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花三悅公眾號報道
在云南大本營點燃“星星之火”之后,“初心”以極大的力度、極快的速度、極高的強度鋪開全國,到處都是“初心”的聲影,看得出玉溪背水一戰的決心。只是,“初心”的價值設定、產品設計并不是一邊倒的看好,和同檔同類產品相比也沒有明顯的比較優勢,“星星之火”難成燎原之勢。這倒不是看空“初心”,而是提醒玉溪對可能出現的困難要有更加充分的準備。
因為,“初心”相當于玉溪自己把自己逼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
從“軟玉溪”被提稅順價折磨得一降再降開始,市場就期待玉溪給出解決的方案,量的矛盾幾乎上升到了事關玉溪生死的高度,“初心”是不是對癥的“藥”,到底管不管用,最終還是需要市場給出答案。盡管不能以這短短幾十天時間對“初心”的未來做出武斷的結論,但還是可以推演出未來的幾種可能性。
第一種,勢如破竹、攻城拔寨。這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態,基于玉溪強大的品牌號召和動員能力,匹配足夠的渠道支持,“初心”在很短時間做到市場勢能和品牌口碑的雙重釋放,立竿見影地解了玉溪的一時之困。不過,這里面有兩個必然的“無法回避”,一個是結構的下降、價值的拉低“無法回避”,另一個是對“軟玉溪”消費群體的部分分流“無法回避”。如果處理不好,玉溪很有可能自此走上了普一類品牌的不歸路。
第二種,不溫不火,繼續叫好不叫座。和之前的“莊園”一樣,哪怕一開始有不錯的口碑和勢頭,但就是缺了那口氣、那點運,活活給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現在的格局,不僅其它品牌不再像過去那樣對滇軍充滿敬畏,市場也用自己的選擇讓滇系在高端市場和二類煙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而且,按照玉溪現在的局面,“初心”走的是密集鋪貨、高頻點火、快速起勢的路子,一旦不能形成穩定的重復購買,后面的路就會越來越艱難。
第三種,激發其它大品牌加持200元價區,“初心”沖出來將付出以更大的代價。200元價位是提稅順價騰出來的空白價區,之前普一類的大品牌們之所以遲遲沒動手,我的理解,既有基于現有產品體量規模的牽扯,又有結構往下走的顧慮。不過,只要“初心”一有好的起勢,其它品牌將會迅速加入戰場,再加上碎片化語境下消費者注意力的分散,玉溪將面臨極大的競爭壓力,看起來動手很快的新價區將會慢慢打成一場拉鋸的消耗戰。
第四種,為他人做嫁衣,讓自己當炮灰。“初心”的加入,對于做大200元這塊蛋糕肯定是重大利好,但卻并不能保證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除了已經有跑在前面的品牌累積了相當的勢能,現在不再是哪個品牌就可以一呼百應的階段,“初心”很有可能讓玉溪扮演了教育消費者的角色,卻給200元的其它品牌做了嫁衣,不但自己上不了量,還把品牌價值拉低了一大截。搞不好,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當然,市場的瞬息萬變并不會如此沙盤推演般條款化,玉溪走過的路也未見得比今日輕松多少,我所表達的不過是對玉溪的擔心與關心,正如就銷量說銷量,應該如何看待玉溪和玉溪們的『下降』?說的那樣,中國煙草需要玉溪這樣的大品牌,現時的環境也不允許另起爐灶重新培育出一個新的玉溪,這是一個基本的認識和前提。
表面上看,玉溪現在的困難是增長的壓力,集中反映為“軟玉溪”在提稅順價之后的當頭一棒、急轉直下,然而冰凍三尺自然非一日之寒,“軟玉溪”的問題也是一拖再拖的結果。沒有人會主動承認自己固步自封,不換一個角度又如何知道已經OUT?比如說,云南品牌、云南風格是不是已經脫離了市場需求?“初心”的“初心”又是不是還在自顧自說?你給的又是不是消費者想要的?
所以,“初心”只是一小步,不管對與錯,都迫切需要玉溪的下一步以及下下一步。
第一,“上善若水”的故事要常講常新。單論品牌文化的塑造,玉溪其實是走在行業前面的,“上善若水”既有文化底蘊,亦有群眾基礎,前些年對圍棋的支持也是相得益彰、聲勢齊鳴。只是這些年,“上善若水”的聲音小了,味道也淡了,一小再小、一淡再淡帶來了玉溪品牌的空心化,不斷地在消費者眼里失去了光彩,也失去了吸引力。如何為“上善若水”注入新的內涵是一個問題,但這個問題的前置是為什么不繼續講好“上善若水”的故事?
第二,玉溪的價值走低是一個日積月累的疊加,重塑起來也將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莊園”、“田園”的遇阻受挫,再疊加上“境界”、“和諧”的腰部乏力,讓玉溪在超高端、高端“兩個市場”雙雙排在10名開外,這甚至會讓“軟玉溪”的問題都有那么一點點無足輕重。現在到了“初心”這一步,如果不能扭轉持續太久的市場頹勢,不能扭轉提稅順價以來的零售客戶盈利不足,不能扭轉消費者對品牌固化、老化、矮化的“三化評價”,本指望用來救命的稻草說不定就壓垮了駱駝。
第三,如果總是從銷量找問題,肯定找不到問題。“軟玉溪”的銷量下滑當然是問題的表現形式,但根子在于價值認同、口味風格和市場地位的邊緣化——隨著普一類在過去十余年間快速的規模化、普及化、平民化,今天的“軟玉溪”和十年前的相比,市場價值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另一方面,今天的消費者對于玉溪再也過去那種崇拜和迷信,追求舒適度和強調滿足感的背道而馳讓品牌與消費者漸行漸遠——換句話說,即便“軟玉溪”企穩回升甚至恢復性增長,也不能根治玉溪的問題。
第四,“軟玉溪”的問題,需要更鮮明的態度。今年前兩個月,“軟玉溪”有了企穩回升的勢頭,但這只能階段性、局部性緩解矛盾,對于“軟玉溪”的未來,一要傳遞給市場足夠的信心,防止“軟玉溪”持續的自由下滑;二要從根本上解決零售客戶不賺錢的問題,不能因為銷量的壓力綁架零售客戶的利益;三要最大力度切割與“初心”的消費群體,如果只是“軟玉溪”的消費者轉移到“初心”,對行業、對商業、對品牌都是得不償失。以玉溪的長遠計,對“軟玉溪”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不管怎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事情,做不得。
第五,打不開“30+”的大門,玉溪的未來就不清晰。在玉溪現有的產品構成中,除了“軟玉溪”、“硬玉溪”這兩個核心的普一類基座,其余及以上已經塌陷至不及8%的產品比重,隨著結構提升的產業需求與消費升級的市場需求的“雙重剛需”,如果沒有30元及其以上關鍵價位的產品支撐、市場支撐、價值支撐,一旦遇上“30+”價位的集中釋放,新一輪強品牌置換瞬間顛覆現有的品牌格局。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外界對于“初心”以及玉溪最大的不解,最大的擔心。
說來說去,玉溪可以創作出“初心”,但是否流行,只會取決于大家的需求。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