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站在年末回收過去的這一年,對“中華”品牌而言,2016年可謂是復雜的一年。
在各個中煙公司和品牌們卯足了勁紛紛推出新品的這一年,“中華”卻一直按兵不動。進入12月份,終于陸續有“中華”細支的消息傳來。最官方的版本是,“中華”細支定名為“中華(金中支)”,產品形態屬于中細支產品,而不是市面上看到的所謂的超細支產品,這款產品定位相對高端,預計不低于800元/條,預計12月底于上海市場首發并上市。
其他的消息還有,“中華(金中支)”將采取全手工包裝,規格為12支/盒,據說前后經歷過一年多的研發、測試與改進。
站在“中華”的角度,求新、求變是必然而必要的選擇。特別是當我們總結“中華”品牌這一年的市場表現時,多少有些復雜的感嘆,讓我們通過數據和圖表的形式來娓娓道來:
(單位:萬箱)
1-11月,“中華”商業銷量同比減少17.3萬箱,降幅達11.84%;商業銷售額同比減少160.62億元,降幅達10.10%,這對于工、商乃至全行業稅利的影響可想而知。更尷尬的是,在超高端市場,“熊貓”品牌也只僅有區區2200箱的銷量。
分規格來看,“中華”品牌的兩大主力規格“中華(硬)”和“中華(軟)”的市場表現均不如人意。1-11月,“中華(硬)”累計銷量88.27萬箱,同比減少9.62萬箱,降幅為9.82%;“中華(軟)”累計銷量40.03萬箱,同比減少7.45萬箱,降幅達15.7%。
除此之外,被一再寄予厚望的“大中華”的銷量更是可以忽略不計,倒是“中華(全開式)”累計銷量2700箱,同比增加了1400箱。
(單位:萬箱)
從單月銷量來看,除了11月份“中華”品牌同比小幅增長之外,1-10月均同比減少。特別是1月份經過大面積停調之后,從2月份開始“中華”的商業銷量應聲出現大幅下滑,其中“軟中華”的降幅更大一些,收得更緊一些。
(單位:萬箱)
(單位:萬箱)
從1月份的“中華”大面積停調,給很多地方的一類煙和結構都停出了很大的窟窿,好在浙江、江蘇仍然是中華可以信賴的根基。只是,在品牌形象、價值維護和產品創新這幾個維度缺乏作為的中華,不可能靠精益的產品制造和市場調控就能走得更遠、更持續。
與此同時,回首過去的一年,我們可以看到消費環境與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受到增稅和反“四風”運動的影響,“中華”的消費群體流失非常明顯,既有的消費者有相當一部分因為種種原因不能抽、不愿抽、不敢抽“中華”,迫不得已選擇其它品牌甚而戒煙作罷,這也回答了為什么“中華”銷量下降這么多狀態還沒有起來。另一個是市場價格仍然處于低位,零售戶的盈利能力大不如前,“中華”從硬通貨、緊俏貨變成了大路貨、順銷貨,價值感和貢獻度也隨之應聲下落。在現實的目標壓力下,“中華”從過去的收放自如到今天的進退兩難,縱然千般不愿也無可奈何。
“中華(大中華)”
因此,面對種種困境,回到文章開頭所述,站在“中華”的角度,求新、求變已經成了必然而必要的選擇。中華細支新品——中華(金中支)12月26日正式于上海上市,下一步,將在浙江地區杭州、寧波、溫州三地上市。這也又讓我們多了幾分期待。
此款中華細支致力于培育中支市場空白市場,實現中支品類高端占位,引領消費樹標桿的目標,煙支為中支形態,煙支圓周規格為20mm,煙支長度89mm。
在制造工藝上,此款細支產品的切絲采用精益加工設計,制造更適宜中支卷煙限寬煙絲,輔以低流量柔性處理的烘絲工藝,用以保留煙草本香。
目標人群為35-55歲關懷自我、適應潮流、品位和個性兼具的高端人士,也就是說中華(金中支)面對的是高端禮贈群體及自吸人群。建議零售價為850元/條,中支卷煙的高端搶位。
以“中華”一貫的行事穩健,推出“中華(金中支)”必定是經歷過反復的考量與權衡,“中華(金中支)”會不會給中華帶來新的突破?會不會有令人驚喜的市場表現?畢竟市場上對于細支煙的態度正在發生著微妙而復雜的改變,一方面細支煙并沒有如愿地激活或者刺激出新的市場增長,另一方面市場上的細支煙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大家對新的更多的細支煙并沒有太多的熱情和積極性。
所以,我們更關心的是“中華”對整個產業的引領和驅動,畢竟,中國煙草有且只有一個“中華”,我們的期望不止于此。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