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冬梅制圖
圖為技術中心工作人員在開展增香保潤試驗。
圖為外聘專家聶聰(右四)與技術中心的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流。
圖為技術中心工作人員在做保潤性能測試。
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2015年12月23日,“黃金葉”品牌商業銷售額首次突破500億元,達到500.48億元。
在當前時間節點,取得這個成績頗不容易。
這是“黃金葉”品牌市場得勢的有力印證。而成此大勢,必少不了那群獨具匠心的科研人。
近年來,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強力推進機構改革,依托“三統一”的大格局,在全行業率先實現技術中心非法人實體化運作,以推進精益研發、協同創新和聯合研發,構建了規范化、差異化、常態化的產學研創新合作平臺,為“黃金葉”品牌快速成長、振翅騰飛練就了一身“硬功夫”。
布局一盤棋 邁向實體化
2015年9月,天昌國際煙草有限公司下屬寶豐復烤廠內的首條“黃金葉”品牌煙葉復烤加工專線正式投入使用。
這是促進“黃金葉”品牌中高結構規格快速發展、提高品牌原料保障能力的重要實踐,也是河南中煙技術中心突破傳統產學研合作的重要探索。
“良好的體制機制,讓技術中心羽翼漸豐,成為輔佐‘黃金葉’品牌快速崛起的重要保障。”回顧近十年來的發展,技術主任彭桂新介紹道。
2006年,河南中煙完成“三統一”一體化重組,原新鄭煙草(集團)公司、許昌卷煙總廠、鄭州卷煙總廠合到一個企業級法人主體。
與此同時,河南中煙取消了原有三家企業技術中心的設置,將優勢力量合并到了河南中煙技術中心。
角色變了,職能也要進行相應調整。
從曾經的“裁判員”到現在的“運動員”,技術中心作為河南中煙一個組成部門,其發展開始面臨諸多不便。
“一是效率和規范的矛盾,二是合作與研發的矛盾,三是考核與機制的矛盾。”河南中煙技術中心總工程師馬宇平坦言,財務集中管理、沒有自主權造成效率低、活力差;對外合作、搭建平臺沒有相應權限,造成科研立項進度慢、推進難;考核“大一統”,人多崗位少,科學評價不公平,機構設置不科學……
在當時全行業工業企業單一法人的大環境下,河南中煙面臨的問題也正是眾多工業企業亟需突破的壁壘。
2010年,國家煙草專賣局下文,要求全面落實企業技術中心非法人實體化運作。
厚積薄發的跑堂“店小二”終于有了成為當家“二掌柜”的希望。
根據河南中煙的有關政策要求,技術中心被賦予人員使用、資金使用和分配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權,使技術中心實現了相對獨立運行,有助于提升卷煙工業企業技術中心研究水平。
自此,技術中心直面河南中煙品牌發展一盤局,快速豐富著自身設置。
機構設置上,在原有48個部門的基礎上,相繼成立化學、基礎、香料、包裝裝潢、新卷煙制品等14個科研站所;
平臺建設上,同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河南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設立了“上六片”技術、“三烤三潤”特色工藝、造紙法再造煙葉等多個重點實驗室;
制度考核上,梳理財務、人事、管理、科研、安全等8大制度體系,并加強自我考核;
……
2012年12月,河南中煙技術中心順利通過國家局組織驗收的行業認定技術中心評審;2013年9月,河南中煙技術中心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成為行業第六家獲準通過CNAS認可的工業企業技術中心;2014年,河南中煙技術中心通過了行業安全管理二級企業達標驗收,并在行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得分排名上同比前進6位。
以國際一流為目標,用世界眼光和開放式思維,充分借鑒跨國公司研發中心的架構和運作模式,探索建立開放式系統創新模式,河南中煙技術中心不斷驅動發展,為品牌發展押足科技砝碼。
搭好一座橋 特色為先導
經歷法人一體化重組之后,河南中煙以近290萬箱規模躋身工業企業第一梯隊。對于河南中煙而言,做大只是發力的第一步,做強才是關鍵。
2009年,河南中煙調整發展策略,整合“紅旗渠”“帝豪”,明確“黃金葉”為品牌發展主力軍。
受品牌整合鼓舞的研發人員,即刻投身到配方升級工作中。
“問題來了,研發人員光顧各自打鐵,新配方出來后吸味不一致。”馬宇平指出,技術中心的骨干力量來自之前三個企業,原有的不同品牌存在著不同的吸味表達和感官評價,這不利于“黃金葉”品牌系列發展。
2010年,河南中煙明確提出,“黃金葉”品牌要實現趕超,必須傳遞統一的風格特征,做到能感知、好辨識、可傳遞、可記憶。
在河南中煙典范之作“黃金葉”(天葉)成功的基礎上,2010年,《彰顯黃金葉品牌風格特征關鍵技術研究》正式開題。
“這項研究,就是為了給‘黃金葉’品牌品質制定一份涵蓋特色、工業、生產等多方面內容的‘說明書’,形成統一的研發標準。”項目組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鄭州煙草研究院的通力配合下,技術中心從基礎、化學、工藝、材料等多個部門抽調人員進入項目組,加快攻關進程。
原料配用上,選用“上六片”技術,增強濃香物質的原始積累,針對河南煙葉燃燒性較輕的特性,利用納米肥提高含鉀量;
工藝加工上,根據濃香型煙葉耐烤的特性,延長烘烤時間,加強風吹去雜;
基礎研究上,梳理形成濃香品質五種成分的物質特性;
……
四年多來,項目組克服一個個技術屏障,在2014年順利完成結題報告,《彰顯黃金葉品牌風格特征關鍵技術研究》在當年榮獲中國煙草總公司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該項目的研究,填補了河南中煙多年來行業科技項目獎項的空白。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和應用,河南中煙建立了完善的“黃金葉”品牌技術體系,夯實了“黃金葉”品牌的科技支撐基礎。
“這項研究,讓河南中煙實現了項目研究帶動了技術升級,技術升級帶動了品類升級,品類升級帶動了品牌升級,有效促進了‘黃金葉’品牌實現從‘傳統品牌’向‘傳奇品牌’的轉變。”國家局科技司在鑒定報告中如此肯定道。
一個項目,如同架設了一座橋梁,通過特色引路,為河南中煙技術研發打通了一條快速通道。
據了解,依托行業重大專項及企業重點項目,一大批新產品研發、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應用科研項目全面開花:2014年,技術中心共取得各類科技成果35項,其中包括《親水型煙草保潤劑的合成及應用研究》《黃金葉品牌葉絲特色干燥技術研究》等省部級科技成果6項;技術中心申報專利235項、獲授權專利176項、發表論文14篇,承擔、參與行業標準項目10項,承擔總公司企業標準項目7項,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疏通兩條路 人興碩果豐
2012年至2015年,“黃金葉”品牌發展呈爆發之勢,成果豐碩。
按照國家局“品牌要做大、規格要做精、價格要上揚”要求,2013年,“黃金葉”(天香)、“黃金葉”(金如意)上市;2014年,河南中煙重點研發“黃金葉”(百年濃香)、“黃金葉”(金尚酷)、“黃金葉”(愛尚);2015年,河南中煙適時推出“黃金葉”(天葉細支)、“黃金葉”(天香細支)、“黃金葉”(福滿堂)、“黃金葉”(百年濃香典藏版)……
上市新品憑借其獨特的風格特色、典型的品類特色、準確的市場定位迅速形成了各價區的發展新亮點,市場表現良好,成為了支撐“黃金葉”品牌一二類卷煙發展培育的扛鼎之作。
“品牌崛起的背后,是人才活力的高漲。”技術中心人力資源部負責人介紹說。
2013年以來,技術中心打通了人才培養的內外兩條通道,提升了隊伍建設的向更高層次邁進。
在外部通道上,通過鄭州煙草研究院、河南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引進學術帶頭人,增強核心創新能力的突破。
鄭州煙草研究院煙草化學重點實驗室降焦減害技術研究課題組組長聶聰,掛職技術中心副主任。在這里,像聶聰博士一樣被“借來”的名師還有四位。聶聰告訴記者,產學研的深度結合不在一紙合同上,而在于人的交流,“技術中心就是研究課題的最前線,成果運用結果能夠隨時在生產線上進行實驗,理論可行與否能夠得到第一時間印證。”
“聶博士不光帶課題,還會在項目中,隨時指導技術中心新人的共性研究。在工作中還能享受到這種受教育的機會,對年輕人來說是很難得的。”技術中心基礎研究室負責人周浩說。
“企業搞科研,注重成果轉化應用,要把研究成果轉化成產品。”馬宇平介紹說,技術中心在邀請學術帶頭人掛帥親征之外,還會定時邀請跟研究有關的中科院、工程院的院士和研究員前來授課釋疑答惑,增強研究的橫向了解。
在內部通道上,針對技術中心領導崗位少、科研人員多的情況,技術中心在河南中煙黨組的批復下,全面打通技術人員晉升通道,實現管理、技術兩個技術通道,提高了科研隊伍積極性。
技術中心產品研究員王二彬是被技術中心聘任為主任工程師的基層研究人員之一。2015年被評為河南煙草第二屆“感動行業”十大人物的他,參與了“黃金葉”高端系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