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最近,很多人打電話給任衛兵,問“黃鶴樓”(三口品)什么時候上市。
任衛兵,湖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蘇州市場經理,給他打電話詢問的,多是蘇州消費者。一款還沒上市的卷煙,為什么有這么多人關注?
這要從蘇州煙草微信平臺3月份發起的“黃鶴樓”(三口品)消費者調查說起。
“工業企業在這款產品的研發中有疑惑,我們就在微信平臺幫他們發起了消費者調查,讓消費者參與到品牌研發中來。”蘇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卷煙營銷中心副經理李寧介紹說,他們在14205名報名者中隨機抽取200名參與調查,讓消費者對產品的包裝、香氣、價格等廣泛提出意見。
“我們最終的產品定型就充分尊重了消費者的這些意見。”任衛兵說,他在蘇州市場駐點十多年了,以前跟蘇州煙草有過很多次合作,像這樣深度涉及產品研發,還是第一次。
然而,對蘇州煙草來說,為品牌和消費者搭橋、組織消費者參與品牌研發,并不是第一次。
“讓消費者參與品牌研發,能提高品牌的市場適應性,更重要的是,這也是一個品牌培育的過程,在產品上市之前,市場已經預熱了。”蘇州市局(公司)局長、經理董桂林介紹道。
更為典型的是“蘇煙”(東渡順)研發的例子。
“東渡”曾是江蘇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徐州卷煙廠生產的一款卷煙,在蘇州有良好的市場基礎,后來在品牌整合時消失于消費者的視野。在新形勢下,蘇州煙草與江蘇中煙經過科學論證和充分溝通后,決定針對蘇州市場重新研發這款卷煙。
從2015年上半年開始,蘇州煙草通過微信平臺陸續在消費者中開展了品牌語征集、“我與‘東渡’的故事”征文、包裝偏好調研、營銷方案的優化等各類活動。
“可以說,這包煙從最初的設想到品牌語、包裝,甚至配方、營銷方案,消費者都全程參與。”江蘇中煙蘇州市場經理劉玲說,目前這款卷煙的研發成果大多來自市場、來自消費者,根據消費者調研的反饋改進,然后再調研、再反饋、再改進,成為這包煙研發過程中的“慣性動作”。
“我提供的品牌宣傳語得了一等獎,‘我與‘東渡’的故事’征文比賽也參加了。”一位微信名為“蕭蕭”的卷煙消費者告訴記者,他參與了“蘇煙”(東渡順)的研發意見征集,提出的一些建議也被采納了,比如,包裝的顏色、包裝上帆船圖樣的大小處理等,作為消費者提出的意見能影響生產研發,他很有成就感。
4月26日,“蕭蕭”又一次專門跑到附近的商店,咨詢能不能買到“蘇煙”(東渡順)。
記者點評
貴在找到與消費者互動的路徑
蘇州煙草的探索讓人自然而然想到了小米——超過60萬的“米粉”參與了小米MIUI操作系統的設計開發,MIUI每周的更新,就是小米與“米粉”合作的成果,幾乎每款小米新品的推出都能掀起粉絲追捧熱潮。
讓消費者貼近產品源頭深度參與,在提升產品市場適應性的同時,更值得關注的意義在于——在這個“體驗為王”的時代,消費者對產品鏈條的深度體驗,往往能引發關注、發酵為忠誠度。
這個“功夫”做好了,將不僅僅是“決勝終端”這么簡單。
只是,企業需要思考如何搭起臺子,更好地推動消費者意見與產品研發的聯動,如何建立一整套體系與消費者形成互動溝通?
蘇州煙草的探索,為煙草行業解決這一問題探索著路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