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姚講姚說課堂公眾號報道 2017年2月22日,國家煙草專賣局辦公室印發《關于做好2017年經濟運行調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及品牌進退管理,采取分類管理。
一是重點品牌,采取“一牌一策”,寬嚴并舉,精準扶持。
二是非重點品牌,原則上不再增加新的規格,執行“進一退一”。
三是原則上不再增加新的品牌。
對于新增規格產品,對新產品定價有明確規定,那就是要高于該品牌對應價類中骨干規格的價格。
從此次品牌進退管理看出,對重點品牌有特殊照顧傾向,對新增品牌采取控制措施。
同時,對于新增規格做了明確規定,那就是要高于原來主導規格產品價格。
同時,為了能夠促進規范新品,還對細支煙、爆珠煙、短支新品做進一步細化。
對于細支煙、爆珠煙、零售指導價要定位在250元/條以上;短支煙新品必須為一類卷煙。
從國家局對新品調控措施來看,主要目的是貫徹落實2017年全國煙草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不移提結構,堅定實施“大品牌、大市場、大企業”發展戰略,認真落實“品牌要做大、規格要做精、價格要上揚”工作要求,進一步優化市場資源配置,加強品牌管理,提高重點品牌和主導規格集中度,促進形成品牌良性競爭格局。
2016年,重點品牌表現并不理想。
2016年,三類以上卷煙銷量排名前15位品牌共銷售卷煙2922.41萬箱,同比減少216.81萬箱,下降6.91%。
以上重點品牌(共31個)合計銷量3932.08萬箱,同比減少241.66萬箱,下降5.79%,占全國總銷量比重83.68%,同比下降0.15個百分點。
這里令人不解的是,為什么還要出臺這樣一個政策。
筆者翻開歷史資料,重讀2014年全國煙草工作會議報告,對于品牌規格管理有很詳細的描述,具體內容是:
“建立完善品牌規格創新淘汰機制。按照“品牌要做大、規格要做精、價格要上揚”的要求,制定實施導向更為明確、管理更為精細的行業卷煙品牌規格管理辦法,健全優勝劣汰市場化退出機制,著力打造一批定位清晰、風格突出、技術領先、效益良好的重點規格,每個品牌銷量和銷售收入前三位主導規格所占比重力爭保持在70%以上;鼓勵卷煙工業企業研發新產品、淘汰小規格,原則上品牌規格20個以內的要進一退一、30個以內的要進一退二、40個左右的要進一退三;防止因片面追求品牌數量、片面追求市場擴張、片面追求生產規模,而拉低品牌價格、攤薄品牌價值、損害品牌形象。”
大家從2014年全國煙草工作會議報告,可以看出,已經明確規定品牌規格創新淘汰機制,很具體,很詳細,也具有操作性。
可為什么到了2017年還需要重提品牌進退機制呢?
可能有人會半開玩笑地說,畢竟是原則上。
難道2014年所描述的內容,不管用了?
還是2014年之后,只有2014年執行了一年,從2013年新品規格數100個,降到了81個。可在2014年全國煙草工作會議上強調的內容,在2015年、2016年根本沒有執行?
最后形成了一個比較怪的現象,不是品牌規格數減少,而是出現百花齊放,亂象叢生,甚至到泛濫程度來說都不為過。
2016年,新增新品開發規格168個,也就是說,煙草行業卷煙規格總數逼近1500個!!!
有的商業企業在銷規格數量多達400余個(不含進口煙),有的一年就增加60多個。
新品的不斷推出,不僅讓客戶和消費者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影響了品牌形象,而且擠占了老產品的市場份額,削弱了品牌的影響力,客觀上造成了營銷資源的巨大浪費。
為什么有令不行,還偏向虎山行!
為什么一個會議報告強調內容,或者一個通知文件,是不是只有當年有效?
至于其它年份呢?
筆者不敢想,也不敢多想。
你是怎么想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