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在中國,政府似乎喜歡用漲價的方式來給我們上課。比如,水電費上漲,為了讓居民養成節約資源的好習慣;停車費上漲,為了讓人們形成綠色出行的環保意識;房價上漲,為了讓普通大眾有“這就是城市化需求,是剛性需求”的認知;總之都是為了提升公民素質,而現在煙稅煙價上漲,是為了什么?
【資料】自2015年5月10日起,卷煙批發環節從價稅稅率由5%提高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從量稅。所有在銷國產卷煙和進口卷煙批發價格上調6%;建議零售價格按照零售毛利率不低于10%的原則由各省級局(公司)確定。
煙稅上調,煙價上漲,直到現在,仍然是焦點。一位學者說了這樣一句話,“稅收‘吃緊’,煙稅‘緊吃’”。這句話徹底地揭開了此次價稅聯動的謎底。
那么,為什么提稅順價這種事總是打著控煙的幌子?
一、研究顯示
煙草價格每增長10%,放棄吸煙的成年煙民增加3.7%,放棄吸煙的青少年煙民增加9.3%。
如果將中國2009年5月提高的煙草稅率轉移到煙草價格上,政府不僅會增加至少500億元的財政收入,還會減少18億包的卷煙消費,210萬吸煙者也將因此戒煙。
二、專家意見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稅價聯動的調整方式最突出目的就是為了控制煙草消費,同步調整卷煙批發價格就是將價格變動傳導到零售層面,從而達到控煙效果。”
國家煙草專賣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保江,“這次調整也有望帶來卷煙需求量和消費量的下降,進而導致卷煙產量減少。”
所以,在中國,中國式的控煙總是有一種強大的依賴癥,即它的“頑癥“——尤其喜歡依靠煙草提稅順價來達成控煙目的。即使這個目的也很難達成,但是總不乏任性的”說辭“:我們希望同發達國家一樣利用增稅漲價形成全民禁控煙的意識,讓人們遠離二手煙,同時讓更多的人成功戒煙!
如此看來,“提稅控煙”有大好前景,我們理應鼓勵支持,但實際效果真的有那么好嗎?
從2009年大幅提高煙稅以后的6年來,我國煙草銷售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在不斷增長。2010年—2014年,我國煙草行業累計實現卷煙銷量分別為4684.12、4825.24、4945.02、4999.62和5099.04萬箱。
因此,如果不去嚴格執法,有力懲處和宣傳教育,單只從經濟手段下手達到控煙目的,還是很難的吧?另外,若真是靠提稅控煙,那2009年卷煙提稅時,控煙效果在哪兒?
價格上漲,大多數煙民依然淡定,壓根兒不會在意多漲出的“10%”。真正影響到的只有經濟條件差的,而且有毅力去戒煙的煙民。而全國3億煙民,又有幾個會有所“覺悟”,放棄抽煙呢?
吸煙是個人行為,只要沒影響到別人,就沒必要去阻攔。煙民,也要做有素質的煙民,不要讓別人被迫吸入你的二手煙,不要讓別人對你投來厭惡的眼光。與其火急火燎偷偷摸摸冒著被批被罰的危險大口吞吐,不如找個空曠無人的地方,抽上一根,慢慢享受。抽煙不是解決生理需求,也不是掩蓋寂寞,而是一種生活情趣。
筆者認為,控煙,就是減少公共場所二手煙。減少公共場所二手煙靠的是全齡段的宣傳教育、嚴格的執法和有力的懲處;靠的是你自覺掐滅手上的煙頭;靠的是社會大環境下人們的控煙意識。而提稅漲價是一種強硬的手段,就像6月1日起即將執行“史上最嚴控煙令”的北京一樣,一刀切且強硬的管制,未必有效果。凡事還是需要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要么不管,要么嚴管”。我們畢竟是在煙文化特別濃郁的中國談控煙,不要依賴成癮,頑癥不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