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15年5月31日,北京“史上最嚴控煙令”就要鳴哨開跑了。其實,“史上最嚴控煙令”已經持續預熱一個多月之久,從《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自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到通過撥打全市統一舉報電話12320及“無煙北京”微信公眾帳號進行投訴;從公民票選“控煙手勢”,到T3機場向外界宣布關閉吸煙室;從“帶頂兒、帶蓋兒”的地方都要禁煙,到執法人員自6月1日起開始上街執法……這一切都說明,北京這回是來真的了,而不是做做樣子。不過,令人擔心的是,這回會不會仍然像當初北京行人過馬路闖紅燈要罰款一樣,炒得很熱,眾說紛紜,可是,過了熱度之后,便無人問津了。
?
控煙,對于社會而言是件好事,北京這次控煙關注的重點從吸煙者個人轉移到公眾,尤其更為關注婦女兒童。這看似是很好的設想,但是,年年說控煙,每年總結下來,說好聽點兒,也只是”喜憂參半“而已。近幾年世界無煙日的主題也變化不大,“煙草致命如水火無情,控煙履約可挽救生命”,“生命與煙草的對抗”,“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提高煙草稅“等。想控煙,就不要歪曲了路子去從煙草上找文章,而應該從控煙自身找問題,探究控煙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根源。
近幾年,全國各地又是出條例,又是出制度,還有戒煙門診,控煙教育等,都是大有可為的。可是到頭來,我們看到的始終是風風火火出臺控煙條例之后,有關部門不作為,紙上談兵、光說不練的一副空架勢。這一切都與煙草無關,這是控煙部門工作的失職。既然要執行一項規范制度,就應該以身示法,親歷親為,而不是能打幌子就不去干實事兒。
控煙工作不是“史上最嚴”,也不是簡單的“不可以、請停止、我介意”這三個“控煙手勢”可以詮釋的,而是全社會上下的配合,有關部門徹底的監管,公民煙民自覺的意識,就此形成一套系統的控煙體系。只有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熱乎勁兒,那什么事能做得長久呢?
控煙,不該風風火火,而是腳踏實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