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7日稿件)
二、為什么互聯網涉煙犯罪不好打擊
(一)不易聯控
聯網辦案機制不完善?;ヂ摼W影響范圍比較廣,傳播速度非???#xff0c;犯罪份子通過聊天軟件等,一瞬間就可以將涉煙違法信息傳到天南地北的“兼職”和“下線”,比如涉煙信息的發布來源于山東,假煙制作的信息來源于貴州,發貨信息來源于廣東,收獲信息來源于上海。因為地域職能管轄的交叉,使得執法管理部門增多,執法權限分散,取證查處困難,專賣職能部門在調查破案時,需要跨行業的多部門配合,例如,需要到通信部門(移動、電信、聯通)取證,還需要到金融部門(銀行卡涉及)取證,還需要到執法部門開證明,到網絡平臺的電子證據調查,涉及到快遞部門還需要快遞人員的配合,刑偵抓捕又涉及到公安部門,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有一個環節出現紕漏,就會嚴重阻礙工作進展,甚至被犯罪份子發覺而逃之夭夭。
市場監管機制不完善。首先,專賣執法部門對市場的監管采用的是屬地管理原則,而網絡又是跨地域的,導致監管查處不力,往往涉案金額比較大的時候,才向上一級部門申請跨區域聯控辦案,這就使得掌握涉煙證據難以具有時效性。
其次,用傳統的卷煙市場監管機制來處理互聯網的問題,靠的是人工加班加點,效率底,成本高,自然管不好。
最后,應該加快互聯網立法進度,建立專門的互聯網卷煙市場執法機構,通過大數據云計算,通過對網絡數據的分析定性,實現跨區域監管。
(二)不易取證
面對龐大的網絡信息量,要在這里面找出有用的違法取證簡直是“大海撈針”。涉及煙犯罪份子為了不留下聊天記錄,會在頁面上寫明:“淘寶旺旺如果不在線,請加QQ......”要求消費者繞開官方聊天軟件,交易平臺也無法制止這些交易行為,因為找不出違規的痕跡,而且部分交易平臺就算知道這類現象的存在,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交易,也可被統計進平臺的交易額中;尤其是當信用卡提現的總體金額相當大時,平臺為了資本市場估值的原因更加沒有動力進行打擊。
即使交易平臺了實名登記,但煙販子經常從偏遠地區的山里人手里收購身份證,然后讓其辦理銀行卡,自己使用,這樣就完全躲避了交易平臺的監管,一旦煙販子完成一定數量的交易,或者感覺到有危險,就會丟棄舊的賬號和銀行卡,過幾天有辦理一套新的交易賬號和銀行卡,使得檢察人員之前掌握的大量信息完全無用武之地。按照目前所掌握的互聯網技術,想要集中精力破獲,不但耗時巨大,而且投入的成本也是驚人的,很有可能,很多案件都會因為證據不足而不了了之。
(三)不易抓捕
通過網絡,煙販子隱藏較深,人員遍布五湖四海,涉及的人員雜、環節多,相互之間又是利用互聯網通訊工具,僅需事通過聊天軟件說明煙的品牌數量,收貨地點直接放在收件箱里面,確認安全后迅速領走快遞。上下線之間交易的時間地點很多都是隨機的,由于快遞行業和執法部門不屬于統一系統,稍有不慎就會信息走漏風聲,而且辦案流程要銜接各種手續,不但花費時間多,而且程序復雜,加之快遞公司還有“即日達”這樣的業務(也就是頭天發貨保證第二天就能送達),往往辦案人員還沒有摸清線索,犯罪份子就完成了交易,即便抓住幾個人,線索也會馬就斷掉,也不能使這個網絡斷掉,不能一網打盡,連根拔起。
三、如何打擊互聯網涉煙犯罪不走彎路
(一)從根源進行打擊
堅持從根源打擊,掌握學習互聯網偵查技戰法和取證規范,明確“嚴控全防快打”的思想,從不同面層對網絡渠道進行打擊,那是能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研究互聯網打擊非法煙要從煙草的來源,煙殼的制作等基本環節鎖定目標,必須清楚假煙走私煙是如何開展流程的,如果僅僅對假煙走私煙的環節之一進行打擊是不行的,必要的時候,可以擴大范圍,和省市的整體網絡假煙走私煙進行數據關聯,在打擊源頭的同時,又打擊購買,做好 “兩頭”的線索的尋找和打擊,提升防控互聯網涉煙犯罪能力和水平。
應用有效的高科技,通過將高科技使打擊網絡煙販子的。設立互聯網涉煙網控機構,加強網絡監察、數據物證、電子鑒定、互聯網涉煙犯罪偵破為一體的網控系統,幫助煙草公司對涉煙犯罪活動進行技術處理,并及時追蹤相關證據。以智能識別為核心,將自由信息和通信設備緊密結合,可以根據行業特征進行治理,通過抓取數據包,密切注意線索往來業務進出入端口,追蹤業務異常變動,遇有特殊情況,加大對網監、技偵和信管的技術投入和技能培訓,以卷煙庫存為基礎,對網絡售假煙信息、聊天記錄信息、銀行開戶信息及第三方交易平臺信息、快遞配送信息、手機信息、身份認證信息全面展開跟蹤分析,通過去偽存真,保存各類電子證據,對可疑人員進行定位鎖定,為下一步行動的開展做好鋪墊。做好與消費者、零售戶、煙草企業和政府等全面參與的聯動機制。
多角度找出突破口。在從互聯網進行梳理的時候,如果一條道路遇上了死胡同,就要多換換角度尋求突破,不單單是網絡本身,可以從零售戶、快遞人員、批發市場、酒店、娛樂場所等突破口下手,多個突破口齊頭并進,增加了信息來源的密度,如果發現涉假網店,就要通過云數據判斷是否交易正常,是否非法卷煙、是否金額數量大,并以此為切入點,鎖定上家,下家,并找尋生產源頭。同時大力開展國家卷煙專賣法律法規宣傳,營造良好的煙草經營氛圍。特別是要加強對快遞企業的法律宣傳,簽訂相關協議,開展快遞員培訓會,簽訂文明授信經營公約,建立激勵獎勵制度,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對于舉報經查證屬實的,有關部門依據有關規定給予獎勵。通過多角度找出突破口,著力構建動態治理體系,為掌握煙販子活動規律,了解其犯罪網絡關聯性,起到了關鍵作用,有時候通過此案還可以帶出彼案。
(二)完善法律制度
面對日新月異的新犯罪方式的出現,中央和各級省市地方政府,應當充分了解利用互聯網非法銷售卷煙犯罪的嚴重性,進一步規范和補充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紅頭文件。
加大互聯網非法銷售卷煙的立法力度。
打擊互聯網涉煙犯罪案件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相關法律也應該根據本國的國情來制定。首先,煙草行業一直是政府壟斷的一個行業,飽受爭議,目前法律對于非法互聯網涉煙犯罪的處罰力度還是比較輕的,而是很多方面存在著空白和不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不但范圍狹窄,而且操作起來也是很難,導致監管部門面對互聯網監管地位尷尬理,互聯網非法卷煙銷售日益猖狂。一些煙販子專門鉆法律法規的漏洞。
比如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犯罪分子往往鉆研法律,盡可能多的在互聯網上發展下線,并要下線以五萬元為作案案值的底線,即便在現場被查獲,造成涉案金額分散,也達不到追究刑事責任的標準,從而躲避法律懲罰。
通過優化刑罰結構,提高刑罰的懲罰力度,適當降低判刑標準,從而達到加大互聯網非法銷售卷煙的懲治力度的目的。明晰互聯網銷售卷煙的交易主體的權利和義務。修訂現有法律法規中不適合目前發展的部分,明確對利用互聯網實施犯罪的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加大量刑力度。規定電子數據證據的保存和保護方式,從立法上解決網絡犯罪證據存在的問題。
加大各類網絡平臺為涉煙犯罪提供條件的法律責任。
網絡第三方交易平臺應當為消費者“守好第一關”,通過對互聯網信息發布的嚴格梳理,規范各大平臺在交易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落實網絡平臺的主體責任。
現在用戶在注冊網絡平臺的時候,都會有一頁附帶表格,表明自己對于利用其平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不真正連帶責任與部分連帶責任,其實這是一種縱容犯罪的行為,平臺不能僅僅申明一下,而應該對在涉煙犯罪信息發布主動記錄并提供線索給相關部門,由于平臺長期缺乏有效監管,長此以往,就會給一人一種印象,在這里買的煙不但方便,也合情合理。平臺、消費者、煙販子甚至把出售走私煙假煙當成“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的發財方式,將互聯網平臺當作長期經營的基地,而平臺內部管理人員不但不善加管理,甚至對執法部門的監管也表示不配合。
完善對網絡舉報制度的管理,加強線索收集。
在目前線索來源主要靠的是“線人”,如果僅僅靠線人舉報,那只能是滄海一粟,因此打擊假煙必須靠全民舉報。所以,必須建立相應制度,建立健全消費者舉報的制度,提高舉報報酬,保障舉報人的隱私安全,架設舉報網站、公布舉報電話,舉報QQ號,微信號等,從各個方面擴寬線索來源,積極推進卷煙打假情報網絡建設,充分發動群眾。
每隔一段時間,煙草執法部門都應該聯合其它職能部門,對所屬管轄區域快遞行業進行全面排查,建立健全所屬管轄區內所有可疑快遞點接發送物資的檔案,檔案內容應該有以下發貨嫌疑人和收貨嫌疑人的真實地址、真實姓名,日常動態,交通工具,快遞方式,輻射范圍、庫存地點等資料。并根據快遞點規模大小,發貨物類型、收入業績,分為重點監控、一般監控、抽查監控等。
(三)通過網絡宣傳提高煙民辨識假煙的能力。
隨著科技進步,假煙越來越做的以假亂真了,以往真煙的很多暗記,特性,都被假煙模仿,許多老煙槍也認不清真假煙,煙民的假煙辨識能力大大降低,這樣就為假煙的市場創造了很大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