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前幾天,在網絡上看到一篇文章,叫做“提倡文明吸煙,爭做‘有德’煙民”。該文章指出,在控煙的問題上,社會應該提倡的是文明吸煙、理性控煙、謹慎選擇、倡導戒煙。
作為一個有“煙德”的煙民,要提倡在公共場合、在老少婦孺多的地方不吸煙,避免二手煙對老人、孩子造成的傷害。同時,吸煙者與非吸煙者要相互理解,給彼此一定的空間,實現真正的和諧。作為一個吸煙者,我非常贊同作者的觀點。
事實上,在控煙的問題上,吸煙者與非吸煙者的關系從來就沒有真正和諧過,甚至矛盾激化得非常嚴重。
我同樣想起多年以前在《工人日報》上看到過的一個故事:一個農村的青年,大學畢業后分配到了城市,通過努力打拼,幾年之后就小有成就。他在城里買了樓房,想接鄉下的父母到城里來頤養天年。
當老人滿懷興奮地查看已裝修好的房間以后,他開口問兒子關于衛生間的問題:這個樓里的衛生間的結構是不是都一樣的?馬桶的位置是不是每一家都在同樣的位置?兒子回答是。老人不滿意了,執意要更改馬桶的位置,兒子對這一要求感到詫異。那質樸的老父親說出了他的答案:“我這輩子從來沒有欺負過任何人,我不在別人頭上拉屎,也不希望別人在我的頭上拉屎。”兒子聽了父親的話,很是感慨,他讓裝修的工人把馬桶的位置放到了衛生間的另一邊。
其實,在控煙的問題上,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
從身體健康的角度看,吸煙有害健康是共識,但這不能成為禁煙的正當理由:熬夜同樣損害身體健康,政府卻無權為民眾制定作息規律;過量食鹽容易得心血管疾病,法律也不能規定炒菜的用鹽量。從長遠看吸煙確實有害健康,可是煙民愿意用短期的愉悅去換取,這是無可厚非的。每個人擁有處分自己身體的權利,即便外人看起來是自戕自害,也應該得到尊重。
不照顧別人的感受,不分場合,隨意吸煙的人,就是在侵擾他人的空間,要予以譴責。反之,對于那些文明吸煙,真正能夠遵守社會公德的吸煙者,沒有必要一棒子打死,大家也要照顧他們的感受。
控煙是一個理性的長遠的規劃,任重道遠。社會的和諧就是要照顧到各界的利益,沒有誰因為自身的習慣就要受到別人的歧視與制約。當我們給吸煙者與非吸煙者都創造出合適的環境,讓他們的權利和自由都得到充分尊重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理性控煙。
同樣,如果每一個吸煙者都成為有德煙民,如果每一個非吸煙者都能夠以寬容的心態對待這些有德煙民,矛盾的雙方是不是能夠和諧共融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