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近幾日,一段“電梯內勸阻吸煙遭暴打”的視頻在網絡廣泛流傳,并登上新聞實時熱搜榜,很快燃爆網絡,引起網民關注和熱議。
事件回放:
據媒體報道,10月21日上午,在事發地河北廊坊燕郊鎮的某社區,李女士帶著孩子回家,打開單元門后,男子吸著煙跟著走了進來。電梯門打開后李女士對抽煙男子進行了勸阻,說了句“您最好別再電梯里吸煙,在樓道里吸煙也就行了。”不想對方說了句“你管啊,我怎么不能吸煙了?”,接著便對李女士拳打腳踢。男子在電梯內追打李女士,接連用拳頭猛擊李女士頭部,打完人揚長而去。這一幕,被女子年僅幾歲的孩子全程親眼目睹,在旁邊嚇的直哭。事后,當地公安部門對事件展開調查,并要求抽煙男子自首。并且此事件還驚動了公安部,“@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微博對此也進行了轉發。
誰是誰非?網上聲音各不同
“阻吸煙遭暴打”這一事件本身是非分明,卻也引發了一系列爭議。
媒體記者就此事件采訪了多位市民,大家對此都義憤填膺。認為該男子的行為太惡劣,在電梯內吸煙本身就不對,不聽勸阻反倒打人,已經超出了道德所能容忍的底線,必須繩之以法。而且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基本已成社會共識,這樣的暴戾行為是對法律法規的公然侵犯,是對公序良俗的公開挑戰。
對于此次事件中挺身而出勸阻吸煙的李女士,不少人紛紛點贊,多數人坦言,如果是自己遇到類似情況,會選擇沉默。也有些人質疑李女士勸阻中是否采取了不恰當的方式。比如在勸阻的態度上是否友好,還有視頻中李女士追出電梯,不顧留在電梯內的孩子,手都差點給夾到。甚至有人說,“為什么別人不遭打而她遭打?她管好自己的嘴會遭打?”更有微博大V發言,認為做母親的首要是保護孩子,在這一事件中母親沒保護好孩子,因此“再打一頓也可以”。
當然,還有部分網友,站在道德和現實的中間,發表了自己更獨到的見解。雖然李女士對不文明吸煙說“不”的行為很贊,但維護自身權益也不容小覷。在雙方力量比較懸殊的情況下,弱勢群體應該懂得保護自己,因為維護自身權益也是維護社會秩序。還有網友語重心長的說:“提醒當媽的獨自一人帶著娃時盡量不要強出頭,別忘了那個北京街頭摔小孩的事兒啊。”
倡導“文明吸煙”:吸煙有“禮”才有“理”
綜合所有觀點,無非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視頻中男子在公共場所吸煙并打人的強烈譴責,二是對被打女子在勸阻吸煙的態度和方式上的爭議。
小編認為
首先,站在社會的角度,抽煙有害健康無庸置疑,在公眾場所抽煙更是一種不文明行為。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公眾場所相關禁煙規定,維護社會秩序和環境。遵守控煙法規,做一個文明守法的公民。
其次,站在煙民的角度,吸煙是個人的自由和權利,我們應給予理解和尊重。但是對于煙民來說,也要講究吸煙有“禮”,并尊重不吸煙人群的訴求。也就是說,我們尊重煙民的吸煙權利,但更加倡導“文明吸煙”的準則。煙民和非煙民之間,相互理解和尊重,才不會站在對立面將矛盾升級。像視頻中的男子,在電梯這種封閉的公眾場所,抽著煙卷兒本身就是違法的,還不聽勸阻暴力打人,就應該受到社會的譴責。
對于李女士勸阻公眾場所抽煙這種行為,是沒有錯的,我們應該支持。但前提是要講究方式和方法,從勸阻的態度和語氣,都盡量要做到文明有禮在先。在保證自身權益的同時,尋求更合理的方式對不文明現象進行糾正,以減少自身的傷害和損失。
另外,站在法律的角度,應該重視普及全體公民的法律意識和社會素養。科學立法、嚴格執法,正確引導公民守法。控煙條例對公共場所吸煙都有相應的罰款規定,然而,像這種勸阻不文明吸煙遭打的極端事件,更應有相應的法律制裁。
“吸煙有害健康”人人皆知,在公共場所吸煙更是對他人的人身造成了侵害,隨著各地控煙法規的相繼出臺,對公共場所行為管控也越來越嚴格,越是在這種情況下,煙民越是要注意自己的吸煙行為,不要影響到他人,用自己的文明禮儀來贏得社會的理解和尊重,畢竟尊重是相互的。公共場所控煙,是順應了社會文明的發展趨勢。吸煙先有“禮”才有“理”,我們在呼吁社會要尊重煙民吸煙權利的同時,更要倡導“文明吸煙”的行為準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