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最近在網絡上熱傳“華為將進行改革,清退34歲以上的員工,且沒有退休金”的消息。更有“內部”消息曝出相關細節:華為中國區將清退34歲以上的維護人員和40歲以上的程序員。不少網評抨擊華為“對員工不負責任,用而不養”等。
順著這根“八卦藤”,我進行了信息搜索。華為總裁任正非的一份電郵講話中說:華為要進行主動淘汰制的改革,淘汰“不奮斗者”,達到“多產糧食”(增加效益)的改革目的。前不久其本人又表示:華為沒有退休金,華為是靠艱苦奮斗持家的,如果大家都不奮斗華為就垮了,所以華為不可能為不奮斗者支付什么,并將繼續淘汰“不奮斗者”。
如今改革是個熱門詞,從中央到地方再到個體,都洋溢著“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改革氣息。但改革二字說易實難,必將涉及機構、人員、管理機制的重新洗牌,必會有受益者和受害者。而趨利避害又是本能,所以往往改革將來未來時,輿論之風卻已肆起,受害者大罵企業無德,受益者閉口不言,無關者指責企業“瞎折騰”。
如今,煙草行業“雙控”壓力未減,市場形勢日益嚴峻,不少單位都面臨著不得不改的壓力。改革并不是簡單的通過減員來降低成本,而是要讓企業瘦身,讓機構扁平,職責清晰,讓專業的人走上專業的崗位上。改革不是企業病入膏肓,而是企業在前進的路上總結反思,歇歇腳治治病,以便放下包袱,重新輕裝上陣。
筆者曾在美的集團進行過半年的實習,其扁平、高效的管理和運作模式至今難忘。舉兩個例子,一是合同文件的制作,白天我開發一個營銷網點,第二天一早廣東總部就能把蓋好章的合同正本郵到浙江寧波的辦公室。第二件是費用報銷,通過辦公系統把發票照片和報銷說明填進去,第二天錢就能匯到卡里,而發票則貼好后由前臺統一郵寄給總部。簡言之,總部給一線提供保障支持,一線員工全力主抓業務,沒有一點多余。
對比當年的美的,如今很多企業卻是身臃體重,網絡專門有個詞叫做“身沉”。其實無論是華為還是美的,亦或者我們煙草企業,隨著時間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這是企業生命歷程里的生老病死。臃腫的機構和層級就像是血栓一樣,會慢慢堵塞住大腦和肢體的連接,最后頂層看不到底層的疾苦,底層聽不到頂層的指示。這時企業就必須得改革了,否則只能企業和員工一起完蛋。
而優秀的企業就在于其眼光和格局,能夠未雨綢繆進行戰略布局。就像現在常說的“多運動,能靠運動解決的絕不動手術”。所以從這點來看,華為的這場改革,最多是屬于“運動”,而非“手術”。
而作為員工,則要正確看待改革,用平常心迎接改革。被辭退了,悲春憫秋是沒用的,要明白改革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要反思自己為何掉隊了。留下來了,更要發奮努力,要有緊迫感,因為改革的周期只會越來越短。
所以在知識高速發展的時代,改革這件事沒有對和錯,只有掉隊了和沒掉隊之分。我有位老同學在華為作HR,她跟我總結,現在知識更新很快,在IT領域大四畢業時大一的知識就已經淘汰了,所以在華為要么是你更新知識,要么是企業更新人,不適用的員工留下來只會耽誤了雙方。就像 “卸磨殺驢”這個問題,外界總以為是驢子老了就要殺掉吃肉,實際原因是電磨面機出現了,驢子終于失去了提供勞動力的最后機會,所以就只能離開了。”
修葺屋子必然是晴天,努力還需在當下。我們煙草人也要學習華為的“主動淘汰機制”,在社會淘汰自己之前,主動出擊,迅速更新自己,不斷淘汰過去的自己,迫使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通過自身的不斷改革給國家和企業帶來更高的效益。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