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摘要]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卷煙零售業態不斷發展,專賣管理面臨著許多新的情況和問題。如何實現對轄區市場的科學監管、有效監管,不斷強化終端管控能力,持續提升市場凈化水平,是煙草專賣市場監管工作需要解決的一個課題。在既有監管手段和方法基礎之上,引入零售戶分類管理法、區域分類管理法、時段分類管理法,是提升市場監管效率和水平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零售戶分類管理法、區域分類管理法、時段分類管理法
實施卷煙市場監管分類管理的基本目的在于進一步推進市場監管機制和方法的改革創新,健全完善市場監管體系,持續強化終端市場的管控能力,實現卷煙零售市場的科學監管、有效監管和動態監管,有效整合、科學調配市場監管資源,有力規范各類卷煙零售戶的經營行為。
一、市場監管分類管理法產生的背景
1.1卷煙市場環境的好轉
近年來,消費者維權意識不斷增強;另一方面,專賣部門持續深入開展打假打私,卷煙市場環境持續向好,轄區市場凈化率較以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讓市場監管分類管理法允許在這樣的環境中得以運用。
1.2監管執法資源緊張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卷煙零售戶數量呈現上升的趨勢,而市場管理人力量相對薄弱,人均管理數量較大,客觀上容易形成市場監管的簡單粗放。要真正實現走訪到位、檢查到位,借助分類管理可以科學安排檢查頻次,區別對待,有效提升市場監管工作的效能。
1.3市場監管職能的轉變
當前市場監管職能從之前單一的市場監管、證件管理、打假打私的職能逐漸向市場監管、基礎管理、團隊建設、證件管理、走訪服務等職能轉變。通過分類管理,可以根據零售戶的實際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監管或服務等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提升工作實效。
二、市場監管分類管理法概述
根據省、市局關于加強卷煙零售戶分類管理工作的安排部署,結合宜賓轄區市場實際情況,從不同的維度,可以制定三種市場監管分類管理法:零售戶分類管理法、區域分類管理法、時段分類管理法。
制定卷煙零售戶分類管理辦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據零售戶的守法經營情況、經營能力、所處區域、經營時間、經營模式等信息,確定分類,根據不同類別合理確定檢查頻率、時間,區別采用檢查方式和方法,確保各項市場監管指標的不斷提升,實現對轄區卷煙零售終端的有效監控。
2.1零售戶分類管理法
2.1.1 分類標準
根據工作實際,綜合考慮轄區內卷煙零售客戶的守法經營情況、對煙草的忠誠度、配合度等梳理零售戶分類的一般性指標(9個)和關鍵性指標(28個),根據零售戶對應指標情況將轄區零售戶分為守法戶(A)、輕微違規戶(B)、經常違規戶(C)、嚴重違規戶(D)四類。
2.1.1.1 守法戶(A)分兩級:A1、A2。
A1:二年內無違法記錄的零售戶,規范經營,服從管理,亮證經營,在卷煙消費者中信譽度高,未有消費者對其投訴、舉報現象發生,各級考核部門未檢查出違規卷煙。在明碼標價、警示牌、提示牌、資料保管等專賣管理事項中,高度配合的零售戶。
A2:一年內無違法記錄的零售戶,可以規范經營,服從管理,亮證經營,在卷煙消費者中信譽度高,未有消費者對其投訴、舉報現象發生,各級考核部門未檢查出違規卷煙。但在明碼標價、警示牌、提示牌、資料保管等事項存在問題的零售戶。
2.1.1.2 輕微違規戶。分兩級B1、B2。
B1:一年內有一次違規,服從管理,配合煙草執法人員進行執法檢查工作,對煙草依存度、忠誠度較高,不以經營非法卷煙為主要謀生手段,沒有造成惡劣影響并及時改正的零售戶。
B2:一年內有二次違規,或者一次性查處非渠道卷煙在50條(含50條)以內,服從管理,配合煙草執法人員進行執法檢查工作,對煙草依存度、忠誠度較高,不以經營非法卷煙為主要謀生手段,沒有造成惡劣影響并及時改正的零售戶。
2.1.1.3 經常違規戶。分兩級C1、C2。
C1:一年內有一次違規并造成一定惡劣影響,或者一次性查處非渠道卷煙在50條(含50條)以上,或者一次性查處走私煙、假冒卷煙在50條(不含50條)以內,對煙草忠誠度、依存度較低,能夠配合煙草執法人員進行執法檢查工作的零售戶。
C2:一年內有二次違規,或者一次性查處走私煙、假冒卷煙在50條(含50條)以上,給無證戶提供貨源,對煙草忠誠度、依存度較低,是重點明零暗批非法卷煙的主要銷售渠道,能夠配合煙草執法人員進行執法檢查工作,表面接受煙草專賣行政部門處罰,但屢查屢犯的零售戶。
2.1.1.4 嚴重違規戶(D)
一年內多次違規經營,拒絕、阻礙煙草專賣執法人員依法檢查、甚至暴力抗法,以銷售非法卷煙謀取非法利潤為謀生手段,從外地組織、販運或明零暗批非法卷煙,不按規定亮證經營,并在各級考核檢查中屢查屢犯,違反煙草專賣法律法規,被打擊處理后而拒不改正的。
2.1.2 監管方式
2.1.2.1 對守法戶(A1、A2)以提供服務為主,減少檢查頻次,減少對其正常經營的干擾,增加零售戶的信任度和依存度。每個月對符合此標準的零售戶檢查一次,并留存痕跡化記錄。
2.1.2.2 對輕微違規戶(B1、B2)要合理安排檢查次數,在管理方式上應以批評教育為主,感化零售戶,適當安排檢查頻次,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其向守法戶靠攏。每半個月檢查一次。
2.1.2.3 對經常違規戶(C1、C2) 要變換檢查時間和檢查方式,檢查頻次要密集,檢查方式要靈活多變,要打破常規檢查方法,采取交叉查、回頭查、錯時差等有效方式,使其摸不清檢查規律。
2.1.2.4 對D類零售戶要以嚴厲打擊為主。每周檢查兩次,在管理方式上要采取蹲點查、交叉查、回頭查、跟蹤查等有效的監管手段,在監管時間上應最大可能的使其處于我們的監控視線之內,不斷縮小監管真空。以打網絡斷源頭為目的,聯合有關執法機關對重點戶進行依法嚴厲打擊。
2.2市場分類管理法
2.2.1 分類標準
根據行政區域和不同卷煙零售市場的區域特點,卷煙零售市場可以設定縱橫雙向的“233”模式。
2.2.1.1 從縱向看,卷煙零售市場分為城鎮市場和鄉村市場2類,城鎮市場分為重點監控市場、一般監管市場和正常管理市場3類;
重點監控市場是指卷煙交易或物流發達、集中的區域,違法行為發生頻率高、查處難度大。如批發市場、商業中心、貨運場、車站碼頭等地區;
一般監管市場是指卷煙交易市場相對比較活躍或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區域,違法行為發生頻率一般、查處難度一般。如城鄉結合部、城鎮主干道、旅游景點等地區;
正常管理市場是指卷煙交易市場活躍程度一般,監管難度不大的區域,違法經營行為偶有發生、監管難度不大。如居民區、學校醫院周邊、城市一般街道等地區。
2.2.1.2 從橫向看,每一類卷煙零售市場分為重點監控戶、一般監管戶和正常管理戶3類。
重點監控戶是指上年度發生過兩次以上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的零售戶以及卷煙銷量在本地區排名位于前10%的零售戶。
一般監管戶是指上年度發生過一次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的零售戶以及卷煙銷量在本地區排名位于前10%至前30%之間的零售戶。
正常管理戶是指上年度未發生過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的零售戶以及卷煙銷售在本地區排名位于前30%之后的零售戶。
2.2.2 監管方式
2.2.2.1 重點監控市場、一般監管市場實行集中檢查模式,即日常市場檢查以稽查大(中)隊為主體進行。要建立錯時檢查制度,根據市場凈化率的變化情況和零售戶的經營特點,每月不定期組織“夜間”和“節假日”的突擊檢查。要建立聯合檢查制度,針對卷煙售假和無證經營行為,每季度不定期與工商部門開展聯合檢查。AA類戶的檢查頻率要在每月四次以上,AB類戶的檢查頻率要在每月2次以上,AC類戶的檢查頻率要在每月1次以上。BA類戶的檢查頻率要在每月2次以上,BB類戶的檢查頻率要在每月1次以上,BC類戶的檢查頻率根據實際情況設定。
2.2.2.2 正常管理市場實行雙人為主的檢查模式,即日常市場檢查以兩名稽查人員為主體進行,在市場出現異常情況或突發狀況時,進行集中檢查。要建立錯時檢查制度,每季度不定期組織“夜間”和“節假日”的突擊檢查。要建立聯合檢查制度,每季度不定期聯合工商部門開展聯合檢查,集中打擊卷煙售假和無證經營行為。CA類戶的檢查頻率要在每月1次以上,CB類戶和CC類戶的檢查頻率根據實際情況設定。
2.2.2.3 農村市場實行雙人為主的檢查模式,輔之以必要的集中檢查。對于距離較遠、交通不便的農村地區,要根據實際設立檢查點,通過稽查中隊輪流駐扎的形式對農村市場進行檢查。DA類戶的檢查頻率要在每月1次以上,DB類戶和DC類戶的檢查頻率根據實際情況設定。對農村零售戶的管理要突出“服務、教育、引導”,要加強農村市場零售許可證辦理的服務工作,協助銷售部門推進農村零售點的合理布局,要為農村市場提供適銷對路的卷煙,要對農村零售戶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通過發放傳單、案例講述等方式,引導農村零售戶守法經營。
2.3時段分類管理法
2.3.1 分類標準
根據卷煙消費季節差異進行劃分。消費季節差異主要是根據市場消費的實際需求來制定重點監管方案,比如中秋、國慶、元旦、春節等,尤其是中秋、春節。節前是卷煙消費最旺盛、市場最活躍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是案件經營的最佳時期。
不同區域不同時間段差異主要是針對集貿市場、夜場、娛樂場所等,它們的經營時間是專賣管理所工作時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