“為確保企業規范、長遠發展,我們著力打造管理平臺,夯實管理基礎。”
“我們將企業管理分成‘例行’和‘例外’兩部分,例行的事情可以納入日常職能管理,例外的事情可以采用項目管理。”王哲堂介紹,“同時,我們建立并持續優化三大體系,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
王哲堂所說的“三大體系”,是指將軍集團的內控體系、責任網絡體系和項目管理體系。
持續優化內控體系,不斷完善風險崗位監管和規范經營監管,實行風險管理責任制,建立從董事會到經營層、職能部門,最終到企業員工的責任鏈條,大大提升了企業基礎管理水平;
建立并持續優化責任網絡體系,建立獨立的責任網絡運行平臺,動態管理人財物事信息,全面落實工作責任,實現了企業內部“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物物有人管、責任無盲點”;
針對企業工作實際,建立項目管理體系,全面引進項目管理理念,以轉型升級發展為方向,確定11個重點項目,并分解為45個子項目同步推進,以項目管理的方式組織實施,利用有限的資源,獲取最理想的效果。
廣大干部職工共同成長、共同發展的心情和愿望變得尤為迫切,企業發展的管理基礎逐步夯實,將軍集團企業上下達成了共識,發展引擎亦呈現轟鳴之勢。
化蝶:轉型升級“強身”
“最大的感受就是變了!”將軍集團煙用輔料加工配套中心經理王志勇說,“以前我們干的只是加工的活兒,別人讓干什么我們就干什么,從去年開始,我們開始自己搞研發了,目前已經開展有煙用膠囊、接裝紙、內襯紙、塑化煙箱等多個項目的研究。”
變化,來自將軍集團轉型發展的總體思路指引。
“將軍集團作為山東中煙一分子,有責任肩負起企業發展的重任,有義務為山東中煙發展貢獻全部力量,不光會‘瘦身’,更要做好轉型發展文章,實現‘強身’。”秦寧這樣說。
2014年,將軍集團繪就“做好‘一包煙’、盤活‘一張圖’、建好‘一個園’”的“三個一”項目工程藍圖,決心用創新推動轉型,實現企業由“瘦身”到“強身”的轉變。
“集團的工作主線是‘創造性為主業服務’,做好‘一包煙’承載的是使命,即要推動卷煙配套整體上水平,為‘泰山’品牌發展提供保障。”將軍集團副總裁孫積承介紹說。
圍繞做好“一包煙”,將軍集團瞄準打造原輔材料生產大集團的目標,以卷煙材料上機適用性研究和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研究兩條線為切入點,增強生產工藝研究與管控,加快新產品的前沿研究和響應速度,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全力提升原輔材料保障水平。
目前,將軍集團已經完成茉莉茶香加線、茉莉茶香爆珠、薄荷爆珠3類細支特種濾棒出口卷煙試樣,實現了粗、細支濾棒的爆珠、加線、加香3項技術儲備,承接的科技項目產品梗簽流量檢測儀已上機實驗成功……新研產品有突破、技術研發有創新、產品質量有保障成果凸顯。
“我們的‘一張圖’,可以說有舊圖,也有新圖。”將軍集團副總裁趙勇介紹說,“我們要用‘一張圖’打造資產管理運營中心,實現資產的有效盤活。”
將軍集團一方面理清分布于省內乃至全國各地的房屋、土地資產,制作一張土地房屋資產示意圖,做到心中有數、重點盤活;另一方面植入“大資產”經營理念,制作資產運營規劃圖,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股權投資等列示圖中,采取分類管理、分類施策的方式,設立項目組,明確責任人,確立工作目標,設定完成時限,有序開展無形資產、抵債資產、行業內資產、股權資產統籌運營。
“‘一個園’承載的是集團的未來。”王哲堂告訴記者,“在濟南卷煙廠西南角,將建起我們的將軍工業園。”
“這個工業園并不是將我們的業務簡單集中,而是全面的升級改造,是煙用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平臺和新產業孵化器。”將軍集團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