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評論 據史書載:春秋時期,楚國人手中有白寶,而不視其為寶。后來,經過觀射父和左史倚相等人的廣泛宣傳,才認識到了白玉的可貴之處,白玉終于成了楚國的至寶。從此之后,人們就把觀射父這類賢明而有先見之識的人贊作“寶臣”!
楚人不知白玉,棄而不用,拿現代術語來講就是“浪費資源”。觀射父等人宣傳白玉的價值,用今天的話來說也就是:發現了楚國的資源優勢,或者說,使白玉成了楚國的“拳頭”產品。今天,人們的認識向前推進了。大家都會覺得自己身邊不僅有個自然資源問題,還有個“人才資源”的問題。
如今,在煙草行業要做當代“寶臣”的典型事例不勝枚舉,筆者在此僅舉武漢卷煙廠一例。他們將占整個技能隊伍80%、擁有160人的高技能人才隊伍,視為手中之寶,努力挖掘這座“人才資源”礦藏。讓他們發揮“師帶徒”現場作用,參加行業內各類技能大賽,當好技能的“領頭羊”。該廠兌現高技能人才的多維度獎勵政策,為其先進工藝技能、先進操作方法等成果開辟申報專利的渠道,積極引導和鼓勵成果實現專利化,實現企業和高技能人才的雙贏。
應該說,在現代社會,人才的“礦藏資源”要比自然界里的礦藏資源更難發現一些,沒有什么設備可以用作檢測。而選拔出的優秀人才,收集到的“金點子”,拿出更多的“拳頭”產品,又是我們今天憑市場競爭法則生存所不可缺少的條件。如果我們的領導干部,手中“有寶而不知,得寶而不識,無寶而不求,棄荊玉而喜燕石”。那么,這就不單單是一個認識上的問題,也反映了領導干部的素質問題。
有位偉人說過,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今天我們要給這句話加上一個字:“人才是第一個可寶貴的”。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我們只有清醒地、積極地應對,努力挖掘“人才資源”礦藏,有意識地改善吸引人才的條件,而不是滿足現狀;有胸懷和遠見地懂得修繕自我,而不是習慣用挑剔眼光審視部屬。能敬人者才能成大器。煙草企業在爭搶產品市場的同時,也要網羅人才,培養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
古人曾經說過:“量足以容君子,識足以辨小人,可以為大臣。”很明顯,不管是人才資源,還是自然資源,既是開發性工作,就要花費氣力,像武漢卷煙廠那樣做當代的“寶臣”。璞玉哪有不琢而成器的道理,人才也一樣。正是基于這種意義,我們說:資源可貴,“寶臣”更可貴!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