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花三悅公眾號報道 在開門不紅、旺季不旺成為煙草的新常態之后,1000元的結構提升讓所有的大品牌(分析以規模主導型品牌為主)都更進一步緊張起來、動員起來、著急起來。
評價今天的規模主導型品牌,可以用兩把尺子來“對號入座”,一把是單箱批發均價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另一把是主力產品結構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用2016年29200元的全國單箱批發均價以及各個品牌同期的單箱批發均價對比——31個重點品牌中有21個單箱批發均價低于平均水平,有20個主力產品結構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也就是說,一多半的重點品牌其實都有結構上的掉隊,沒有跟上全國結構整體上移的步伐。
需要說明的是,規模主導型品牌已經不能簡單地規模的大小來加以判斷,過去幾年,以利群、芙蓉王等為代表的價值主導型品牌依靠規模的快速做大,已經成長為兼具規模、結構優勢的大品牌,反過來一些小品牌同樣因為結構的偏科而缺乏價值感和話語權,這些品牌不僅缺乏體量規模的基礎,也看不到規模成長的空間。
在銷量增長不可持續的背景下,今年全國1000元的結構提升幾乎成為最有可能也是必須完成的“第一目標”——商業會把這種壓力迅速而直接地推向市場、反饋品牌——那些價值保持領先的品牌,將會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際遇,真正需要操心的是基礎、狀態和節奏之間的平衡;但對于規模主導型品牌,規模的支撐無法說服商業結構的讓步,壓減低結構產品(低于當地結構水平、低于結構提升目標)的投放是必然選擇,這會極大地縮減這一類品牌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機會。
因此,規模主導型品牌未來的發展,只會建立在商業的結構“確保”之后,在不影響結構提升這個大的前提下,而支持的程度將會取決于銷量與結構的計算。
具體到1000元的結構增長,對應2016年全國29200元的單箱均價,需要接近3.4%的同比增長,遠遠高于2016年2.1%的增長幅度,即便800元的保底數也至少是2.7%的同比增長。考慮到規模主導型品牌的結構水平,800元、1000元至少提出了6%以上,甚至于8%-10%的增長要求。如果用規模主導型品牌2016年結構提升的步伐來加以對比,只有中華、黃金葉、黃山、南京、黃鶴樓、玉溪等少數幾個品牌達到了1000元的合格線。
同時,單項批發均價增長1000元之后也相當于給結構生存設置了120元/條的基準線、起步價,并直接轉化為規模主導型品牌所必須面對的目標和壓力。然而,商業的態度并不會以品牌的決心為轉移,短期內要獲得稍事喘息乃至于進一步的機會,取決于“三個方面”:
第一,反復確認規模的價值。2017年,4730萬箱的銷量目標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坐標,同時稅利增長也需要銷量、結構兩個方面的同步支撐,這就決定了商業對于銷量規模有一個基本的底線,這在一定時期內可以看作是規模主導型品牌的安全邊界。完全脫離了規模的結構,不過是畫餅充饑,現在需要做的,是向商業證明你在規模上的價值和不可替代性,這需要具體到點的測算與判斷。
第二,高于外部預期的供給。努力推出更高結構的產品,是所有規模主導型品牌的必然選擇,但市場的支持需要兩個方面的超出預期。一個是品牌所提供的結構供給,需要有前瞻性和提前量,不能比著商業1000元、800元的結構提升來供應,不能搞成總是碾著目標在跑。另一個是面向結構提升所提供的產品最終呈現出來的質量和效果,需要讓消費者看到和其它的品牌“不一樣”,相信“不一樣”,用“不一樣”來換取結構上的信任。
第三,提供市場需要的信心。坦率地講,我們現在對規模主導型品牌的態度有一些曖昧,既無法抽離多年累積下來的情感,也難以確信這些品牌可以走得更遠。過去幾年所遭遇的艱難,不過是還原了結構提升的困難,以及大家在態度上的搖擺。到了今天這樣一種連商業都用空前指標壓力的環境之中,品牌所需要做到的,不僅僅是讓大家看到你的努力,更關鍵是相信你的努力會有結果。
站在產業層面,結構提升不只是價值品牌的規模做大,也包括規模品牌的價值做強,這里面包括兩個關鍵,一個是從市場的角度做好需求對接,另一個是以體制的自覺確保承市場承受。不過,就短期的效果和當期的壓力而言,商業一定會優先選擇價值品牌的規模做大來支撐結構提升,今年的存量重組,今年的此消彼長,今年的犬牙交錯,很有可能跳出某個品牌或者幾個品牌的范圍,升級為一類品牌對另一類品牌的置換替代。今天,價值主導型品牌會把規模主導型品牌的市場和地盤繼續一點點接管過來,用看得見的結構拖累把它們的規模優勢一點點瓦解掉,
這就意味著,1000元讓規模主導型品牌沖上去才活得下來,跑不動就死得難看。
事實上,大品牌的發展本身就到了一個需要重啟,也必須重啟的時間窗口,依循舊路已經難以為繼,結構的停滯不前讓跑不快只是病灶表象,跑不動才是必然結果——過去在結構上一再的鎩羽而歸,既有方法的不對路,也有環境的不支撐——但更重要的是還沒有到背水一戰的地步,一旦遇到結構往上走的努力,就會讓大家迅速調轉槍口去鞏固規模的基礎,喪失了結構往前走的決心和韌勁。
今天的1000元,相當于用一個外力幫助規模主導型品牌做出決斷,把心里面那點猶存的一絲僥幸打破踩爛。或許若干年之后,回過頭來看,我們會感嘆2017年是品牌發展的分水嶺,一些品牌倒下去了,另外一些品牌成長了起來,用看似溫和實則劇烈的方式完成了品牌的置換升級,撬動這一切的就是這1000元。
所以,1000元的結構提升對品牌的當下是難事,對行業的長遠是好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